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京英;闫晋萍
长期以来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的减退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治法多局限在补肾、活血、化痰、通腑等方面.但若把提高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唯一的治疗目的,不仅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需开拓思路,抓住本病发病隐匿,病程缠绵,症状多变的特点,结合病程的进展,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予以分期论治.除上述治法外,清心、凉血、祛风、温补方药对本病的康复有一定作用.
作者:颜乾麟;邢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关系,以及补肾活血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法及活血止血法2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血止后改用滋肾阴、补肾阳、活血调经序贯疗法和芩术四物汤治疗6个月,另设健康育龄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骨密度(BMD)、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碱性磷酸酶(ALP).结果:(1)围绝经期功血组Ward三角的BMD明显低于健康育龄组,FSH明显高于健康育龄组.(2)补肾活血法治疗前后BMD值及E2下降不明显,FSH、LH也无明显上升(P>0.05),个别部位如第2腰椎的BMD值上升,FSH下降具有显著意义(P<0.05).(3)活血止血法治疗后,BMD、E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FSH、LH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4)补肾活血法与活血止血法二组止血效果相当(P>0.05).结论: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卵巢功能已开始下降,补肾活血法不影响止血效果,且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陈敏;高丽萍;钟秀美;柯晓红;陈耀祖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结合现代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成果,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病机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毒、瘀血、水湿为标.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谨守病机,分早、中、晚3期辨证论治.同时要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优势,扶正御邪,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元生;邓圣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布鲁菌病(简称布病)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钦河;陈孝银;周文川;王启政;杨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病例1侯某,女,25岁,因左大腿内侧出现片状紫色斑,伴有肌肉变硬,无弹性半年,同时左胸部有指甲大肌肉硬化,曾在广州某医院检查,皮肤病理切片报告:角化过度.提示局限性硬皮病.给予西药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患者畏寒肢冷,月经量少.查体:左大腿内侧可见6.6cm×6.0cm大小片状肌肉硬化斑,皮肤表面稍暗红无弹性,左胸部可见3cm×2cm大小硬化斑,周围皮肤正常,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局限性硬皮病.中医诊断:皮痹.辨证:脾肾阳虚,气血凝滞,经络阻滞不通,肌肤气血运行不畅瘀滞.治则:温补肾阳,益气生血.方以阳和汤加减.处方:生地黄15g,熟地黄10g,鹿角霜20g,肉桂5g,当归15g,何首乌15g,鳖甲15g,龟甲15g,丹参15g,赤芍15g,太子参15g,陈皮10g,甘草5g,山药20g.每日1剂,水煎服.服20剂后,病情明显好转,遇冷、热刺激则下肢肤色转暗,肌肉硬化处有所变软,弹性稍有恢复.继服前方,加鸡血藤15g,怀牛膝15g.服30剂后,下肢及胸部皮肤硬化处已明显变软,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调整处方去太子参,加生黄芪15g、黄精15g.继服2个月,局部皮肤颜色正常,触之柔软,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邵沛;张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表示体内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健康的危险水平,是当今儿童保健的疑难杂症,治疗颇为棘手.
作者:黄援;谭美珍;何艳玲;曾超谊;陈咏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当飞利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用当飞利肝宁及益肝灵各治疗60例作对照观察.当飞利肝宁剂量为1.0g,每日3次口服,益肝灵剂量为77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当飞利肝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益肝灵(P<0.05),未见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当飞利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作者:钟志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自1993年以来收治眼肌麻痹患者5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京英;闫晋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吸毒人数的急剧上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价廉的戒毒方法已成为当今戒毒领域共同追求的目标.20多年来,针灸疗法以其简便易行、费用低、疗程短、少或无副作用以及无成瘾性等优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就针刺戒毒的临床研究而言,由于随机对照试验可以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研究依据,本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现将近10年国内外针刺戒毒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瑛;梁繁荣;李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鸡血藤,性温,味苦,微甘,具有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血虚而有瘀滞的四肢痹痛,麻木及妇女月经不调,腰膝疼痛等病症.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放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杨德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们于1995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仲景牌浓缩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秉涛;张居运;张晓萌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作者:吴震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b和脂溶性成份丹参酮ⅡA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
作者:李楚源;曾令杰;陈松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理想方法.方法:对10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自拟的椇葛益肝汤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其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4.5%、21.6%和3.9%,优于对照组(31.6%、56.1%和12.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椇葛益肝汤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理想药物.
作者:贾静鹏;蒋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虚证对心肌细胞微细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于造模48h、72h分别取心肌组织作冰冻切片、超薄切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内糖原和DNA的分布、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虚证造模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在48h后过碘酸-Schiff反应(荧光PAS反应)明显减弱,72h后DNA荧光反应阳性物明显低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变形,嵴断裂,数量减少,基质密度降低,肌原纤维有断裂,糖原减少.经立体学定量分析,线粒体体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虚证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影响心肌代谢及细胞结构.本研究为心虚证的病因病机学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黎青;周盛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我院叶景华主任医师,从医近50年,对DN的研究尤具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叶老,临诊中获益良多,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仙杞煎液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7月龄SD雌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6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12只行伪手术,复制成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仙杞煎液低、中、高剂量组,连同假手术组共6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60天后摘眼球取血后将大鼠处死.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水平,测大鼠脊柱和股骨骨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组可显著降低IL-6和ACP水平(P<0.05或P<0.01),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骨密度均升高(P<0.05).
作者:张丽君;张艳;徐谦;刘莉;黄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鸡血藤,性苦,微甘,温,归肝经,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的作用.笔者应用单味鸡血藤治疗小儿鱼鳞病,收效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罗云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班替氏综合征,又称慢性充血性脾大症,是一种原因不明充血性进行性疾病.其临床以慢性进行性脾脏肿大、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晚期则出现腹水、黄疸、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等症,预后不乐观.北京儿童医院陈昭定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40年,善治小儿疑难杂症,对小儿班替氏综合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兹整理其经验如下.
作者:侯林毅;王春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尤松鑫教授在多年诊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疾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彭海燕;汪悦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