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床子素对生殖系统损伤小鼠血清睾酮和AR表达的影响

谢金鲜;王乃平;李萍;李上球;袁娟丽;黎为能

关键词:蛇床子素, 睾酮, 雄激素受体, 小鼠,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环磷酰胺致生殖系统损伤雄性小鼠血清睾酮和睾丸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环磷酰胺致生殖系统损伤雄性小鼠模型,灌胃蛇床子素20天后,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R含量,计算性器官脏器系数.结果:蛇床子素高剂量可显著升高环磷酰胺致生殖系统损伤雄性小鼠血清中睾酮的含量(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剂量可增加睾丸肌样细胞AR阳性细胞表达百分率,高、低剂量可增加精液囊的脏器系数.结论:蛇床子素可升高环磷酰胺致生殖系统损伤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的降低;增强睾丸肌样细胞AR的表达.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60例、针刺对照组60例和针刺加药敷组60例,疗程均为40天.结果: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0.00%和95.00%,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90.91%和96.55%,总体疗效差异具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P<0.05).但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的疗效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贤刚;钟渠;吴俊;杨闯;杨丽霞;杨作英;罗洪顺;许明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探析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查阅现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从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之一定规律性病理变化及证候表现特点,认为湿热、瘀血、气虚是三大主因,湿热毒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慢性前列腺炎三大主要病理变化,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主法.

    作者:崔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性癫痫临床治疗对比观察200例

    外伤性癫痫(posttrarnatic epilepsy)是颅脑外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外伤事件的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自1998-2006年对此类外伤性癫痫采用安脑他宁治疗并与苯妥英钠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志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电针阳陵泉对脑梗死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对实验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依据Nagasawa氏改良方法造模,假手术组、模型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模拟针刺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成功3天后给予电针针刺治疗.治疗6天后检测大鼠H-反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右侧(瘫痪侧)H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H波潜伏期接近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反射恢复曲线的H/M值随S1和S2刺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升高,高达到(2.3±0.597),是正常组的3倍以上;电针组H/M值高仅为(1.09±0.307),略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降低脑梗死后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作者:金荣疆;朱天民;罗荣;郑重;杨红;冯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HIFU合中药对胰腺癌镇痛疗效及临床受益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对胰腺癌患者镇痛作用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群体队列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胰腺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1例接受HIFU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结果:观察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53.3%,P<0.01;观察组临床受益率74.2%,对照组33.3%,P<0.01.提示:高能聚焦热疗联合中药消积止痛散能加强对胰腺癌的镇痛作用,提高临床受益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瑾碧;葛信国;王缨;孙文辉;曹杰;周俭;蒋小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制定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得脑动脉硬化症四诊资料,按照预先设定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对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进行辨证,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433例患者证候数为55个,单个证候5个;2个单证的复合证候13个;3个单证组合的复证19个;4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11个;5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6个.涵盖85%总病例数的证候分型包括如下22种:气滞气虚阴虚、气虚、气虚阴虚、气滞气虚阴虚热火、气滞气虚、气虚痰湿、气虚阳虚、气滞、气滞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气滞气虚阳虚、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阴虚、气滞阴虚热火、气虚痰湿阳虚、气虚痰湿阴虚、痰湿、气滞气虚血瘀阴虚、气虚血瘀阴虚、气滞痰湿、气滞气虚热火、气滞气虚痰湿阳虚等证型.具有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的证候组合规律.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

    作者:吴相春;吴以岭;贾振华;高怀林;谷春华;袁国强;魏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轻中度痰瘀阻痹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研究

    目的:通过化痰通络法与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化痰通络法治疗PS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PSD患者在使用治疗脑卒中基础疾病的药物的同时,随机分为试验组(化痰通络汤组)和对照组(路优泰组).试验组口服化痰通络汤,对照组口服路优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进行1次抑郁状态问卷(D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改良的爱丁堡-斯堪地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等量表的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显效率为29.63%,总有效率为74.07%.两组药物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定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檀;王健;孙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控制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结果:对本品处方中的7味药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论:该实验方法能有效控制血府逐瘀丸产品的质量.

    作者:赵明杰;勾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微创配合清开灵血塞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微创穿刺术配合清开灵、血塞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通过头颅CT检查确诊的急性脑出血11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创穿刺术和清开灵、血塞通静脉滴注;对照组58例,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2组均以12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第2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总显效率达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总显效率为51.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运用微创穿刺术配合清开灵、血塞通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王新民;王琦;李友仁;周新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二味中草药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二味中草药(六月雪、黄花倒水莲)对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无水乙醇法、阿司匹林法、水浸应激法和利血平法制备小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测定药后胃黏膜损伤面积.结果:二味中草药对四种胃黏膜损伤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二味中草药对实验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范小娜;李洪亮;肖海;曾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诱导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研究现状与探讨

    中药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从中药复方制剂、单味药、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含药血清四方面分析其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探讨和展望.

    作者:胡向阳;张荣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中干预过度现象

    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常常用药不当出现干预过度现象,笔者曾经在辽宁中医杂志撰文论述过.但近年来在肿瘤专科治疗实践中,发现该类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肿瘤治疗有其特殊性,所以笔者单独撰文加以阐述.从中医理论、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中药的治则和药性,再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加以论述,终阐明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正确方法.就是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及药物,既收到满意疗效,又将药物副作用降到低.可供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借鉴.

    作者:谢仁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及肾功能.结果:治疗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有较好疗效.

    作者:詹继红;王松;王映林;顾尽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泽丹汤治疗湿瘀型慢性盆腔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利湿化瘀药组成的利湿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并以中药妇乐冲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及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0.00%、36.67%;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使异常升高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全身及盆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盆腔炎性分泌物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谷风;宋卓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碇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灵颗粒配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溃结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活动期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溃结灵+SASP)和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以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病变、主要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观测肠黏膜组织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及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免疫指标T、B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肠黏膜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症状方面,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方面较对照组作用明显(P<0.01,P<0.05).而对于改善脓血便、黏液便症状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5,P<0.01).对于细胞脱颗粒,治疗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B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总T细胞和Ts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疗前疗后对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溃结灵配合柳氮磺胺吡啶有确切的治疗UC的作用,效果显著,这可能与它能减轻炎症、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常东;劳绍贤;樊亚巍;陶永胜;朱圣鹰;张东坡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正畸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牙得安牌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0名正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牙得安、对照组使用普通牙膏,检测其刷牙前和刷牙后1个月的临床牙周指数(PLI、BI、PD).结果:①经秩和检验试验组临床牙周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②经配对t检验试验组的临床牙周指数要明显好于试验前.结论: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控制正畸患者的牙龈炎症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永忠;卢利;胡渝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归律汤治疗室性早搏合并心力衰竭或/和陈旧性心梗50例

    目的:观察归律汤对室性期前收缩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Ⅱ~Ⅴ级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或/和陈旧性心梗、心功能Ⅰ~Ⅲ级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归律汤结合西药组(简称治疗组,50例)和西药组(简称对照组,50例)对室性早搏合并心力衰竭或/和陈旧性心梗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射血分数(EF)、左心室终末舒张容积(LVEDV)]及室性早搏(Lown分级法)各级例数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则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室性早搏各级例数的分布较对照组室性早搏各级例数的分布有好的转化.结果:归律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性心律失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或/和陈旧性心梗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标,并使室性早搏各级例数向好的一级转变.

    作者:田波;张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述《幼幼集成》电子版整理的必要

    《幼幼集成》是清代儿科名著,对儿科临床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自身诸多因素影响,目前诸书的使用率明显下降,故有必要对该书实现电子化管理.

    作者:阎琪;丛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对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和现状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挖掘、创新诊法,促进诊法客观化,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和建立准确、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诊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观点.

    作者:陈群;修宗昌;武哲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药对老年性痴呆认识和防治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Alzheimer'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isease,VD)、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肿瘤、心脏病、脑中风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故研究和探求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

    作者:邓家刚;郝二伟;范丽丽;覃骊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