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戎;方华琴;孙连军
外固定器(External fixation)是一种运用便捷、简单、创伤小的骨科外固定治疗技术,具有大限度的保护骨膜和软组织的血运、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可同时作肢体延长,可以提供轴向加压和一定的抗旋转应力作用;便于处理合并伤及术后护理等;适用于不宜作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尤其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四肢骨折,暂时紧急处理等情况,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曾宇晴;朱杭;成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本院行脾切除术123例,术后出现中等量胸水21例,占17.07%,作者采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液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伟强;胡峰;陈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文献报告为0.2%~1%[1].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被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y,FSI),可导致肩关节功能紊乱[2].
作者:高志朝;郑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鼻咽癌(Nasopharync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遗传、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约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左右[1].早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5年生存率61.13%~73.19%,晚期仅15.14%~23.16%[2].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p53蛋白是肺癌相关基因p53基因编码的核酸蛋白,在癌变的早期阶段,即可在血液中出现[1].
作者:沈巨信;秦娥;周国忠;韩东方;贺群;孙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产后1~2周发生多见.
作者:肖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颈椎后路手术是直接去除脊髓后方压迫,增加脊髓血供,使脊髓向后方避让,减轻脊髓前方的压迫,从而获得治疗效果.回顾本院自1985至2006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以及单开门并棘突重建术[1]等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16例.
作者:占蓓蕾;叶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而发生于下颌骨者较少见[1].作者收集1964至2007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下颌骨巨细胞瘤6例,对其影像学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张伟强;李方利;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头皮移植治疗深度烧伤31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3例,女96例;年龄10个月~72岁.烧伤面积3%~100%TBSA,其中Ⅲ°面积1%~95%(11.4±21.6)%TBSA.
作者:杨顺江;张元海;蒋瑞明;刘利平;叶春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病死率较高.
作者:吴健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5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人实施换瓣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34例,双瓣置换术17例;同时行左房折叠术12例,三尖瓣成形术1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8例(占15.7%),晚期死亡6例(占11.8%).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舒张末直径(LVEDD)>8.5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室颤和术前严重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心脏左室功能的正确评估、手术适应证和时机的选择、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雷凯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多的一种安全、长效、便捷、可逆而经济的避孕工具,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余年,70~80年代选用的妇女,现均已步入绝经期,在取IUD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者:杨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胸腔脏器严重损伤16例,单个脏器伤7例,多发伤9例,伴有连枷胸3例.胸腔脏器严重损伤多伴有大出血(本组病例出血均>2500ml),同时并有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故病情危急,应及时抢救,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近年来,由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等药物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使用,该菌所致的医院感染增多,耐药性加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作者:戴学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生物羊膜及保存羊膜移植在眼表碱烧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8例(60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随访4~1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 保存组31眼,角膜上皮修复,28眼视力>0.1;生物组29例,角膜上皮修复,25眼视力>0.1.结论 在眼表修复与重建过程中生物羊膜与保存羊膜的疗效、预后基本一致.
作者:郭霞;邱海燕;陈健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57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8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6%(1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89.5%(51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作者:洪远疆;王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阿立哌唑是1988年开发的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2002年11月上市.阿立哌唑在国外临床应用较早且已有大量研究[1~3],但国产阿立哌唑(博思清)在国内使用时间不长,临床医生对该药的临床特点尚不熟悉.
作者:周芬芳;朱长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性安氏三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5%~14%[1],目前对骨性安氏三类错(牙合)的佳矫治时期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少数学者主张成人后直接行正颌外科手术.
作者:孙启俊;潘娟新;温辉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97年O'Reilly等[1]发现内皮抑素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形成,使原发肿瘤缩小到<1 mm×1mm×1mm,肿瘤凋亡速度比治疗前快7倍.
作者:丁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l sicca syndrome,pSS)是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肺部受累的发病率差异较大,有文献报道高可达90%[1].
作者:杨秀智;沈毅弘;孙水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