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春;严张仁
夏少农教授论治外科病因及辨证治疗的学术经验,临床外科病因分类及其注意点,内治十五法的具体理例,其自创的辩病辩证治疗对于外科各类疾病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宗长根;王洁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风湿正痛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风湿正痛丸,对照组予甲氨喋呤(MTX)联合尼美舒利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点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3%,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正痛丸治疗寒湿痹阻型RA具有起效较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较适合此型患者长期治疗使用.
作者:岳敏;刘维;刘晓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制饮通康滴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法上使用自制饮通康滴液滴舌.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的基础上配合自制饮通康滴液滴舌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4例.随机分为西医时照组19例,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胰颗粒口服,比较2组治疗后恢复排气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及临床检验指标的恢复等方面均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使腑通、热清、瘀消、毒祛.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与促进肠道内大量富含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的液体排出体外,减少吸收;改善胰腺、肠道微循环障碍,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等方面有关,因而预防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雷力民;田玉玲;林寿宁;朱永苹;黄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从1000余病例中选出符合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儿童多动症198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配合家长和儿童心理辅导,经过疗程3个月时间的治疗,期间,每月复查1次.结果发现,不能坚持治疗,用药时间短,疗效差.药物依从性好,家长能够很好接受心理辅导,并能正确指导患儿者,治愈率高,疗效稳定.
作者:张树和;庄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回顾了近10年来中医学有关卒中二级预防的文献.卒中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情志、饮食、吸烟、饮酒、起居、气候、遗传与体质等因素.提示针对卒中二级预防的危险因素众多,如何探讨具有个体化的卒中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强调了立足国情,在预防卒中,实施二级预防方面,应中西医优势互补,以合理配置当前我国的中西医资源,使医疗卫生资源效益大化.
作者:常富业;郭玉荣;李辉;李云;袁英;王永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平心饮配合西药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7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7例,单以营养心肌及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治疗;治疗组70例,在采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平心饮加减治疗.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6%,对照组总显效率80.5%,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好转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结论:平心饮配合西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晓波;林忠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3 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其后,张景岳继承其观点,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胸穿,尽量引尽胸水后,治疗组采用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对照组仅用顺铂胸腔注射,观察治疗期间副反应和1个月后患者胸水及胸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Z=-2.458,P=0.014,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并且治疗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与顺铂胸腔注射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英杰;陈立伟;陈军;孙一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1].细胞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裂解.近年来随着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异常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2].
作者:吴秀霞;张玉峰;延卫东;钟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奚肇庆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证和研究,其学术观点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又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尤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认识和临床风格,笔者有幸跟随奚教授临证半载,收获颇丰.
作者:藕二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淋病后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后综合征是指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经相应抗菌药物治疗后,已无尿道炎晶临床及实验室客观依据,但患者仍诉有多种症状和不适的症候群[1].自2004年10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中药加味四逆散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万春;严张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抗肾问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实验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生存质量、肾脏器系数、TNF、IL-6等指标研究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结果: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组均可发挥较好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桃仁与大黄作用较桂枝明显(P<0.05),但全方作用强(P<0.01),说明桂枝在方中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有较好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全方作用强,桃核承气汤抗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抗炎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等因素有关.
作者:赵雪莹;李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比较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酒制、醋制)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五味子协助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镇静催眠时间.结果:五味子生品及五味子炮制品经灌胃给药,可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且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和粉碎的五味子生品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2倍;酒制五味子以0.25mL/10g和醋制五味子以0.25mL/10g剂量灌胃给药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时间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五味子生品和炮制品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炮制品(酒制、醋制)效果强于生品,其中酒制优于醋制.
作者:葛会奇;贾天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独活的药典品种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川独活)与在东北地区以独活代用品入药的兴安白(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ook)(东北独活)的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和香豆素类成分的差别.方法:分别采用气质联用法(GO-MS)和薄层扫描法(TLC-SC).结果和结论:二者在挥发油的组成和香豆素的分类上均存在差别.从重齿毛当归中,共检出90种挥发油类,经计算机检索和与标准图谱对照,鉴定了其中52种.从兴安白芷中共检出57种,鉴定了其中37种.对以上两种植物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薄层扫描比较,发现二者虽均以香豆素类为主,但川独活中主要为简单香豆素和二氢呋喃香豆素类,东北独活主要为呋喃香豆素.
作者:王晓彤;王绪;才谦;付玉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气虚患者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研究穴位功能与人体气血盛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对33例气虚惠者和77例正常人太渊、太虚穴伏安特性进行检测,比较气虚患者和正常人穴位伏安特性的差异.结果:正常人和气虚患者穴位伏安特性曲线呈非线性特征,且增程曲线与减程曲线不重合.在2-7μA多个扫描电流处气虚患者太渊、太溪两穴电阻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气虚患者穴位电阻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0.005).结论:穴位伏安特性可作为观察气血变化的客观指标.气虚导致的皮肤汗液分泌增多、皮下组织水肿可能是导致气虚患者穴位电阻变低的主要原因.
作者:魏建子;沈雪勇;周钰;张海蒙;毛慧娟;周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Friedreich)是一组以共济失调症状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共济失调的原型.另有脊髓小脑型和小脑型两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行走不稳,辩距不良,上肢精细动作困难,言语不清或呈吟诗状,部分病人于后期可有痴呆,耳聋或视力下降等表现.目前西医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笔者从补肾人手,予以填精益髓之法治疗,扶效满意.
作者:路凤月;马芳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术后予以本院自行研制的促进骨折愈合之中药-琥珀丸.结果:21例患者获9个月~4年6个月(平均1年11个月)随访,20例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骨感染1例,部分皮瓣坏死1例.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具有创伤小,复位容易,固定牢固,风险小,费用低,方便功能练习等特点.中药琥珀丸,具活血化瘀之效,对接骨续筋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高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介绍曹式丽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认为湿热合邪为临床上血尿致病和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且易弥漫三焦,故临床上多分三焦治之,疗效显著.
作者:戴立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生化止血汤防治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停经≤50天,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58例,两组服流产药物相同,治疗组于孕囊排出后服生化止血汤.每日2次,每次1袋,连服7天,对照组服益母草膏,第日2次,每次15g,连服7天.结果:2组临床疗效,阴道流血量,持续出血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化止血汤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为桥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