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隋广馨;连方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用逍遥丸口服治疗,每次9g,每日3次;对照组58例,用绞股蓝总甙片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脂蛋白、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1).在降低TG、TC、LDL-C、ApoB-100、升高HDL-C、ApoA-Ⅰ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方面,逍遥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丸能有效地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及高粘滞血症,从而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及预防复发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赵景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性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功能祛风解表,胜湿解痉.基于防风祛风胜湿的作用,将其用于肺炎属风痰壅盛,或小儿消化不良,肠炎失治、误治后久泻,滑脱不尽的患者,疗效独特.
作者:戴晓艳;陆家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方剂,被广泛使用.笔者从医20年来,深叹此方之妙,唯服此方常见一些反应,可能引起患者误解,以致自行停药,影响疗效.今欲以此文就教于同道中喜用善用此方者,庶几使此方使用更臻完善.
作者:王彦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受体学说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为生命研究各学科所接受.尤其是10多年来,从受体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或以之阐明部分中医基础理论业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及其对相关受体的影响,亦散见于文献报道,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伟;隋广馨;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其传染性强,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缺乏特效治疗.中医药的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开展势在必行,也是中医药学术与时俱进所必需.为使中医药辨证有据可依并总结其证型规律,我们摄取了30例SARS患者的舌象,结合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一定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融冰;刘军民;江宇泳;孙凤霞;池频频;王晓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运用量子共振检测仪与脏象全息诊断系统结合,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所载的6种清热凉血药材进行归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以<金匮要略>中的奔豚汤制成奔豚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翠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在中医药学中,寒热是中药的基本药性,寒热程度自古至今只有文字的叙述而无数值的界定,这无疑会影响中药研究发展.本文仅对中药寒热量化进行一些探讨.
作者:蒋孝保;蒋南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2003年4月10~30日,即在上级指示对本病定点治疗之前,我院隔离病区共收治本病4例,在常规应用西药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及激素治疗外,均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给予中药治疗.现将这4例SARS患者的中医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苗青;张燕萍;冯德华;张文江;王书臣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从事皮肤病的中医治疗多年,用防风冲服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冯云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导师周仲瑛教授,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周老师认为怪病、久病多为痰瘀作祟,所以,在治疗疑难杂病时,不仅强调辨证施治,还常配合使用虫类药物,因为虫类药多具有破血行血、化痰散结、搜剔止痛的功能.兹选取导师使用虫类药治疗疑难顽症验案3例,交流如下.
作者:叶丽红;皮文霞;吴勉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181例的临床发病及病变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其中医痰瘀互结证与肝纤维化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进行证候分类,统计各证候出现的例数.同时运用放免法检测初诊患者肝纤维化的指标.结果:患者中涉及痰瘀互结证者64例,构成比占35.35%,其发生频数高为312次,说明痰瘀互结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证候,并且痰瘀证积分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及甘油三酯(TG)水平呈正相关(r=0.85、0.78、0.82、0.64);TG与HA、LN、PCⅢ呈正相关(r=0.54、0.62、0.58).结论:提示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痰瘀互结证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为痰瘀互结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中医病理实质之说提供了临床及实验依据.
作者:陶翠玲;李延;赵艳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王惟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应用中药内服外(火通)疗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6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美玲;林起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结核病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对结核病监管力度的加强,结核病管治人数逐年增加.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结核药有一定耐药性,结核病伴发的咯血占结核病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们针对结核病咯血,在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仙柏汤这一协定处方进行短期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克希;张建敏;曾进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曾用自拟生脉稳压汤治疗Shy-Drager综合征(SDS)取得一定疗效.自1988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18例SDS患者,在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针灸疗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虹;韩咏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脾虚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慢性胃炎中与HP感染及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SS1灌喂利血平致脾虚沙土鼠,建立脾虚沙土鼠感染HP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HP定植量、炎症程度,并与脾虚沙土鼠组、感染HP沙土鼠组及正常沙土鼠组对照.结果:脾虚沙土鼠感染HP后胃粘膜NO含量(6.91±1.17μmol/g)和NOS活性(2.77±0.54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胃粘膜HP的定植量也显著增加,炎症程度随之加重(P<0.01);脾虚沙土鼠胃粘膜NO含量(2.88±1.20μmol/g)和NOS活性(1.26±0.45U/mg)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炎症程度无显著加重.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沙土鼠胃粘膜HP定植量及炎症程度均有显著增加,提示脾胃虚弱可能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
作者:杨俊;王亚东;何剑平;李俊;喻方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防风,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脾、肝经,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痉,为治风通用之药.主治风寒、风热感冒,风寒湿痹,破伤风等;同时治疗肠风下血、崩漏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防风配伍白芷、升麻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疗效甚佳,举2例介绍如下.
作者:郑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炎灵冲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具有解毒通瘀作用的胰炎灵冲剂和抑肽酶,对比观察总疗效、症状体征的变化、血尿淀粉酶的恢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30%,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愈显率为80.43%,总有效率92.3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通瘀法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降低血尿淀粉酶的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运伦;符为民;王永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