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巨大异位胸腺增生一例报告

潘征夏;杨杰先;吴春;夏静

关键词:婴儿, 异位, 纵隔肿瘤, 纵隔肿块, 胸腺增生, 完整切除, 体格检查, 术中发现, 剖胸探查, 患儿, 呼吸动度, 发育正常, 病理诊断, 边界, 包膜下, 呼吸音, 分叶状, 浊音, 右肺, 眼睑
摘要:患儿,女,10个月.生后4月反复出现咳嗽、气喘.体格检查:体重7 kg,生长发育正常,双眼睑无下垂,右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第2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明显减低,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右纵隔旁孤立块状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膈面及心影消失;侧位X线片示前中纵隔肿块,拟诊为纵隔肿瘤.入院后13天行右侧剖胸探查.术中发现前中下纵隔有12.5 cm×7.5 cm×4 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分叶状,上缘达第2前肋水平,下缘紧贴膈肌,占据右侧大部胸腔.右肺受压萎陷被推向后上方.术中于包膜下完整切除肿块,肿块重233 g.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病理诊断:胸腺增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

    近10年来收治小儿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94例,其中早期手术组(Ⅰ组)44例,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组(Ⅱ组)19例,非手术治疗组(Ⅲ组)31例.结果Ⅱ组肠绞窄坏死发生率和病死率高于Ⅰ组.强调迅速准确判断病情进程的重要性.认为非手术疗法经12~24 h不见好转,应及时修正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

    作者:吕志葆;金百祥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初步观察

    对30例单侧发育性髋脱位(DDH)患儿闭合复位前后髋关节X线片进行测量,以自身健侧股骨头中心距离(CHDD)和髋臼指数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患髋CHDD不超过5%者,闭合复位后2年,其优良率达95%.而CHDD大于6%者.则67%的髋脱位治疗效果欠佳;髋臼指数明显改善发生在闭合复位后3~6个月.这些发现对DDH的保守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许瑞江;赫荣国;房论光;马承宣;张喜恩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早期肌力平衡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本组27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男18例,女9例.年龄3~6个月8例,1岁6例,2岁9例,3.5岁4例.左侧6例,右侧7例,双侧14例,共41足.全部患儿采用跖筋膜切断、跟腱切断滑动延长加胫骨前肌外移3种固定术式,另对17只畸形较严重的足作足内侧软组织松解.跟腱切断滑动延长与内松解术式和传统术式大致相同.胫骨前肌外移方法与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该术式相仿.

    作者:李维汉;张彬;张跃云;刘修云;周志鹏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唇粘连术在先天性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

    唇粘连术(lip adhesion procedure)是修复唇腭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科早期整形手段.它可使唇部畸形暂时封闭,限制上颌骨及鼻的畸形发育,将严重复杂的完全唇裂变成了不完全唇裂,为唇裂修复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傅豫川;李祖兵;胡松柏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Perthes病股骨颈改变的观察

    本组52例,均由X线片和手术确立诊断.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3~12岁,5岁以下12例,5~10岁30例,10岁以上10例.Catterall Ⅱ级22例,Ⅲ级26例,Ⅳ级4例.滑膜切除加血管束植入(或带血管蒂髂骨植入)28例,滑膜切除加股骨头颈钻孔减压13例,股骨粗隆间截骨或骨盆内移截骨11例.

    作者:范毓华;黄禄基;夏榕圻;楼跃;唐凯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治疗研究

    报告165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根据不同类型分别进行了非手术治疗、钻孔减压、髋关节滑膜切除、开窗减压松质骨植骨、缝匠肌骨瓣移植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等治疗,对其中111例经过1~15年的系统随访观察.表明;各种方法总优良率为82.8%.依据Catterall X线分期,以髋关节功能恢复和X线片改变为评定标准,探索对不同分期患儿的不同治疗方式.

    作者:王坤正;陈君长;毛履真;王春生;杨万石;党效谦;蒋赞利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Baumann角、肱骺角应用中的问题

    对100例儿童的306张正常肱骨下端X线片进行Baumann角、肱骺角的测量、分析,并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年龄、投照时屈肘程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阎连元;马松立;赵晓山;曲家富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1241例男性青少年性发育及外生殖器伴发疾病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和内容:受检者均为无慢性疾病,经体检合格入学的健康学生.市城区A小学10~12岁男性学生404名,B中学13~15岁男性学生537名,C中学16~18岁男性学生300名.共1241名.检查内容包括:①身高、体重;②双侧睾丸容积;③阴茎长度和直径;④阴毛、腋毛、胡须;⑤喉结;⑥外生殖器伴发疾病.

    作者:段振海;赵杰;乔庆东;郭国营;胡新生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胃息肉并幽门粘膜脱垂一例

    患儿:男,2岁.间歇性呕吐3个月,呕吐物为食物,严重时吐咖啡渣样物,3个月中反复发作5~6次.经禁食、补液等治疗可好转.无腹痛、腹胀,食欲、精神差.

    作者:徐泉;李恭才;张宪生;高亚;段怡涛;郭正团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小儿贲门痉挛的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13例.年龄5个月~14岁.贲门狭窄短2 cm,长4 cm.行Heller术.切开贲门肌层4~5 cm,胃底浆肌层1.5~2.0 cm,3例加胃底折叠术.12例术后恢复顺利,1例并发食管胸膜瘘.均治愈.术后近期吞咽困难和呕吐消失.获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9例症状消失,无复发,2例症状改善,进生冷食物或进食快时仍有呕吐.食管吞钡X线检查9例,7例通过顺利,无返流,1例有返流,1例贲门口仍有狭窄.Heller术治疗小儿贲门痉挛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启政;王贵宪;周从田;陈琦;张继学;徐尚恩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改良Duckett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一、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2~3岁12例,5岁8例,5岁以上2例.阴茎体型8例,阴茎阴囊型14例.本组阴茎下弯纠正及尿道成形术一期完成.

    作者:王计文;成守礼;任红霞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直肠内括约肌切除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改进

    1989年以来本科采用经肛门直肠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HD)16例,男13例,女3例.手术年龄27天~7岁(3个月内9例).全组病例均有典型病史.钡灌肠示痉挛段距肛门6 cm以下(相当于骶1、2水平以下).直肠肛管松弛反射阴性.组织化学检查14例,11例阳性,3例阴性.阴性中超短段型1例,新生儿2例.本组诊断为HD常见型1例,短段型11例,超短段型4例.

    作者:翁一珍;王果;郭先娥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加宽右心室流出道方法的改进

    本院1991年4月~1993年10月连续对13例法乐四联症患儿,在根治术中改变了以往用同一种材料跨瓣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的方法,而根据肺动脉和右心室不同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分别采用自体心包加宽肺动脉,用Gore-tex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将两者十肺动脉瓣环处缝合连接,使右心流出道重建更符合生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仲智;高国庆;李晓峰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实验性脊柱侧弯脊柱形态变化与生物力学

    脊柱侧弯是脊柱正常中心线的侧向弯曲伴椎体旋转.弯曲和旋转使椎骨变形.脊柱既在冠状面有侧向弯曲,又绕垂直轴异常旋转[1],故其病变是在整个脊柱及与之相连的肋骨、椎旁肌肉等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上的变化[2],它既有节段的因素,也有整体因素.脊柱在这种病变的情况下仍设法保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作者:顾耀明;吉士俊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婴儿巨大异位胸腺增生一例报告

    患儿,女,10个月.生后4月反复出现咳嗽、气喘.体格检查:体重7 kg,生长发育正常,双眼睑无下垂,右侧胸廓呼吸动度减弱,第2肋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明显减低,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右纵隔旁孤立块状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膈面及心影消失;侧位X线片示前中纵隔肿块,拟诊为纵隔肿瘤.入院后13天行右侧剖胸探查.术中发现前中下纵隔有12.5 cm×7.5 cm×4 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分叶状,上缘达第2前肋水平,下缘紧贴膈肌,占据右侧大部胸腔.右肺受压萎陷被推向后上方.术中于包膜下完整切除肿块,肿块重233 g.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病理诊断:胸腺增生.

    作者:潘征夏;杨杰先;吴春;夏静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大尿道一例报告

    患儿:男,8个月.以排尿时阴茎胀大收入院.出生后即发现排尿时阴茎变大,排尿无困难.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母亲妊娠期无特殊用药史.患儿足月顺产.

    作者:王学文;葛一凡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小儿食管良性狭窄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小儿食管良性狭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属气管软骨迷入型16例(61.5%),胃粘膜异位型2例(7.7%),肌层增生肥厚型3例(11.5%),Allison-Johnston狭窄合并食管裂孔疝及返流者4例(15.4%),Schatzki纤维环性狭窄1例(3.9%).由于病因和狭窄程度不同,诊治方法各异.结合本组病例特点,就诊断与外科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贺延儒;孙国强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神经压榨的股薄肌、肛门外括约肌成形术——动物实验与临床

    根据近年来建立的肌肉超神经支配理论,进行动物实验,证明:暂时性失神经状态的骨骼肌可以通过周围肌肉神经再生和自家神经恢复而获双重神经支配;又从平滑肌和骨骼肌肌电相互影响效应,指出重建括约控制功能时两类肌肉直接接触愈着的重要性,从而确立神经压榨股薄肌、肛门外括约肌成形的理论依据.介绍手术重点注意事项.临床上对大便失禁患儿施行该手术治疗12例,效果明显.

    作者:陈雨历;姜志娥;张学衡;郭其莲;崔新海;赵国壮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婴幼儿巨大纵隔肿瘤误诊三例报告

    我院1987年2月~1992年8月共收治16例小儿纵隔肿瘤,其中3例反复误诊,直至瘤体长至巨大,接近充填一侧胸腔始确诊而行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徐振海;徐振忠 刊期: 1995年第04期

  • 脊髓纵裂的手术疗效观察

    收治脊髓纵裂46例,其中29例作神经功能状态的临床评价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非手术组随访后神经功能缺陷无改善(P>0.05);20例手术组神经功能的临床评分明显增加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明显改善(P<0.05).表明手术不仅可阻止神经功能缺陷的发展,而且可使其得到改善,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程斌;崔宽龙;兰斌尚;李恭才 刊期: 1995年第04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