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步祺医案(上)

张存悌;吕海婴

关键词:唐步祺, 医案
摘要:1 高热--白通汤加童尿患儿张某,9岁.高热39℃以上,注射针药已4日,高热不退.哭闹不宁,似将转为抽风.请唐己诊治:以手抚小儿头部、上身,热可烫手,但腿部以下渐凉,至脚冰冷.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是一种随着年龄老化而引起的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改变,伴有骨脆性变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的妇女,其发病率高达60%以上,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作者:刘博纯;陈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美尔康口服液100mL,2 次/日口服,同时静点盐酸硝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5%葡萄糖250mL,1次/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3次/ 日和静点盐酸硝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mg+5%葡萄糖250mL,1次/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mg,3次/日进行治疗, 并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2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惠有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和血明目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55.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

    作者:刘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痿病治法述要

    简要介绍了痿病的治则与治法.认为初起健脾燥湿;病程中适时升阳益气;病久活血通络;补益肝肾贯穿始终,平而不峻为其关键;初补区分阴阳,久补阴阳双补;气血流通即是补,临证贵于以通为补;扶正祛邪灵活机变.强调痿病作为疑难疾病,临床上应灵活权变,多法并施,方能提高疗效.

    作者:常富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试论健脾益肺活血化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痰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20余载的临床实践中,在四大经典理论指导下,认 为脾肺两虚,血液瘀滞为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虚则气主化源乏蝎,肺失所主而咳喘;脾虚痰聚,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 喘;痰阻、气虚、久病入络均可致瘀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临床上,常应用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等健脾益肺,活血化瘀之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痰病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马丽佳;邓莉;李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于文献的COPD稳定期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COPD稳定期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COPD稳定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了近10余年COPD稳定期的文献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构成COPD稳定期的证候要素有12种,但主要以气虚、痰、血瘀、阴虚为主,其累计构成比为83.24%;作用靶点以肺、脾、肾为主.证素组合形式有4种,其中,单一证素组合多见,其构成比为52.35%;而四证素组合少,其构成比为11.52%.单一证素组合中,气虚出现的频率多;二证素组合中,气阴两虚出现的频率较多;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中,痰、瘀多与气虚(气阴两虚)以相互交织的形式出现.结论:气虚为主,兼见阴虚、痰、瘀是COPD稳定期的主要病理因素.

    作者:王至婉;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扶正在化疗过程中时间强度密度的应用探讨

    中药扶正在化疗过程中早期干预,长期应用,集中用药,剂量偏大,对增效减毒,如期完成化疗计划及化疗后免疫力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较晚应用或偶尔应用、剂量偏小者.在时间、强度、密度及克服耐药方面论述中药抗肿瘤的优势.

    作者:赵小青;裴晓峰;张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 法测定透表回春丸中黄芩苷含量

    透表回春丸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WS3-B-3067-98)由防风、山豆根、川芎、赤小豆、羌活、牛蒡子(炒)、黄连、天花粉、荆芥、大青叶、黄芩、赤芍、当归、甘草等2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透表作用,用于小儿内热伤风,头痛发烧,乍寒乍热,鼻流清涕,咽痛腮肿,烦躁身倦,隐疹不出.但在质量标准中,没有建立定量方法.为了更好控制该产品质量,本实验对处方中黄芩苷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以对该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抗脾虚胃溃疡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以大黄法、饮食失节法、乙酸涂抹法复制脾虚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虚组、脾虚溃疡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造摸后给药10天,观察各组血清胃泌素、血清IL2、胃组织6-keto-PGlα等指标.结果:香砂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胃溃疡大鼠溃疡指数,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血清IL-2,胃组织中6-keto-PGlα的水平.结论:香砂六君子具有抗脾虚胃溃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提高胃组织中6-keto-PGlα等来实现的.

    作者:李冀;刘波;李莆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苦参素体外对血清ALT AST和CHE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体外药物与血清共育方式来探讨苦参素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肝炎灵和苦参素体外与血清共育来观察其对ALT、AST和CHE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血清共育实验表明,含有苦参碱与苦参素的肝炎灵原液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有直接抑制作用,而苦参素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无直接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肝炎灵和苦参素体外对血清ALT、AST的活性反而有促进作用.结论:苦参素体外对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无直接抑制作用,而苦参素体内用药致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下降原因是其在人体内可经过代谢转化成为具有强力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代谢产物或转化产物.

    作者:聂红明;汪蓉;胡景辉;金树根;陈建杰;王灵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降脂宁肝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观察降脂宁肝胶囊对小鼠耳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给药的试验方法.结果:降脂宁肝胶囊能明显增大正常小鼠耳廓微细动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量,改善微循环(P<0.01,P<0.001).结论:降脂宁肝胶囊具有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作用,为该药活血化瘀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谢芳;杨钦河;杨环文;张玉佩;薛川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穿孔85例

    上消化道穿孔(UATP) 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传统以手术探查治疗为主,但随着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效果的不断改善、广谱抗生素及强效制酸药物的广泛应用,同时与中医药相结合,使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案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者:陈育忠;王海明;王百林;王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肌长皮膏治疗新鲜指(趾)端离断残损

    新鲜指(趾)端离断残损伴有骨外露,传统施行清创缝合,短缩缝合等治疗方法.由子受伤后伤处肌肉挤压碾绞不完整,污染严重,加之末端血液循环差,故感染坏死者时有发生.笔者自2001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并有临床记载的3-4例48指(趾)患者,痊愈后,残端纯圆光滑无瘫痕,无残端痛,痛温觉良好.经3~6个月的随访治痊愈后的长度较原创缘增长0.3-0.6cm.

    作者:冯阁辉;包桂莲;王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温胆汤加昧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型慢性心力衰竭18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自身病变,或全身代谢内分泌性痰病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一组临床综合征.西医认为胸闷痰多等是心衰(右心衰) 的结果,在中医看来,某些心衰,痰热是引发此类心衰的原因.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郁化热,液聚成痰,痰(湿)热阻滞少阳三焦,津气升降出入通道失常.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正符合上述病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20例比较,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韩寅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180例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减少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 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行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 访,180例中优100例,良34例,差46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是大多数股骨颈骨折病人的 首选治疗,疗效满意,可大限度的预防骨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证治规律浅析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头孢拉啶静脉滴注治疗60例肺炎患儿,疗程为10天.结果:临床痊愈率为86.67%.用药前、用药2天、4天、6天、8天、10天后风寒袭肺证的病例数分别为4、3、2、1、0、0;风热犯肺证分别为40、36、28、18、8、4;痰热闭肺证分别为12、14、13、8、4、1;肺脾气虚证分别为2、4、12、23、20、12;阴虚肺热证分别为2、3、5、10、6、3.结论:小儿肺炎初期以风热犯肺证多见,治疗以清热宣肺、止咳乎喘为主;后期以肺脾气虚证多见,治疗以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主.

    作者:吴杰;虞坚尔;闵伟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周耀群医案精粹(1)——心痛

    总结周耀群主任医师行医50年医案精粹,心痛案,认为气滞血瘀是形成心痛的主要病机,结合西医诊断多为冠心病心绞痛,提出以宽胸理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应用自拟宽胸化瘀汤主治,对有心气不足,肝阳上亢,心血不足兼症不同,分别结合补气养心,平肝潜阳,补血养心法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周毅;金春慧;周耀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锦灯笼果实中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150mm ×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mol/L磷酸水(39:61);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样品进样量在0.84~4.2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0.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良好.

    作者:于婷;刘玉强;穆春旭;冯雪;赵红丹;林长旭;才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7天之内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18例,进行ACE基因(D/I)多态性检测,同时进行证候分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Ⅱ型痰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882,P=0.036;非DD型气虚证比例明显升高,χ2=4.750,P=0.03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等位基因与痰证、I等位基因与气虚证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贾妮;尤劲松;黄培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结合理疗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厌食运脾贴外敷结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采用厌食运脾贴外敷中脘、通谷两穴,配合使用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对照组78例,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21-金维他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厌食运脾贴配合生物波经络通治疗仪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郭转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