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同术野灌洗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沈一问;贺志华;宋惠明;曾刚;彭海涛

关键词:尼莫同, 灌洗,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继发性脑损害, 现报告如下, 颅脑损伤, CVS, 致死, 致残, 溶液, 疗效, 患者, 防治
摘要:颅脑损伤常伴发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CVS,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已得到广泛重视.作者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tSAH 18例患者采用尼莫同溶液术野灌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hy-Drager综合征的诊断特点

    Shy-drager综合征(简称SDS)是一种少见的进行性多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可表现为泌尿系统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还可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症,及锥体束征等躯体神经症状,易被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椎椎体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作者:胡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物解剖实验-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

    目的 通过对实验动物解剖,以及对2例患者资料分析,为临床工作特别是临床麻醉中所遇到的异常阻滞平面提供佐证,提醒麻醉医师在工作中注意硬脊膜下腔的存在,及时认识到某些临床症状根源于硬脊膜下腔阻滞,而尽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避免出现由于硬脊膜下腔阻滞所引起的严重危险性.方法 解剖离体牛脊柱和解剖活体狗脊柱,同时分析以往临床中出现广泛阻滞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离体牛脊柱上硬脊膜下腔较易分离,暴露完全;活体狗的硬脊膜下腔基本暴露完全,亦可证实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临床患者术后X线征象表明硬膜外导管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硬脊膜下腔.结论 从动物解剖学和临床角度分析2例患者资料,表明硬脊膜下腔的客观存在性.

    作者:杜鑫丹;滕占喜;张严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味补肾固冲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观察

    习惯性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并连续3次自然流产.常见原因有: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异常、甲状腺功能下降、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宫内粘连,宫颈内口松弛.每次流产常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过程与一般流产相同.

    作者:杨晓琼;卿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我院8年间收治的38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38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良好、正常生活2例;轻中度伤残、生活能自理18例;生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3例;有2例自动出院.结论 急性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有可预见性因素和明显临床特点,对有高危因素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可能,术前应作好对侧开颅的准备,术后宜动态复查CT,加强观察和监护,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钟远强;游恒星;邱建东;练晓文;马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频透热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 热疗对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但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不明确,本文探讨高频透热治疗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完整随访的124例前列腺炎患者,接受高频透热治疗,且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接受精液分析.不同时间的结果采用ANOVA法和两两比较的SNK法分析,在P<0.05水平,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后相比,精液质量部分参数发生变化(P<0.05),但是在治疗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高频透热治疗前列腺炎,改善其症状的同时,不会对男性的精液质量产生永久的损害.

    作者:杨二江;姚启盛;王晓康;陈从波;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微创治疗及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此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自1934年Mz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手术治疗效果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在脊柱外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作者:李永新;季卫锋;马镇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动态彩色超声诊断胎儿肾窦分离的价值

    目的 利用动态超声技术探讨胎儿肾实分离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跟踪观察126例胎儿肾窦分离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大部分为轻度肾窦分离,一过性胎儿肾窦分离86例;短期性胎儿肾窦分离26例;持续性胎儿肾窦分离14例.结论 胎儿肾窦分离大部分为非病理性,毋须特别处理,能自然恢复正常,少部分为病理性,必须治疗方可消除.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右心房黏液瘤所致急性肺栓塞一例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肺动脉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它是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人肺动脉,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除了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外,还包括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1].

    作者:金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2压力和吸O2时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肩部疼痛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80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气腹压力设定为10mmHg,施行LC后持续低流量(2L/mim)吸氧8~12h;对照组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Hg,施行LC后持续低流量(2L/mm)吸氧2h.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的PnO2、PαCO2、动脉血pH值以及术后1、3、6、12、24、72h肩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实验组肩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0),术后肩部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5)结论 CO2压力对膈肌的牵拉是LC术后肩部疼痛的原因.在10mmHg低压气腹下行LC及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8~12h,能显著降低LC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作者:姚月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评价情况分析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附件中的规定设计处方评价表,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处方进行处方评价,反馈评价结果.2008年各项处方评价指标为用药品种总数11471个,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3种,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2106张,抗菌药使用的百分率41.8%,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1092张,注射剂使用的百分率21.7%,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0683个,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93.1%,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11471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100%,处方总金额816529.7元,平均每张处方的金额162.0元.通过处方评价使处方审评有了统一的标准,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纪庆红;郑军;张燕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T平扫对髋臼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引起.由于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髋臼为不规则骨,形态结构较复杂,在髋关节正位(含骨盆正位)X线片上,骨质结构重叠较多,部分髋臼骨折不易显示.

    作者:方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重度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目的 为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急性肺水肿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48~74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度肺水肿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需要紧急处理.结论 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尽快控制病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屈亚新;唐立荣;宣守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源,并探讨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5名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按其严重程度依次为,担心差错和事故,劳动强度大,待遇不满意,处于不良工作环境中,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不够.结论 手术室护士存在的职业压力不容忽视,管理者和护士本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

    作者:祝妍华;谢小玲;黄小红;亓华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门诊首诊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规律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21世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对高血压不知晓、不控制的问题持续存在.加强全社会防治意识,对不同人群不同关口把关,尤为重要.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杏表明,>35岁人群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发人群.采取专业理念持续关注医院门诊就诊人群这个相对特殊群体的血压情况变化规律,为提升和完善防治高血压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徐冬娥;李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尼莫同术野灌洗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颅脑损伤常伴发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CVS,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已得到广泛重视.作者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tSAH 18例患者采用尼莫同溶液术野灌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一问;贺志华;宋惠明;曾刚;彭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ASD)经皮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09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9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心电图、X线平片及经食管超声(TEE)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诊断为继发孔型ASD,并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选择封堵器大小,均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患者术后即刻、1周复查TTE、心电图.结果 共有91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封堵器脱落行急诊手术,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对ASD直接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介入治疗总体有效,术前慎密综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选择适合封堵术患者及选择封堵器直径是保障治疗成功的关键,经食管超声在ASD经皮封堵术治疗中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韩淑杰;杨俊华;周炳元;赵彩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场强MR对尿路积水及其病因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关于MR在尿路积水及其病因诊断方面的文献不少,但低场强MR机在该类疾病的技术应用及检查结果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深入比较分析的不多.自80年代Henning等[1]应用重T2快速序列诊断泌尿系积水以来,MR技术日益成熟与完善.

    作者:尤慧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Ⅰ组气管插管前20min静脉预先注射氯诺昔康16mg;Ⅱ组气管插管前20 min静脉注射哌替啶75mg;Ⅲ组气管插管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患者术后30min,1、2、4、6、8、12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氯诺昔康组)VSA评分维持较低水平,4、6、8、12h的VSA评分明显低于B、C组,A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B、C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莫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MIF与恶性肿瘤相关研究进展

    1966年Bloom等首次发现了由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并将其命名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s,MIF)[1].有研究报道MIF在乳腺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膀胱癌、及食管癌等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2~3].因此MIF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就MIF与恶性肿瘤相关性作一阐述.

    作者:宁国龙;李德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有关玫瑰糠疹的病因及诊治

    玫瑰糠疹(PR)是一个常见的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1 P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既往推敲本病可能与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有关[1],但皆无证据支撑.近多年来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认为有少数病例于发疹前或同时伴有系统性病毒感染的症状,有相对聚集的发病,病程有自限性,病愈后几乎无复发病例,以及注射PR恢复期血清的病人可以极大缩短病程……等[1],支持病毒感染模式.

    作者:李学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