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然;浦金贤;王宁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因子对妊娠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sFlt-1)、胎盘源性生长因子(PLGF)在正常妊娠妇女、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三者对子痫前期发病预测的价值.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sEng(7148±802)pg/ml、sFlt-1(2019±383)pg/ml,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P均<0 01).结论 血循环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平衡失调,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联合测定sEng、PLGF、sFlt-1,有望成为预测和早期诊断子痫前期的有效方法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恺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可达龙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减慢窦性心律,减慢心房和房室的缓导,并能非竞争性阻滞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氧耗,维持心输出量[1],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伴潜在恶性和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2].由于可达龙针剂对血管刺激性较强,易引起周围性静脉炎[3].为选择好的治疗方法,作者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周作玲;刘海凤;王艳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作为一种质量管理的模式,它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造,以杜绝或减少缺陷的发生,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1].HFMEA强调的是事情发生之前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补救.作者运用HFMEA前瞻性分析的思想及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微量泵输液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和原因的评估,针对不安全环节进行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使医院微量泵输液给药安全系统不断的完善和持续改进.
作者:朱亚;葛学娣;王芳;黄莹;董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复位并骨水泥充填固定的微创治疗(PKP),已获得临床较多正面评价.由于脊柱骨折多表现为椎体部分塌陷,而且塌陷大多发生在椎体上半部分,经皮穿刺至椎体塌陷部位,用球囊扩张并骨水泥填充成形术,更符合治疗目的.作者对此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根;符楚迪;潘兵;卢一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 MD)是小儿消化道常见的畸形,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可造成肠梗阻、出血、炎症、穿孔等,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1].MD常以并发症的表现就诊,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和延误治疗.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MD 36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才学;林茂;陈肖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破裂.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更为复杂化,且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相当高,所以,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早预防、早诊断和恰当处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现对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58例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秀芬;孟文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10年来$国内外已对脊柱动力性固定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治疗腰椎疾病的动力性固定系统大致主要有前路手术人工椎间盘置换和人工髓核置换、后路非融合技术(posterior dynamic stablization).现就腰椎后路动力性固定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东梅;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的应用,使临床能更便捷的应用医学影像信息,提高了临床的效率.但医学影像胶片作为一种医生使用习惯和患者携带方便的医学影像载体,仍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作者:沈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管静脉曲张,可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内镜技术应用以来,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收到了很好效果.护理工作对内镜下的套扎术非常重要[1].本科对食管静脉曲张择期套扎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红先;艾新波;李慈英;黄剑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重要的环节.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特点是病程长、体质差、合并症多,因此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护理来配合治疗.本科应用规范化护理配合血液透析,临床效果良好.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孔昕;王景梅;智霞;王泽香;张丽娜;高建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急性宫颈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导致的慢性炎症,有些患者亦可直接引起上生殖道炎症、盆腔炎,严重时可引发其他器官疾病,甚至恶性病变[1].本院采用微波联合爱宝疗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官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分析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结果 胺碘酮治疗显效率为55 0%,有效率为32 5%,无效率为12 5%;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7例,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肺纤维化、色素沉着.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老年人房颤有效、安全,但需密切观察甲状腺功能和对肺的毒性作用.
作者:曹丹阳;曹晶晶;周冬翠;武云涛;陈艳梅;毕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从内固定转变到生物学固定,不但注重骨折的治疗,也在关节韧带、半月板等组织损伤诊疗不断加以研究.目前,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有直接或间接复位、有限切开、微创内固定、生物学固定等.现对微创内固定和传统内固定方法作一比较.
作者:吴瑞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锁孔血肿清除术与锥颅碎吸术二种微创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4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现病史、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及预后.结果 与锥颅碎吸术相比,锁孔血肿清除术能够提前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结论 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锁孔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术式.
作者:周连发;徐荣林;何镔;李加松;李明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对照组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 50%,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尽快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
作者:陈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小儿肺炎主要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近来年,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日渐增多,对于病毒性肺炎尚无理想的药物与治疗方法[1].本院儿科2008年8至2010年8月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24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牛东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COPD病程中,患者常因感染、心力衰竭等因素诱发出现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主要致死原因[2].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收治AECOPD患者95例,通过系列综合性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丁宁;任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双水平正压呼吸机(BiPAP)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通气治疗2h、24h及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气参数变化,并记录临床好转率.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明显好转103例,好转率为85 00%.与治疗前相比,通气治疗2h、24h及治疗结束时,PaO2明显升高(P<0 05),PaCO2明显下降(P<0 05).结论 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作者:马春华;宋晋刚;范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产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比切口出血更多见,分别占40 91%与19 01%[1].切除子宫会给产妇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因而如何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已成为产科的关注点.本院2007年以来采用B-Lynch缝合术及改良B-Lynch缝合术取得了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强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常会涉及到插图的应用.插图能直观、形象地描绘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复杂问题,并且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对结果的分析和比较[1].美国纽约大学医学教授Warren KS指出,如果一篇文章既没有图表也没有参考文献,那它算不上科学论文[2].医学论文所涉及的插图一般分为照片图和线条图两大类.现对医学论文写作中使用插图需要注意的几点阐述如下.
作者:田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