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海;赵杰;乔庆东;郭国营;胡新生
我院骨科急诊室1992年7月~12月共收治踝部被自行车轮损伤患儿397例,大年龄10岁,小年龄10个月,平均年龄5.1岁.男258例,女139例.应诊时间均在受伤12 h以内,来院患儿均常规摄X线片,以免骨折漏诊.伤及左脚200例,右脚197例;内踝65例,外踝239例,内外踝均受伤88例,足跟4例,第一跖骨1例.损伤程度:单纯挫裂伤224例,单纯肿胀60例,挫裂伤伴肿胀75例,外踝骨折37例,内踝骨折1例.
作者:徐纪庆;侯宝兴 刊期: 1995年第04期
近10年来收治小儿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94例,其中早期手术组(Ⅰ组)44例,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组(Ⅱ组)19例,非手术治疗组(Ⅲ组)31例.结果Ⅱ组肠绞窄坏死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Ⅰ组.强调迅速准确判断病情进程的重要性.认为非手术疗法经12~24 h不见好转,应及时修正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吕志葆;金百祥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对100例儿童的306张正常肱骨下端X线片进行Baumann角、肱骺角的测量、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年龄、投照时屈肘程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阎连元;马松立;赵晓山;曲家富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婴儿发生外伤性手指离断时若对循环问题处理不当,不但能导致断指再植的失败,而且可能危及患儿的牛命安全.现结合为1例婴儿再植2~d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进;蔡锦方;张应鹏 刊期: 1995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2~3岁12例,5岁8例,5岁以上2例.阴茎体型8例,阴茎阴囊型14例.本组阴茎下弯纠正及尿道成形术一期完成.
作者:王计文;成守礼;任红霞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手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13例.年龄5个月~14岁.贲门狭窄短2 cm,长4 cm.行Heller术.切开贲门肌层4~5 cm,胃底浆肌层1.5~2.0 cm,3例加胃底折叠术.12例术后恢复顺利,1例并发食管胸膜瘘.均治愈.术后近期吞咽困难和呕吐消失.获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9例症状消失,无复发,2例症状改善,进生冷食物或进食快时仍有呕吐.食管吞钡X线检查9例,7例通过顺利,无返流,1例有返流,1例贲门口仍有狭窄.Heller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启政;王贵宪;周从田;陈琦;张继学;徐尚恩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患儿:男,11岁,因头部受伤5 h入院.体检:昏迷,右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阳性,深、浅反射消失.即送手术室行右额颞部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80g,术后按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术后6天,患儿出现腹肌紧张,腹穿吸出黄绿色液体,X线片膈下有游离气体.
作者:谭沛南 刊期: 1995年第04期
113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病死率2.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无后遗症发生.本文重点讨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手术方法,术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处理原则.
作者:温定国;沈宗林;王志伟;陈长春;计乐群;梁鹏;谭敏;徐根兴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患儿:男性,18个月,出生时发现左小腿有一紫红色肿物,其后逐渐增大,累及左小腿大部分.12个月时在当地医院手术,取小块组织活检,为毛细血管瘤.术后肿物逐渐增大,拟行截肢术,家属不同意,转入我院.
作者:薛祥禄;董宗俊;王寿余;许庆生 刊期: 1995年第04期
6例患儿均为钝性撞击伤,上腹部受伤4例,右上腹受伤2例.6例均有腹膜刺激征,其中4例伴有创伤性休克.腹腔穿刺6例,4例抽出不凝固血液,2例未抽出液体.腹部X线检查5例,4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1例口服碘剂造影,见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受压征.B超检查2例,均可见肝下少量积液.强调腹腔穿刺、X线腹部透视及平片、口服碘剂造影以及辅以B超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上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正确的手术方式、综合治疗和加强术后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
作者:于鼎 刊期: 1995年第04期
介绍6例全胃移植治疗小儿食管瘢痕性狭窄的手术及经验.6例均为男性,年龄4~9岁.食管烧伤至手术的短时间1个月,长10个月.全组尢手术并发症.作者认为:选用全胃作食管床移植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小儿食管瘢痕性狭窄,可以更直接地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同时可切除病变食管,防止远期发生粘液性囊肿、癌变及炎性肉芽肿.
作者:冯爱强;杨启政;刘先本;范太兵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唇粘连术(lip adhesion procedure)是修复唇腭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科早期整形手段.它可使唇部畸形暂时封闭,限制上颌骨及鼻的畸形发育,将严重复杂的完全唇裂变成了不完全唇裂,为唇裂修复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傅豫川;李祖兵;胡松柏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儿童臀肌筋膜挛缩症,近年来已逐渐被临床所认识.一般认为其病理变化局限在臀大肌的前下部分和阔筋膜张肌后缘,病变严重者还有臀中肌部分变性,髂胫束或者是外旋肌群挛缩,但病变累及臀小肌或单纯臀小肌挛缩的病例少见.
作者:张荣英;王承武;苏碧兰;徐易京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收治脊髓纵裂46例,其中29例作神经功能状态的临床评价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非手术组随访后神经功能缺陷无改善(P>0.05);20例手术组神经功能的临床评分明显增加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明显改善(P<0.05).表明手术不仅可阻止神经功能缺陷的发展,而且可使其得到改善,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程斌;崔宽龙;兰斌尚;李恭才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施行婴幼儿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191例.年龄0.5~3.0岁,1岁以下30例.体重5.5~14.2 kg.手术死亡7例,病死率3.66%.指出灌注肺是本组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而左心室大小、肺动脉大小、合并畸形等并不足影响手术结果的主要原因.在死亡的7例中有3例灌注肺患儿,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体外循环放血,过度稀释,开放主动脉钳后发生灌注肺;复温时上下肢温差超过10℃;体外循环不平稳流量时高时低.
作者:萧明第;阎军;刘迎龙;孙寒松;朱晓东;李桂芬;宫路佳;张露莎;陶田富;王欣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患儿:男,9岁.因阑尾炎术后反复泌尿系感染9年入院.患儿生后8个月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腹腔有大量脓液,肠管广泛粘连,找不到阑尾,即置管腹腔引流.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出院后8年间反复发生数次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尿中有气泡及粪便样物质,尿培养示大肠杆菌.对症治疗好转.当地医院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而来我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腹平坦,脐右侧有一8cm长纵行手术瘢痕,余检查阴性.尿液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及有粪渣样物质.肝、肾功能正常.静脉肾盂造影:肾及膀胱未见异常改变.VCU:阑尾膀胱瘘形成.
作者:马军;白继武;张潍平 刊期: 1995年第04期
单纯性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SBC),又称孤立性骨囊肿(solitatly bone cyst)或单房性骨囊肿(unicameral bone cyst),是一种比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长骨干骺端的囊性病变.近年来有关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诊治方法又取得一些进展,为治愈SBC提供了诸多手段和理论依据.
作者:程建华;邵宣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我院1987年2月~1992年8月共收治16例小儿纵隔肿瘤,其中3例反复误诊,直至瘤体长至巨大,接近充填一侧胸腔始确诊而行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徐振海;徐振忠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患儿,女,10个月.生后4月反复出现咳嗽、气喘.体格检查:体重7 kg,生长发育正常,双眼睑无下垂,右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第2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明显减低,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右纵隔旁孤立块状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膈面及心影消失;侧位X线片示前中纵隔肿块,拟诊为纵隔肿瘤.入院后13天行右侧剖胸探查.术中发现前中下纵隔有12.5 cm×7.5 cm×4 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分叶状,上缘达第2前肋水平,下缘紧贴膈肌,占据右侧大部胸腔.右肺受压萎陷被推向后上方.术中于包膜下完整切除肿块,肿块重233 g.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病理诊断:胸腺增生.
作者:潘征夏;杨杰先;吴春;夏静 刊期: 1995年第04期
患儿:男,2岁.间歇性呕吐3个月,呕吐物为食物,严重时吐咖啡渣样物,3个月中反复发作5~6次.经禁食、补液等治疗可好转.无腹痛、腹胀,食欲、精神差.
作者:徐泉;李恭才;张宪生;高亚;段怡涛;郭正团 刊期: 199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