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李利霞;范世慧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加减, 综合疗法, 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0例,采用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治疗(熏洗坐浴、外敷)疗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09±2.53)天,对照组为(16.27±4.15)天,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值得推广.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多方位思索

    临床疗效评价是一个涵盖面很广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既涉及理论层面、思维方式,也与方法学和实际操作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病证效果的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然而所采用的疾病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大多采纳西医的有关评价标准,因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弊端颇多.在生物医学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应从中医学自身特点出发,在遵循常规的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等科学、客观、多维的疗效评价体系,以评价中医药疗效,并使之逐步得到公认.

    作者:丁旭峰;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马应龙痔疮栓治痔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马应龙痔疮栓治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痔诊断的患者15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用鸟应龙痔疮栓纳肛治疗;对照组74例用洗必泰栓纳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7%,对照组62.16%,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马应龙痔疮栓治痔疗效确切.

    作者:张国胜;柳越冬;田振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0例,采用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治疗(熏洗坐浴、外敷)疗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09±2.53)天,对照组为(16.27±4.15)天,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生肌玉红膏加减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明显优于传统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利霞;范世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曹式丽从湿热论治肾性血尿的经验

    介绍曹式丽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认为湿热合邪为临床上血尿致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且易弥漫三焦,故临床上多分三焦治之,疗效显著.

    作者:戴立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芒硝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芒硝味辛苦咸寒,有除祛五脏积热,胃热闭,涤除蓄结饮食,破留血腹中,痰食搏结,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推陈致新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妇科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顽疾的治疗中,采用芒硝的破留血,通经脉,利月水的治疗作用,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宏江;李亚朔;任明哲;王弦;苏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加味四逆散治疗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

    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是指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经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后,已无尿道炎晶临床及实验室客观依据,但患者仍诉有多种症状和不适的症候群[1].自2004年10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中药加味四逆散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万春;严张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康复治疗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手术及降颅压、营养神经、支持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残疾分级量表测评的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A、MBI、残疾功能缺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吴毅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2例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运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灌肠疗效显著.对偏湿热型,药用白头翁、苦参、生地榆、五倍子、仙鹤草、白及、甘草等;对偏寒湿型,药用苍术、黄柏、炮姜、地榆炭、乌梅、甘草等.针灸取合谷、天枢、上巨虚、脾俞、章门为主穴.

    作者:郭晓原;龙再菊;吴霞;曹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复方中药配合西沙必利;对照组服用西沙必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

    作者:赵民;齐金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水气上冲之胸痹心痛疗效观察

    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水气上冲之胸痹心痛32例,1个月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1%.胸痹心痛病因复杂,辨证困难,临床中如能辨证准确,疗效惊人.

    作者:伊艳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药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

    干燥综合征因异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介质,造成了SS患者的组织炎症性和破坏性病变,以泪腺、唾液腺病变为主,腺体及小管周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终导致腺泡萎缩、消失,由大量浸润细胞和增生结缔组织替代.现代医学主要是对症处理,没有可靠的疗法.中医学从以法论治的角度出发,丰富对本病的治疗,文章对此做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征堂;高普;袁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肾衰养真胶囊对5/6肾切慢性肾衰营养不良大鼠瘦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5/6肾切除大鼠营养不良状态;以及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瘦素(Leptin)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制作CRF大鼠模型,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检测尿素氮、肌酐、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和体重观察其营养不良发生时间,符合条件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组和开同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6周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Leptin水平和RT-PCR法检测下丘脑瘦素受体(OB-Rb)表达.结果:CRF大鼠在术后10周末出现营养不良,肾衰养真胶囊可减低增加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肾衰养真胶囊可下调OB-Rb表达,降低Leptin水平.结论: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0B-Rb活性,从而进一步改善CRF大鼠营养不良.

    作者:李玉明;魏连波;邓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为主治疗术后骨外露21例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术后予以本院自行研制的促进骨折愈合之中药-琥珀丸.结果:21例患者获9个月~4年6个月(平均1年11个月)随访,20例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骨感染1例,部分皮瓣坏死1例.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具有创伤小,复位容易,固定牢固,风险小,费用低,方便功能练习等特点.中药琥珀丸,具活血化瘀之效,对接骨续筋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溃疡煎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经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溃疡煎剂治疗消化溃疡有卓效.现将近2年用此方对42例溃疡病患者德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孙立杨;郭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补虚逐瘀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虚逐瘀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虚逐瘀合剂.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出血例教及随访6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均优于时照组.结论:补虚逐瘀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正;张玉泉;钱海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其治疗机理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就临床有关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作者:彭波;王桂珍;李泽庚;韩明向;韩宁林;张念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其特点:病程长,缠绵不愈,易于复发.临床常采用中药口服、中药灌肠治疗,也可采取西药控制感染.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贺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NF IL-6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抗肾问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实验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生存质量、肾脏器系数、TNF、IL-6等指标研究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结果: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组均可发挥较好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桃仁与大黄作用较桂枝明显(P<0.05),但全方作用强(P<0.01),说明桂枝在方中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有较好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全方作用强,桃核承气汤抗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抗炎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等因素有关.

    作者:赵雪莹;李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抗感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4.6×250mm,5μ),检测波长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2.1%,重复性试验的RSD为2.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本方法可用于测定抗感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作者:冷玉杰;刘兵;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强肝溶纤汤对肝纤维化预防及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造大鼠肝纤维化的模型,观察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组和治疗组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GOT、GPT、GGP、TP、ALB、A/G、ALP、LDH及对大鼠肝、脾指数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组血清GPT、GGP、LDH水平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组A/G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升高(P<0.01),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组肝指数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升高(P<0.05),中药强肝溶纤汤预防组脾指数与模型组比有显著降低(P<0.05),对肝细胞脂肪变、肝细胞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P<0.01);中药强肝溶纤汤治疗组血清GOT、BUN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中药强肝溶纤汤治疗组脾指数与模型组比有显著降低(P<0.05),对肝细胞脂肪变、肝细胞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中药强肝溶纤汤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辉;潘理会;李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