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吴茱萸散外敷加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

曾华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 吴茱萸散, 外敷, 推拿疗法
摘要: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急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或水样便,偶带黏液、脓血[1].而单纯西医治疗对于病程长、症状顽固、体质虚弱患者的疗效往往欠佳.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笔者用吴茱萸散外敷加推拿疗法治疗为主,西医补液、抗感染、抗病毒等为辅,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腰背肌筋膜炎的铍针治疗

    目的: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铍针治疗机制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铍针治疗52例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根据治疗前后患者腰背部疼痛、压痛的改变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1例.愈显率80.77%,总有效率98.08%.结论:铍针疗法促进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并能够松解粘连、减压减张,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满意.

    作者:黄明华;张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补阳还五汤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分别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0%,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65.63%)(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陈苡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辨证一致性问题

    目的:探讨辨证一致性问题.方法: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工具,用分类正确率衡量辨证一致性.以一个中风数据为例,考察医院内部与医院之间的辨证一致性.结果:医院之间的分类正确率显著低于医院内部的分类正确率,医院之间存在显著的辨证不一致性,提示制定证候规范的必要性.结论:使用分类器检验辨证一致性是一种实用的好方法.

    作者:张宇龙;刘强;高颖;季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陈宝元运用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陈宝元教授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学会综合组常务委员等职.陈教授早年师从天津中医外科名家胡慧明教授,对中医外科理论有着较深的造诣.从事肛肠疾病临床研究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独特,尤其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作一简述,以供同仁参考之,不对之处请斧正.

    作者:白振丽;陈宝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通腑宁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通腑宁颗粒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通腑宁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来观察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通腑宁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耳肿胀.结论:通腑宁颗粒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实现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振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轻、中度患者采用心理疗法+激素替代疗法(HRT),重度加服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滋水清肝饮.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秋霞;姜大珍;金季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温阳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F-κ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桃仁治疗组、肉苁蓉治疗组、蒙诺治疗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β2-M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NF-κB和TGF-β1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温阳活血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NF-κB和TGF-β1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GF-β1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作者:李小波;李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改变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剂量,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A组,32例,黄芪用量30g,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B组,32例,黄芪用量从30g逐渐加量到210g,无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C组,32例,在B组基础上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三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沉、血球压积、全血比黏度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疗效与黄芪剂量改变有关系.结合针刺效果更好.

    作者:孙云廷;杨毅;杨际超;张连同;寇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应用循证方法探索古文献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

    目的:探讨中医古代文献高血压病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以高血压病为基点,从古代文献中提取、分析与其相关的中医证候要素;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血压病中医症状与证候要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高血压病前8位病性类证侯要素分别是:内火、阴虚、阳亢、痰(浊)、内风、内热、血虚、气虚;前6位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是:肝、心、肾、脾、胃、胆.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病性多集中于阴虚、阳亢、火盛、痰(浊),病位多集中于肝、心、肾,对于该病临床复杂的证候要素,应采用降维升阶的方法,进行多因素研究.

    作者:申春悌;陈炳为;沈春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关格古今内涵解读

    通过对历代医籍中有关关格记述的系统梳理,分析了关格的不同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为临床辨治关格病理清了思路.

    作者:乔文彪;张景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实脉与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实脉在正常人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性别、体型胖瘦、季节等生理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医师诊脉与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1062例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实脉测定.结果:受检者中,实脉为94例,占受检者总数的8.85%,在正常体型者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消瘦体型、超重或肥胖体型者(P<0.01),在男性中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各个季节出现比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体型胖瘦等生理性因素与实脉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多见于男性、正常体型者是生理性实脉的重要特点.

    作者:唐亚平;杨宏宝;赵旭斌;戴芳;朱文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涿鹿蒿体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涿鹿蒿水煎剂对13株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将中药配成2g/mL浓度的水煎液,按稀释法测定此种中药对13株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涿鹿蒿水煎剂对10株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对3株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差.结论:涿鹿蒿水煎剂有体外抗菌作用.

    作者:刘进军;乔海霞;赵建清;张进顺;张玉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秦家泰应用自拟六三汤验案四则

    秦家泰教授是全国首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之一,从事教学与临床60余载,学验俱丰.六三汤为秦老自拟方,是由六味地黄丸合三妙散组成.其药物组成有生地、丹皮、泽泻、山茱萸、茯苓、山药、薏苡仁、牛膝、黄柏,值得指出的是此方常用生地而非熟地,虚火不显时用熟地,常用于肝肾阴液亏损、水不足而心火亢旺,或阴虚而湿阻下焦之证.

    作者:张兰英;施学丽;黄家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鸡尾酒疗法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采用鸡尾酒疗法治疗,12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39例患者,再次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总有效率达93.33%,痊愈率为65%.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39例患者经治疗,除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者已达正常水平.结论: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作者:吴敬;刘雅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逆转心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

    血管重构(VR)是血管对血液动力学或体液因素的改变而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在高血压的发展过程中,动脉重建构成了高血压并发症及周围循环紊乱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经过动物或临床实验证明中西医各种治疗方法,通过改善RAS系统、生长因子、蛋白基因表达等,达到预防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现分类介绍如下.

    作者:柳琳;潘毅;蔡三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拟中西药处方治疗少弱畸精子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少弱畸精子综合征(oligo-asteno-teratozoospermia syndrome,OAT)患者,采用自拟中西治疗前后精子成熟度变化.方法:对40例OAT患者给予自拟中西治疗3个月,留取治疗前后精液标本,进行吖定橙(acridine orange,AO)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黄和红色荧光精子百分率.所得数据经SPSS14.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绿色荧光G表示成熟精子、红色荧光R表示不成熟精子和黄色荧光Y表示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中间状态,分别为(50±11)%、(21±7)%和(23±10)%;治疗后依次为(63±8)%、(20±11)%和(17±9)%.统计分析G与R两种荧光有显著差异(P<0.05),而Y荧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西药处方治疗少弱畸精子综合征可以促进精子成熟.

    作者:杜江平;李艳;杨书文;门金娥;张向阳;郑海萍;华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陈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陈莹教授认为慢性盆腔炎病机本虚标实居多,虚以脾肾两虚、脾失健运多见,邪实以血瘀、湿阻为主,故治疗上采用温阳益气健脾之法治本,活血化瘀除湿治其标,扶正祛邪提高疗效,并附验案举例.

    作者:侯英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柴胡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酒精组、柴胡皂苷组、正常对照组,利用白酒灌胃辅以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大鼠ALD模型,同时给予柴胡总皂苷保护,12周末处死大鼠,测定有关指标.结果:柴胡总皂苷明显升高肝组织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和甘油三酯(T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并且能明显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和小叶灶性坏死,使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结论:柴胡总皂苷对ALD有明显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柴胡总皂苷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李素婷;齐洁敏;杨鹤梅;梅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5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若针药配合可以提高疗效.方法:53例(53只眼)患者在治疗前,均经眼科明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的麻痹分为6型,选择与其相关的穴位,且分别观察效果.结果:治愈30例,占56.6%,总有效率为96.2%.结论:明确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基础,准确选择与麻痹肌相关的穴位是治疗本病,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春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清热康肤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清热康肤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夏枯草、连翘进行了鉴别试验,应用HPLC法对处方中主药黄苓的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黄芩苷的含量在0.093~0.46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hi-Square:3.822),平均回收率99.2%,RSD=1.5%(n=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辉;王雪萍;吴政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