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刘桂霞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气滞血瘀型,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惠有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和血明目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55.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李幼昌诊治儿科消化系疾病的经验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李幼昌教授是国家第一批中医学传承大师,他一生耕耘临床,各科经验丰富多彩,诊治儿科消化系疾病应如桴鼓,弟子受益匪浅,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罗珊珊;陈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美尔康口服液100mL,2 次/日口服,同时静点盐酸硝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5%葡萄糖250mL,1次/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3次/ 日和静点盐酸硝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mg+5%葡萄糖250mL,1次/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3次/日进行治疗, 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2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肝郁气滞证与肝火炽盛证脉象信息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肝郁气滞证及肝火炽盛证患者双手六部脉进行脉象描记与分析,揭示其脉象信息特征,探索病因病机、证候与脉象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传统中医诊脉三部九候方法,分另对34例肝郁气滞证、28例肝火炽盛证患者及25例正常人群,进行寸关尺六部脉象信息的动态采集与描记,并运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分析方法.结果:62例患者中有42例脉象出现独异或多部协同变异,其中肝郁气滞证组以弦脉或其变异类型(缓慢、圆钝的负向波)为主,脉证诊断符合率为70.6%;肝火炽盛证组以弦数、滑数脉及变异类型(较快、高尖负向波)为主,脉证诊断符合率为64.3%.结论: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仅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可初步揭示肝都气滞证和肝火炽盛证的脉象信息特征及其与病因病机、证候的相关性,为该类证候的中医客观诊断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脉诊客观化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亚琳;魏红;刘明林;徐刚;郑洪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辨证施护在哮证中的应用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哮证患者经正确辨证,从寒热、饮食、服药、日常生活等方面施护,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使患者知其哮证的证型,护理人员将辨证施护深入细致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作者:伊艳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针药治疗带状疱疹与加入中医三联法(针刺、穴位点刺放血、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方法:将80例头面部患带状疱疹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和三联组).针药组口服阿昔洛韦,同时针刺治疗.三联组口服阿昔洛韦,同时采用针刺、耳尖穴点刺放血和背部穴位刺络拔罐.结果:针药组治愈和显效率65%,三联组治愈和显效率90%,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三联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针药组,起效快,疗程短,并可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张群;梁雪松;郭铁柱;李铁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刍议

    提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重视化湿运脾,慢性期重视柔肝疏肝,恢复期重视活血和络的治疗思路,并对本病的疗效评价、激素的应用与撤减、专方专药的使用、心理治疗与调适等提出了见解.

    作者:章亚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150mm ×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样品进样量在0.84~4.2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0.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作者:于婷;刘玉强;穆春旭;冯雪;赵红丹;林长旭;才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徐艳玲运用肺胃相关理论治咳经验

    徐艳玲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业医20余载,不仅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体系,而且遍读经典,博采众方,中西贯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耳濡目染,获益匪浅.

    作者:张杨;徐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抗脾虚胃溃疡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以大黄法、饮食失节法、乙酸涂抹法复制脾虚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虚组、脾虚溃疡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造摸后给药10天,观察各组血清胃泌素、血清IL2、胃组织6-keto-PGlα等指标.结果:香砂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胃溃疡大鼠溃疡指数,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血清IL-2,胃组织中6-keto-PGlα的水平.结论:香砂六君子具有抗脾虚胃溃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胃组织中6-keto-PGlα等来实现的.

    作者:李冀;刘波;李莆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7天之内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进行ACE基因(D/I)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证候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Ⅱ型痰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882,P=0.036;非DD型气虚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750,P=0.03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等位基因与痰证、I等位基因与气虚证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贾妮;尤劲松;黄培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医中风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编制(2)——量表的考核

    对中医中风生存质量量表进行可行性、信度(包括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访谈员信度)、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标准关联效度)、反应度(包括纵向重测与效标关联效度)考核.结果显示量表完成率为94.77%,完成时间(23.29±7.66)min,重测组内平均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克朗巴赫α系数均大于0.80,量表能够对治疗情况、病程、年龄等进行区分.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效度与反应度,较适合应用于中风病人生存质量状况的测评.

    作者:李慧;梁伟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宁络护膜养胃合剂对大鼠消炎痛所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消炎痛建立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宁络护膜养胃合剂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中药阳性对照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宁络护膜养胃合荆低、高荆量组,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三九胃泰、奥美拉唑、宁络护膜养胃合剂,再用消炎痛诱导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观察对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宁络护膜养胃合剂高荆量(30g生药/kg)能降低大鼠消炎痛胃黏膜损伤的损伤分数(P<0.05).结论:宁络护膜养胃合剂对大鼠消炎痛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姜树民;姜永帅;张琳琳;孙科峰;尤春来;付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180例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减少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 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行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 访,180例中优100例,良34例,差46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是大多数股骨颈骨折病人的 首选治疗,疗效满意,可大限度的预防骨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治疗胆囊炎并发肝胆结石病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发肝胆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患者采用内服自拟利胆排石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为18.57%,总有效率为88.57%.提示:中药内服是治疗慢性胆囊炎并发肝胆结石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治愈率不高.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痿病治法述要

    简要介绍了痿病的治则与治法.认为初起健脾燥湿;病程中适时升阳益气;病久活血通络;补益肝肾贯穿始终,平而不峻为其关键;初补区分阴阳,久补阴阳双补;气血流通即是补,临证贵于以通为补;扶正祛邪灵活机变.强调痿病作为疑难疾病,临床上应灵活权变,多法并施,方能提高疗效.

    作者:常富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补体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研究

    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及针对COPD肺脾肾气虚、痰瘀互结型的具体组方补体化痰汤,并结合现代研究对补体化痰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作者:黄高;朱祝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苦参素体外对血清ALT AST和CHE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体外药物与血清共育方式来探讨苦参素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炎灵和苦参素体外与血清共育来观察其对ALT、AST和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血清共育实验表明,含有苦参碱与苦参素的肝炎灵原液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有直接抑制作用,而苦参素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无直接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肝炎灵和苦参素体外对血清ALT、AST的活性反而有促进作用.结论:苦参素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无直接抑制作用,而苦参素体内用药致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下降原因是其在人体内可经过代谢转化成为具有强力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代谢产物或转化产物.

    作者:聂红明;汪蓉;胡景辉;金树根;陈建杰;王灵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与复方丹参联合治疗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神经节苷脂和复方丹参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的治疗效果观察,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 更为理想的疗效措施.方法:采用多组对照比较实验,对各组临床疗效及头颅B超的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方 丹参组无明显疗效,神经节苷脂组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组(P<0.05),而神经节苷脂+复方丹参联合治疗组的疗效 佳.结论:神经节苷脂与复方丹参合用可作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金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扶正在化疗过程中时间强度密度的应用探讨

    中药扶正在化疗过程中早期干预,长期应用,集中用药,剂量偏大,对增效减毒,如期完成化疗计划及化疗后免疫力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较晚应用或偶尔应用、剂量偏小者.在时间、强度、密度及克服耐药方面论述中药抗肿瘤的优势.

    作者:赵小青;裴晓峰;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结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运脾贴外敷结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采用厌食运脾贴外敷中脘、通谷两穴,配合使用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对照组78例,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21-金维他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厌食运脾贴配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郭转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