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清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抽胸水加抗痨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大多数学者主张在抗痨前提下同时加用激素[1],但治疗中起始剂量、减量时间、副反应等详细报道较少.本文收集近几年治疗中用激素与不用激素的胸膜炎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焦小玲;刘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主要有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等方法,对于不稳定性气胸、反复发作性气胸以及张力性交通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之一,而且常采用专用的硅胶管或外科胸腔引流管[1].胸腔闭式引流尽管疗效高,但是用硅胶管引流创伤较大,易于发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为此,作者自2004年3月起探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已治疗自发性气胸2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秋雁;舒彩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琴;章彤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胎或发生严重的新生儿并发症,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1],是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有些胎儿虽然经抢救存活但遗留严重脑损害症状.急性胎儿窘迫74.9%~98.2%发生在分娩期[2],因此,及时诊治胎儿窘迫也是围产保健的重要一环.本科采用内给氧剂超声晶氧联合碳酸氢钠治疗胎儿窘迫,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云华;费小阳;应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在控制狼疮性肾炎(LN)活动和防止进入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虽然有效,但只能是部分患者,而且缓解后经常有复发,另一些患者无效,后仍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为狼疮性肾炎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回顾性分析22例复发性或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在治疗前后两次肾活检的病理类型及相关因素,试探讨其内在的病理机制和预后.
作者:李涯松;杨程德;马红珍;宋欣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定位及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手术及病理明确病因的31例小肠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31例术前均经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而行核素显像检查.先行99mTcO 4显像,阴性者再行99mTc-RBC 显像,腹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为阳性.结果 31例小肠出血患儿Meckel憩室15例(占48.39%)、小肠重复畸形7例(占22.58%).31例患儿99mTcO-4显像阳性17例,其中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6例;99mTcO-4阴性14例,99mTC-RBC显像阳性9例,其中4例Meckel中有1例病理发现异常胃黏膜.1例Meckcl憩室99mTcO-4显像对异位胃黏膜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75%、86.67%,阳性结果时预期值71.43%;99mTcO-4显像对儿童小肠出血的检出率为54.84%,联合99mTc-RBC显像后检出率增至83.87%.结论 核素显像对小儿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彰;陈桧平;卢华君;黄爱芬;胡伟国;徐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幼儿急疹可引起腹泻、肺炎、良性颅内压增高、惊厥等并发症.本科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收治51例幼儿急疹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顾建月;姚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常合并骨盆和其它部位损伤.据报道,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为22%~60%[1].骨盆稳定性决定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往采用骶骨棒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因过度压缩加重骶神经损害.本院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GSS系统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徐跃根;刘师良;杨亚东;吴可沁;沈卫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14例,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8例,室颤(VF)5例(2例由TdP转化而来),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结果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8例TdP和1例VT的治愈率100%,5例VF的治愈率40%,死亡3例.结论 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陈晓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经常合并有血糖增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可明确其为应激性升高抑或原有糖尿病所致.本文前瞻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9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血糖增高患者HbA1c高低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茅利玉;王宇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甲巯咪唑是临床常用的抗甲亢药物,常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及皮疹,少见的副作用有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脱发等.赛治系德国默克医药公司生产的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商品名:赛治,5mg/片,50片/盒),在本院投入使用近二年,常见副作用与国产的甲巯咪唑相似,但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未见有报道.现将赛治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出现呼吸困难3例作一报道.
作者:章海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生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现代医学揭示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机体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体液因子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的心室重构过程,其中部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直接影响着 CHF患者的进展和预后.作者测定132例 CHF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瘦素(LEP)和胰岛素(IS)水平,探讨其在 CHF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作者:卢益中;季乃军;陈东海;梅益斌;童丽军;胡昌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肿瘤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外科手术、肠道减压技术及抗生素的发展,对右半结肠梗阻行右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已予肯定,但对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处理至今仍有争议[1~3].现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74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合理的处理方法.
作者:韩文兰;詹利永;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室出血铸型是危害性较大的急症之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此病,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作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中一侧为Ommaya)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群;张志杰;徐伟;陈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全麻术毕时吸痰、拔管等刺激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脑血管意外.为防止副反应发生,目前多主张使用静脉催眠药、镇痛药及降压药物如艾司洛尔等[1],但这延长了麻醉恢复期,且增加治疗费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患者术毕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
作者:邵雪泉;杨淑芬;殷萍;郑丽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科自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通过对58例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炎患者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汤治民;高继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胃隆起性病变应用单纯的内镜或体表超声检查均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而超声内镜(EUS)同时具有胃镜和超声的优点,在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中有独特的价值,并能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就EUS检查146例作一分析报告.
作者:毛鑫礼;林敏华;邓燕勇;叶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部分城市,它已成为妇女首位恶性肿瘤.现收集本院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癌,对其高频乳腺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占鸣;徐亦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腹部损伤中,十二指肠损伤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危重,往往伴有肾脏、胰腺等脏器的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现将本院1999年9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12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CT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风云;刘回耀;林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系指胫骨内髁骨折、双髁骨折及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 一般指SchatzkerⅣ、Ⅴ、Ⅵ型骨折.此类病人多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在治疗上较为棘手.本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28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邵强;方志祥;蔡飞龙;曾兵;王勇刚;孙罡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