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

徐皓;马承宣

关键词:
摘要:软骨的作用及其对骨的形成、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异常重要.由于软骨组织几乎没有自身修复能力~(1),各种关节表面疾患及儿童骨骺生长板的损伤、早闭、坏死等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一些补救性措施,如人工关节置换、畸形骨的矫正等.近一个世纪来,临床骨科医生为探索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关节软骨移植、骨骺移植等方法,但仍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直到1968年~(2)Chesterman等首次报道应用游离的软骨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报道,才出现了一种有希望的新方法.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胰胆管末端解剖及X线造影研究

    本文用27具无消化道畸形,生后2~60天婴儿尸体采用大体解剖,X线下灌注造影等研究方法.观察Vater壶腹结构,十二指肠乳头的形状,开口方向.肝外各段胆管长度,胆管与十二指肠壁的夹角,胰胆管夹角,合流部位及共同管长度等.为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断,总胆管囊肿术武的选择提供客观根据.

    作者:李心元;王慧贞;杭俊德;康恩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新生男婴阴茎长度及直径测量

    本院对788例足月健康新生男婴(38~42周),体重2500~4000g,且无隐睾及其他外生殖器畸形,作阴茎长度及直径测量.全部测身高、体重.全部新生婴儿在出生后三天测量,室温20~25℃,阴茎静止状态下,按Flatau法用游标卡尺测量阴茎根部边缘(不含包皮长度),并在阴茎中点处测量阴茎直径.

    作者:黄婉芬;李思聪;刘玉臣;高春光;江布先;王春喜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附八例报告)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因症状不典型或对本症缺乏认识而误诊.本文报道8例,其中4例为2个月内婴儿.以下颌骨、锁骨及肩胛骨累及多见.重点讨论了病因、临床特征及X线分期.

    作者:宣桂林;苏昌祺;闵若良;李国平;王康安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阑尾术后腹痛、便血

    病史摘要:患儿,女,6岁,拟诊为消化道出血,于1988年12月25日收入院.入院前12天因腹痛、呕吐2天,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4天又出现腹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胀.术后第6天因排柏油样大便转本院.患儿平素食少、体瘦,无特殊病史.

    作者:华北、西北地区编辑组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先天性肠闭锁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

    先天性肠闭锁是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随着新生儿外科专业的发展,国内治愈率提高到60%左右,我科自1985年8月以来收治18例,术后应用中药治疗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丛林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可吸收脾网、肾网的临床应用

    第32届国际外科学术会上西德代表介绍用可吸收脾网治疗脾损伤9例,其中小儿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我们进行研究与摸索,已用于小儿脾外伤3例,肾破裂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先秋;胡月光;方勇;呙连胜;金燕;卢文英;都定元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肠道外营养后血液学变化的观察

    全肠道外营养(TPN)近年来在小儿外科推广.使用TPN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肝脏损害、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IC等,重者可致死亡.本文对1987年内20例患儿在血液学变化与脂肪乳剂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李衷初;蔡威;余亚雄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自体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本文对骨骼肌游离移植后血管再生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提示:游离移植后一天,肌肉处于广泛缺血状态,原有血液循环遭到内源性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区毛细血管长入移植肌,并与移植肌原有血管实现某种形式的吻合.移植后1周,移植肌中心坏死区边缘即见有新生毛细血管.移植后15天,该区可见有小动脉及小静脉.移植后120天各区内可见到大量血管分布.随着血液循环的重建,移植肌的中心坏死区不断缩小,肌容积不断得以恢复,说明血管再生是肌肉在移植后成活的关键.

    作者:刘贵林;李力军;王德文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访捷克MOTOL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1987年9月至1988年9月,笔者在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布拉格MOTOL儿童医院进修小儿外科一年,该院是布拉格查理大学儿科系的教学医院.医院漂亮优美的建筑群由4栋11层大楼、2栋7层大楼及1栋4层的教学行政楼相连而成.楼内终年保持22℃的室温,由中央空调控制.总计病床800余张,其中外科系统250余张,后者包括小儿外科、矫形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五官科、心血管中心等,各科均有独立的手术室,此外尚设有小儿妇科.

    作者:顾建章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美克耳憩室炎24例分析

    急性美克耳憩室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美克耳憩室并发症,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近30年来经手术治疗24例,现予总结以供借鉴.

    作者:钟麟;胡延泽;郎诗民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先天性巨结肠症肠道活动的测压观察

    本院自1986年12月~1988年2月对135例患便秘儿和100例正常儿进行直肠肛管测压观察.以直肠粘膜组化检查和钡灌肠为对照检查.正常儿全部存在直肠肛管松弛反射(RAIR),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HD)的62例均无RAIR.便秘儿虽存在RAIR,但常有不同形式的异常波形出现.40.3%的HD儿可测得同步发生的多节段泛发性收缩.测试时发生排便的19例HD中,18例未测得推进性蠕动波;另9例可见乙状结肠高大的蠕动波不能通过病变直肠.此外,HD病变直肠的顺应性(1.1~2.7ml/mmHg),明显低于正常儿(2.4~7.4ml/mmHg).

    作者:齐宝权;邱凤珍;童尔昌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在手术选择中的意义

    作者将66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分为两组.A组30例经保守治愈,X线表现为肠管普遍胀气或少气,肠管形态欠规则,肠间隙增厚,少量肠壁积气,24或48小时复查肠胀气减轻等.B组33例经手术或尸检证实均有肠坏死,X线表现为广泛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进行性加重,腹腔渗液增多,肠间隙明显增厚呈洇纸状,肠内气液面增多、气腹等.作者认为出现B组X线表现时应尽早手术.

    作者:王万通;关立夫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肝肿瘤及囊肿

    本文报道了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肿瘤及囊肿,包括肝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及囊肿各7例.行肝切除术17例,3例术后死亡.随访25例,23例(92%)获访.恶性肿瘤8例肝切除者5例(62.5%)存活4年以上.对诊断、肝切除、肝囊肿的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对婴儿行定期体检及B超检查可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振东;牟弦琴;张道荣;孙静生;林文举;赵莉;李索林;李明红;李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伤寒肠穿孔35例报告

    近年来河南几个县流行肠伤寒,我院自197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伤寒肠穿孔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发病年龄4~14岁,以9~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共22例.9~11月份发病占74%.70%的患儿在1~2周高热之时,进食后出现剧烈腹痛;30%的患儿无任何诱因,突然剧烈腹痛,逐渐加重,呈典型的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作者:王家祥;霍玉琴;杨合英;张明宇;李苏宁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血管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通过对64例各类血管瘤的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生长期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的内皮细胞具有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随着其分化成熟,血管瘤可出现退化,而葡萄酒色斑、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内皮细胞均为成熟的血管内皮,不能自行退化.据此可将血管瘤分为二类.

    作者:郑勤田;李恭才;顾建章;张宪生;陈金典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伤寒的外科并发症

    本文报道小儿伤寒的外科并发症13例.肠穿孔9例,胆囊炎2例,脾脓肿及肠道大出血各1例.临床表现、wi dal试验、大便、血、脓液或胆汁培养是主要诊断依据.均手术治疗,死亡3例.强调全面实验室检查及早期手术.

    作者:董蒨;金百祥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胆总管结石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7年以来诊治6例胆总管结石患儿,其中5例经手术证实,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岁2例、7岁1例、13岁2例、15岁1例.发病时间1:15天~5年.其中1例生后2月因先天性胆道畸形曾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作者:张源;张慧玲;张绍锦;易杨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尿流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总结了88名正常儿(男56名,女32名)及8名有明显排尿障碍患儿的尿流检查结果,发现正常儿男、女大尿流率分别为14±4.55ml/sec和15.73±7.52ml/sec.对不同年龄、尿量的正常儿尿流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用年龄、尿量推算大尿流率的回归方程.对正常儿、排尿障碍患儿尿流测定结果比较,显示尿流测定是判断小儿下尿路功能的有效方法,大尿流率、尿流曲线形状是判断下尿路是否梗阻的重要指标.讨论了尿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作者:文建国;童尔昌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小儿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半脱位系指继发于头颈部感染的颈椎1、2关节单侧或双侧半脱位.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性斜颈.本组87例中,62例轻型患儿在门诊采用平卧、去枕、肩下置薄垫加用抗生素和镇静剂治疗,均获满意效果,25例重症患儿采用颅骨牵引,3例并发四肢瘫,除1例来院后死于呼吸麻痹外,2例经颅骨牵引等治疗后神经症状完全恢复.

    作者:潘少川;田世林;于凤章;贾和庚 刊期: 1990年第01期

  • 新生儿和幼婴巨结肠症根治术

    我科应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新生儿和60天内婴儿巨结肠症,疗效和婴幼儿期根治术相似.本文介绍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注意点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韩湘珍;陈博渊;唐伟椿;丛林 刊期: 1990年第01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