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钢板接骨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郑艳峰;卢奇;朱家骏;柴益民

关键词:微创钢板接骨术, 肱骨近端骨折, 现报道如下, 良好疗效, 治疗
摘要: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利用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a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27例临床分析

    作者收集了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住院的、成人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1~78岁.病程6d~3个月.农民12例,其中家禽和家畜饲养员5例;外地务工人员9例;城镇居民6例.

    作者:何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脑卒中是致残和社会劳动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且复发率很高.在众多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中,高血压是危险的而且是必须控制的一种常见病.血压水平及脉压与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已有报道[1,2].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脉压指数(PPI)这一概念,认为PPI可以用于评价血管硬化程度[3].作者通过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分析,探讨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梗死再发的关系.

    作者:黄书攀;童海光;郭志坚;肖文;苏友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型肝炎34例

    作者对34例重型肝炎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前列地尔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67例重型肝炎均为本科住院患者.符合200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治疗组34例为2004年11月至2006年7月住院患者,男30例,女4例.

    作者:汪小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逍遥丸治疗利培酮口服液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女性,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增高对大脑和其他器官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包括溢乳、月经减少、闭经、不规律排卵或不排卵而不孕、性功能失调、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是常用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口服液是其一种剂型.临床上发现有些女性患者在应用利培酮口服液后出现溢乳闭经等现象.有资料表明利培酮可导致血清PRL增高[1],影响患者的健康、自我体验和服药依从性,因此作者应用方便、副作用少的中成药逍遥丸治疗利培酮口服液导致的高血清催乳素血症并观察其疗效.

    作者:李晓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室夜班护士安全问题探讨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将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2].本院自2004年7月搬迁至全新洁净手术室,手术间扩至14间,设上下二层.手术场所的扩大,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夜间,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急诊手术有时又很多,人员进出复杂、频繁.如何做好夜间安全管理,作者自身认知作一叙述.

    作者:翁冬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初始耐药监测

    近年来,结核病流行又呈持续上升趋势,结核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天然耐药株的产生是主要原因之一.结核菌初始耐药趋势可以反映某一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掌握嘉兴市肺结核病初始耐药情况,作者对181例新发现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史文;方宏安;宋秀兰;丁曙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附28例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急诊,以中青年多见,老年人发病率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老年人自发性SAH与年青人发生的SAH临床上有些不同;其症状也不典型,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本院及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1998至2005年作者工作期间)1998年9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老年人自发性SAH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氨基甙类药物玫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不良反应2例

    氨基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耳毒性、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低血压、呼吸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肾毒性、过敏反应、周围神经炎、头痛等[1].目前国内尚未见静脉滴注氨基甙类药物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致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连保;李碧磊;张春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其恶性程度极高,对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均不敏感,仍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6].作者收集杭州钢铁厂职工医院、天津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临床及病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黎阳;范嫏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临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多由运动、冷空气、气候变化或由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易误诊或漏诊[1].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2005年4月至2007年3月本院收治的35例CAV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汪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种血液净化对血清PIH和β2-MG的清除效果观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完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与透析相关的慢性并发症逐年上升.常见的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有效的清除体内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于防治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对三种血液净化技术对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清除能力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吴峰芬;蔡建伟;毛文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评价

    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采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提高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检出率,使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璟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1例

    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病例非常少见[1],作者于2007年6月收治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突发胸痛4h入院.有长期吸烟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前4h前突发胸痛,胸痛呈绞痛,并持续存在,伴全身冷汗和恶心、呕吐.当时测血压90/60mmHg,心电图提示:V1-4、V3R、V4R、V5R ST段抬高,Q波形成(图1).心肌生化指标: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均阳性、肌酸激酶2500U/L,诊断急性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收入院.即急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提示:单一冠状动脉畸形,右冠起源于前降支中段,前降支近端可见一80%狭窄,长约15mm.前降支及右冠血流TLM Ⅰ~Ⅱ级,可见回旋支到右冠脉及前降支的逆向血流(图2~3).故在前降支近端植入Firebird3.5×23支架一枚,释放压力14atm,术后未见明显残余狭窄,血流恢复正常,胸痛消失,未见心力衰竭征象.4d后出院.

    作者:吴连拼;杨鹏麟;林加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B超引导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用于绝经后取环146例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节育措施,一般应在绝经后1年内取器.农村妇女因缺乏医学知识,惧怕取器疼痛及经济、交通不便利等原因,常绝经后未予取出.为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器率,作者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下乡服务时采用B超引导、米索前列醇阴道内置入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146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娇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CRP变化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临床上常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1].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CRP值较低,有时可升高[2].作者通过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CRP的检测,旨在了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CRP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好妹;陈益平;李伟;何时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在I临床中并不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是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近20年来随着对其他固定方法优点的认识,同时减少患儿的骨折治疗时间,直接从成人骨科中引入外固定支架,接骨钢板和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发生骨骺生长异常,钢针感染,外固定护理困难,再骨折等并发症[1].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采用弹性髓内针(TE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英;徐杰;张永进;王维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宫内外同时妊娠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连续发现的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行超声检查时发现6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患者,年龄24~27岁.其中有停经史4例,停经时间35~68d;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

    作者:胡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5例Barrett食管临床病理分析

    Barrett食管(BE)指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一种改变.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作者回顾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45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君红;张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是由围生期的脑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流减少是引发窒息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引发脑血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作者观察了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的40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并设立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益伟;王晓;毛旭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36例食管乳头状瘤的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乳头状瘤(EP)的l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6例口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结果 (1)EP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2)内镜下病变主要位于中下段并且与食管炎相关,易被误诊为息肉及白斑.(3)治疗后15例患者随访3个月正常,11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2年后在原来不同部位再发EP.结论 (1)EP是否并发临近脏器肿瘤有待进一步研究.(2)黏膜慢性炎在EP发病中起一定作用.(3)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EP的发病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4)EP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基因相关也值得关注.

    作者:朱伟青;苏慧;陈芝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