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鼻窦生理功能的检测研究进展

谭卓

关键词:鼻窦黏膜, 生理功能, 黏液纤毛系统, 黏膜系统, 分泌细胞, 防御功能, 组成, 腺体, 鼻腔
摘要:鼻腔鼻窦黏膜的黏液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黏液黏膜系统由纤毛、纤毛周围液、黏液毯、分泌细胞和腺体等组成,其中纤毛的功能为重要.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结合他莫昔芬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15例疗效观察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异常发育,可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的结节等症状.

    作者:林旭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是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1].

    作者:郑青芳;王英;倪增良;何建群;何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肿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院收治肿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肿瘤伴发ARF的诊疗有所帮助.

    作者:何桂琴;马红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骨性安氏三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5%~14%[1],目前对骨性安氏三类错(牙合)的佳矫治时期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少数学者主张成人后直接行正颌外科手术.

    作者:孙启俊;潘娟新;温辉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5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57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8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6%(1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89.5%(51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作者:洪远疆;王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38例胃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病理分析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1].胃息肉指单发性或多发性胃黏膜隆起,病变局限在黏膜、黏膜下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腹胀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胃息肉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

    作者:张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A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B组).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3%和40.0%,8个月末时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7%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CD4、CD4/CD8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联合化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肺部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将异丙酚持续输注(TIA)与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人工输注方法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爱丽;吴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肾内多普勒血流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病人不同病程、血糖水平肾内血流参数的价值.方法 E saotMegnsGpx超声仪检测90例2型糖尿病病人及正常对照组90例的肾内收缩期Vs、舒张期Vd和肾内各分支动脉的阻力指数RI的血流参数.结果 对照组(Ⅰ组)与1-5年组(Ⅱ组)、6~10年组(Ⅲ组)、≥11年组(Ⅳ组)Vs、Vd、RI流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肾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测定提示诊断和预测早期肾损害的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

    作者:俞来云;邢玲玲;王伟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单侧外固定器骨针松动的防治进展

    外固定器(External fixation)是一种运用便捷、简单、创伤小的骨科外固定治疗技术,具有大限度的保护骨膜和软组织的血运、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可同时作肢体延长,可以提供轴向加压和一定的抗旋转应力作用;便于处理合并伤及术后护理等;适用于不宜作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尤其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四肢骨折,暂时紧急处理等情况,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曾宇晴;朱杭;成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型中间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重型IMS常出现呼吸肌麻痹和/或上气道通气障碍,导致呼吸衰竭,若不及时处理,常成为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作者:毛敏杰;方堃;周爱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是一种先天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处理不当常会造成术后复发,作者对本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6月手术的97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舌管瘘术后复发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作者:陈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的多脏器损害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病死率较高.

    作者:吴健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发作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病情缓慢进行性发展,呼吸功能不断减退,终导致呼吸衰竭,并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引起急性发作.

    作者:熊永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钢板髓内钉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为探讨钢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内固定对于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差异,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60例患者随机采用两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孟勇;滕晓;夏宁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妇女血脂的变化特点

    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特殊的生理需要,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引起生化指标改变,特别是血脂和脂蛋白,致使孕妇易引发高脂血症,身体肥胖.

    作者:胡晓燕;潘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地西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多的一种安全、长效、便捷、可逆而经济的避孕工具,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余年,70~80年代选用的妇女,现均已步入绝经期,在取IUD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者:杨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意念研究

    安康医院作为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主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其性质决定收治的大部分对象具有住院周期长,出院难度大的特点,给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者:赵丰戎;方华琴;孙连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UARE不同分为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N组,51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Mi组,25例),糖尿病大量白蛋白尿组(Ma组,14例),并且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C组,30例),用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其HRV,检测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 (1)糖尿病各组的全程内相邻正常窦性心率R-R问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sDAN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Mi组显著低于N组,Ma组明显低于Mi组(P<0.05).(2)N组和Mi组的全程内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相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但Ma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自主神经损害加重.

    作者:陈越;潘文志;钟一红;丁小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固定在浮肩损伤中的应用

    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文献报告为0.2%~1%[1].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被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y,FSI),可导致肩关节功能紊乱[2].

    作者:高志朝;郑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