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勤田;李恭才;顾建章;张宪生;陈金典
作者将66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分为两组.A组30例经保守治愈,X线表现为肠管普遍胀气或少气,肠管形态欠规则,肠间隙增厚,少量肠壁积气,24或48小时复查肠胀气减轻等.B组33例经手术或尸检证实均有肠坏死,X线表现为广泛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进行性加重,腹腔渗液增多,肠间隙明显增厚呈洇纸状,肠内气液面增多、气腹等.作者认为出现B组X线表现时应尽早手术.
作者:王万通;关立夫 刊期: 1990年第01期
先天性肛管直肠畸形是婴儿消化道中常见的外科先天性疾病,常伴发其他畸形,特别是高位型伴发率达70%以上,然而伴发结肠闭锁极罕见.
作者:陈丽燕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本文报道了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肿瘤及囊肿,包括肝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及囊肿各7例.行肝切除术17例,3例术后死亡.随访25例,23例(92%)获访.恶性肿瘤8例肝切除者5例(62.5%)存活4年以上.对诊断、肝切除、肝囊肿的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婴儿行定期体检及B超检查可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振东;牟弦琴;张道荣;孙静生;林文举;赵莉;李索林;李明红;李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先天性肠闭锁是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随着新生儿外科专业的发展,国内治愈率提高到60%左右,我科自1985年8月以来收治18例,术后应用中药治疗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丛林 刊期: 1990年第01期
软骨的作用及其对骨的形成、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异常重要.由于软骨组织几乎没有自身修复能力~(1),各种关节表面疾患及儿童骨骺生长板的损伤、早闭、坏死等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一些补救性措施,如人工关节置换、畸形骨的矫正等.近一个世纪来,临床骨科医生为探索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关节软骨移植、骨骺移植等方法,但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直到1968年~(2)Chesterman等首次报道应用游离的软骨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报道,才出现了一种有希望的新方法.
作者:徐皓;马承宣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报道26例小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病因以头部外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较常见(73.1%);其次为内分泌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贫血.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及眼部征象.采用利尿与脱水剂、类固醇药物、反复腰穿、脑室持续引流或行颞肌下减压术治疗,23例(88.5%)获治愈或好转,无死亡.作者主张对本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作者:章翔;易声禹;吴声伶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本文对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游离移植后一天,肌肉处于广泛缺血状态,原有血液循环遭到内源性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区毛细血管长入移植肌,并与移植肌原有血管实现某种形式的吻合.移植后1周,移植肌中心坏死区边缘即见有新生毛细血管.移植后15天,该区可见有小动脉及小静脉.移植后120天各区内可见到大量血管分布.随着血液循环的重建,移植肌的中心坏死区不断缩小,肌容积不断得以恢复,说明血管再生是肌肉在移植后成活的关键.
作者:刘贵林;李力军;王德文 刊期: 1990年第01期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因症状不典型或对本症缺乏认识而误诊.本文报道8例,其中4例为2个月内婴儿.以下颌骨、锁骨及肩胛骨累及多见.重点讨论了病因、临床特征及X线分期.
作者:宣桂林;苏昌祺;闵若良;李国平;王康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我院泌尿外科近二年内收治上裂型尿道重复症三例,报告如下:例1:男,12岁.因阴茎背部距冠状沟以近0.5cm处有小孔,偶有少量脓性排液而住院.体检:阴茎背部中线处冠状沟以近0.5cm处有小孔,挤压小孔近端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由小孔排出.龟头口有正常尿道开口.手术所见:阴茎背部皮下沿中线解剖出直径为2mm的管状结构,长约3 cm,至阴茎根后渐变细闭塞.切除全部管道.术后病理报告管内衬以移行鳞状上皮.
作者:孙文榕 刊期: 1990年第01期
近年来河南几个县流行肠伤寒,我院自197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伤寒肠穿孔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发病年龄4~14岁,以9~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共22例.9~11月份发病占74%.70%的患儿在1~2周高热之时,进食后出现剧烈腹痛;30%的患儿无任何诱因,突然剧烈腹痛,逐渐加重,呈典型的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作者:王家祥;霍玉琴;杨合英;张明宇;李苏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寰枢椎半脱位系指继发于头颈部感染的颈椎1、2关节单侧或双侧半脱位.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性斜颈.本组87例中,62例轻型患儿在门诊采用平卧、去枕、肩下置薄垫加用抗生素和镇静剂治疗,均获满意效果,25例重症患儿采用颅骨牵引,3例并发四肢瘫,除1例来院后死于呼吸麻痹外,2例经颅骨牵引等治疗后神经症状完全恢复.
作者:潘少川;田世林;于凤章;贾和庚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本文用27具无消化道畸形,生后2~60天婴儿尸体采用大体解剖,X线下灌注造影等研究方法.观察Vater壶腹结构,十二指肠乳头的形状,开口方向.肝外各段胆管长度,胆管与十二指肠壁的夹角,胰胆管夹角,合流部位及共同管长度等.为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总胆管囊肿术武的选择提供客观根据.
作者:李心元;王慧贞;杭俊德;康恩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本院对788例足月健康新生男婴(38~42周),体重2500~4000g,且无隐睾及其他外生殖器畸形,作阴茎长度及直径测量.全部测身高、体重.全部新生婴儿在出生后三天测量,室温20~25℃,阴茎静止状态下,按Flatau法用游标卡尺测量阴茎根部边缘(不含包皮长度),并在阴茎中点处测量阴茎直径.
作者:黄婉芬;李思聪;刘玉臣;高春光;江布先;王春喜 刊期: 1990年第01期
1982~1988年,收治儿童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3~5岁11例,5~10岁29例.分型:脾包膜下破裂出血5例,单纯型20例,粉碎型15例.
作者:蒋嘉萍;谷兴琳 刊期: 1990年第01期
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笔者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布拉格MOTOL儿童医院进修小儿外科一年,该院是布拉格查理大学儿科系的教学医院.医院漂亮优美的建筑群由4栋11层大楼、2栋7层大楼及1栋4层的教学行政楼相连而成.楼内终年保持22℃的室温,由中央空调控制.总计病床800余张,其中外科系统250余张,后者包括小儿外科、矫形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五官科、心血管中心等,各科均有独立的手术室,此外尚设有小儿妇科.
作者:顾建章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急性美克耳憩室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美克耳憩室并发症,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近30年来经手术治疗24例,现予总结以供借鉴.
作者:钟麟;胡延泽;郎诗民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我院自1987年以来诊治6例胆总管结石患儿,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岁2例、7岁1例、13岁2例、15岁1例.发病时间1:15天~5年.其中1例生后2月因先天性胆道畸形曾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作者:张源;张慧玲;张绍锦;易杨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患儿:男,12岁.半年前发现左乳大并有肿块逐渐长大.3个月前左睾丸增大、变硬,稍有隐痛.半月来咳嗽、咯血痰,明显消瘦.体检:左乳腺增大,可触及3×4 cm大小肿块,质硬,与皮肤无粘连.左睾丸增大3×4×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右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花生米大小多个淋巴结.
作者:朱保翰 刊期: 1990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88名正常儿(男56名,女32名)及8名有明显排尿障碍患儿的尿流检查结果,发现正常儿男、女大尿流率分别为14±4.55ml/sec和15.73±7.52ml/sec.对不同年龄、尿量的正常儿尿流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用年龄、尿量推算大尿流率的回归方程.对正常儿、排尿障碍患儿尿流测定结果比较,显示尿流测定是判断小儿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方法,大尿流率、尿流曲线形状是判断下尿路是否梗阻的重要指标.讨论了尿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作者:文建国;童尔昌 刊期: 1990年第01期
全肠道外营养(TPN)近年来在小儿外科推广.使用TPN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肝脏损害、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IC等,重者可致死亡.本文对1987年内20例患儿在血液学变化与脂肪乳剂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李衷初;蔡威;余亚雄 刊期: 199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