李伟宏
脐茸(又称脐息肉)是发生于新生儿的相对少见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卵黄管闭锁不全所致,手术切除为脐茸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往小儿脐茸手术都采用氯胺酮麻醉,现使用吸入七氟醚麻醉,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中无躁动,管理方便,苏醒迅速,安全可靠。作者采用此法与氯胺酮全麻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群;夏丰;王立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常见病中较复杂且难治的疾病,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术后极高的复发率。尽管有的病例可用保守疗法,如药物、冷冻、超声波、激光等,但效果不理想,一旦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则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使手术后的复发减少至低程度,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操作的细致是关键。作者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的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湿敷及结膜瓣转移方法治疗翼状胬肉患者75例(95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奕峰;杨灵萍;蓝肖潇;李元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士职业是一种特殊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乃至医院文化的质量。但是,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待遇等问题,造成医疗行业人才流失。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特别是护理人员的流失显得尤为明显。护理人员,特别是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的流失对医院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永嘉县多所基层医院在职护理人员以及近5年流失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职及流失护理人员在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医院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流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沙;徐霞;余侠;周秋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原体(Mycoplasma)是1898年Nocard等发现的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支原体种类繁多,对人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等。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引起的主要疾病有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咽炎和气管支气管炎。MP是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2]。近年来,MP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本院儿科患者的MP感染情况,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作者对2012年儿科患者MP DN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宁瑶;李红胜;陈松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结肠息肉是一种多发、常见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老年人大肠息肉与中青年相比有其特点,探讨其内镜下特点及处理有积极意义。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发现178例(252枚)老年(≥60岁)大肠息肉患者作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建琳;陶茂根;周小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手术应激反应,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机体呈高代谢状态,分解代谢显著增加,氮元素显著丢失,而患者又长时间不能进食[1]。不仅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也易诱发多种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外营养治疗对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非常必要[2,3]。作者观察全胃切除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心得,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丽萍;孙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许多研究显示,重型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动态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应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对重型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β-EP动态变化,观察其对患者血浆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脑保护价值和可能机制。因重型脑损伤患者病理变化复杂,病情危重、多变,持续应用丙泊酚治疗对患者可能产生的生理病理影响大,对专科护理观察工作的要求很高,正确及时的观察与处理,直接关系到重型脑损伤患者术后抢救治疗工作的成败。现将我们在护理观察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淑平;潘立东;徐妙娣;黄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重症胰腺炎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可发生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以前大部分医生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可加重内环境紊乱、胰腺组织坏死,其病死率高达30%~40%[1]。故近年来70%已转为非手术治疗,其成功率达90%,但仍有10%的死亡率[2]。西医传统治疗在抑制胰酶自身消化和胰液分泌、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减少胃肠道腺体的分泌有显著的作用,但疗程较长,患者难以忍受持续胃肠减压的痛苦[3],而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仍有一定的不足,一般为单纯予以生大黄灌肠[4]或清胰汤鼻饲[5],对联合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甚少。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清胰汤保留灌肠及芒硝敷脐的联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雪华;杨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从新生儿到儿童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比成人高。因缺乏典型症状,且小儿对症状叙述不准确,以及行内镜检查配合性较差等原因,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给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作者通过对本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期对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有所帮助。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但该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因多种原因需再次手术[1]。现将本院经TURP术后再次进行手术患者的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辉;高文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外伤性肝脏损伤临床较常见,而累及肝门区损伤常合并有重要的血管及胆管的损伤,属于严重的肝脏外伤,术前的准确判断和急救、术中的精细操作和规范化的处理可以避免患者的死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累及肝门部区域,指距离下腔静脉主干、左右肝管汇合部、左右门静脉分叉部及左中右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部1cm以内的区域[1]。作者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救治的25例外伤性肝门区损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及术中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广平;李志钢;翁辞海;陆照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方颌畸形(square mandible)主要表现为面下1/3宽度不调,但一般不存在口内咬问题。黄种人为中头型,因此,亚洲女性出现方脸较为普遍。然而,亚洲传统审美文化崇尚女性拥有“鹅蛋脸”或“瓜子脸”。切除部分下颌角是矫治面下1/3不调和的主要术式之一。然而,此手术常发生下颌骨过度截骨造成意外骨折,截骨后下颌骨弧度不流畅甚至产生第二下颌角等情况。作者旨在探讨采用多阶段下颌角截骨,以避免下颌骨截骨过度和第二下颌角的形成,从而获得理想的下颌骨外形。报道如下。
作者:陈作东;应彬彬;胡静;吴溯帆;李哲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1例和3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急诊手术,并预防性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菇多糖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并发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香菇多糖通过增强开放性骨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感染发生率,并能缩短病程。
作者:吴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月经不同时相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68例患者,按术时不同月经时相随机分为卵泡组(n=34)和黄体组(n=34)。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激素水平、术后患侧卵巢窦卵泡个数以及排卵和月经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组手术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卵泡组患者血清E2、FSH和LH激素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黄体组血清LH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E2水平较术前下降,F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窦卵泡数与术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黄体组经期延长、经量过少以及排卵异常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卵泡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宜选择在卵泡期进行,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张炯;张玮;朱峥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因学基础,25%的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1]。随着介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该法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经细心周到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T-SPOT、TST和TB-AB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细菌学和病理学确诊的21例肺外结核患者和外伤患者25例作为对照进行T-SPOT、TST和TB-AB的检测。结果 T-SPOT、TST和TB-AB在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90.5%、76.2%和42.8%,特异性分别为96.0%、60.0%和6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61.5%和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75.0%和57.1%。结论 T-SPOT比TST在诊断肺外结核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B-AB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詹爱霞;夏菲;李克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淋巴上皮瘤样癌也称胃未分化癌伴致密淋巴细胞浸润,是胃癌中一种少见类型。本文报告二例全胃切除标本中发现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病例,复习文献并探讨该肿瘤病理特点及诊断依据。
作者:凌人;凌今;施红旗;薛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卵巢畸胎瘤没有明确的肿瘤标记物,目前临床对于卵巢成熟畸胎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征、超声及X线检查。近年来,有研究提出, CA199可作为畸胎瘤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1]。作者对2007年7月至2012年1月本院经腹手术139例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与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葛晓英;徐云萍;李斐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检测肺癌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探讨其作为判断晚期肺癌外周血检测其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可行性。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CK20mRNA、MMP-9mRNA的表达量,按表达阴阳性作为标准对其临床资料及短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CK19、MMP-9及CK20表达阳性率化疗3疗程后均下降,其中CK19、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3、0.007);CK19mRNA、CK20mRNA和MMP-9mRNA表达阳性率化疗前后与性别,分化等均无相关性(P>0.05);其中化疗前CK19mRNA表达Ⅳ期阳性率高于Ⅲ期患者(P=0.01);腺癌患者CK19mRNA与MMP-9mRNA表达,化疗前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0.04);化疗后腺癌CK19mRNA、CK20mRNA、MMP-9mRNA表达较鳞癌表达下降明显(P值为0.04、0.03、0.02);治疗前CK20mRNA和MMP-9mRNA表达与有无疗效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0.0.02),CK19mRNA表达无相关性。化疗后CK19mRNA、CK20mRNA表达与有无疗效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0.02),MMP-9mRNA表达无相关性。结论通过CK19、CK20、MMMP-9mRNA表达检测,判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指导用药,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监测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世明;林俊;朱俊;陈卫仙;陈善明;吴共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以往由于创伤后组织粘连、制动时间过久等影响,膝关节僵直发生率较高[1,2]。连续被动活动机(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可帮助患者术后下肢迅速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使得恢复后的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自如。骨折是重大的创伤,造成形体的变化,功能的障碍,多数人会有严重的思想负担,造成心理种种变异[3]。治疗的好坏和患者的心理状况相互作用。为了解CPM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后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对其康复心理的影响,分别对骨折患者入院后24h内和出院6个月随访时进行焦虑心理评价和CPM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发荣;陈勇;任可;江辉;朱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