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球;周毅;周敏
盆腔包裹性积液亦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或盆腔腹膜囊肿,多继发于盆腹部手术或盆腔炎症[1].除妇科检查发现盆腔肿块外,超声检查是盆腔包裹性积液佳诊断方法.目前随着妇女盆腔炎的急剧上升及妇科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增加,本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病程迁延难愈、治愈难度大的特点.现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于B超引导穿刺下治疗21例,行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和中药保守治疗30例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金小英;周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在诊断、治疗上,虽有许多方法,而妇科内窥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不孕症检查、诊断、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对13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慧琴;章彤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IPL)是一种少见的肝内良性肿瘤样病变,早由Pack和Bakr于1953年报道[1],至2002年文献报道的病例不超过100例[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年12月至2006年1月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IPL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臧国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食管穿孔病情常较危重,治疗措施不当可引起死亡.本科1984年5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各种食管穿孔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苗;周志有;施亚明;夏银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94年至2004年,本科采用骨膜移植手术治疗髌骨软化症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共38膝,其中男6例7膝,女28例31膝;4例系髌骨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形成软骨的缺损与退变.均有膝关节疼痛,一般平地走路症状不明显,上下楼、下蹲起立或走远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气候变化可加重病情;膝关节可有肿胀积液、髌骨研磨痛、磨擦音、磨擦感,压痛点多在髌骨下及髌韧带两侧.X线片上一般无明显改变,屈膝30°~35°膝关节轴位片显示髌骨半脱位或倾斜18°,晚期可见髌骨退行性改变.
作者:张宏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也日趋增加.老年人血管条件差和术后配合不当是造成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本院1997年8月至2005年8月,对老年血透患者21例采用延长内瘘成熟期12~16周,期间可以使用长期血透置管过渡,效果满意.现重点就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寿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占世界人口5%约3.5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者[1],在东南亚、中国和非洲流行率高达10%[2].HBV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肝炎,终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PHC)[3].近年来,乙肝预防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主要方法[2]:(1)α-干扰素;(2)抗病毒剂(核苷类似物);(3)免疫调节疗法(包括非HBV特异性的胸腺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左旋咪唑和HBV特异性的Pres或S多肽疫苗、DNA疫苗、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抗原决定部位疫苗).其中,拉米夫啶(lamivudine)是具有强大抑制病毒复制作用的新一代核苷类药物,继用于治疗HIV后,我国又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林峰;曾爱平;杨宁敏;颜鸣鹤;杨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手术视野过小是方型脸改型术口内径路下颌骨截骨的立体空间位置,本院自2004年1月至12月对23例方脸改型术采用内窥镜辅助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金新红;魏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类少见的起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收集本院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8例,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邹建勋;陈旭高;叶叔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脑室出血铸型是危害性较大的急症之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此病,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作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中一侧为Ommaya)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群;张志杰;徐伟;陈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高脂血症、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及不孕等,是无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1].二甲双胍联合氯米芬(CC)治疗胰岛素抵抗的PCOS不孕患者已取得良好效果,但临床上仍有相当部分的患者表现为CC治疗无反应.本观察在于为探讨他莫西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伴CC抵抗PCOS的作用.
作者:李彩球;周毅;周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肾衰竭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30d.结果 治疗组患者少尿期、多尿期的持续时间、血肌酐恢复时间、尿渗透压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尿NAG 酶明显降低(P<0.05),组间对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疗效更好.
作者:孟小芹;陈德君;沈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上腺疾病,随着医学影象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病的检出率也逐渐增高.本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育忠;顾海青;杨跃峰;殳家跃;阮礼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当重要.为寻找一种简单、易操作且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来了解心血管疾病发性情况,作者对370例老年患者进行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荣土;倪建芳;周立英;金珏;洪乐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于生育年龄,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选用抗菌活性强、作用迅速、副作用少的抗菌药物十分必要.本院于2003至2004年,应用奈替米星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莲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全麻结束拔管以后,少数病例因分泌物清除不干净而引起阻塞性通气困难.本院1997年10月至2005年6月,共有12例患者发生此类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理仁;方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1].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慧访;钱海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小儿原发肾肿瘤以肾母细胞瘤常见,肾癌较少见,约占儿童肾恶性肿瘤7%以下[1].本院1982年至2002年2月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肾肿瘤66例.其中肾母细胞瘤51例,肾癌8例,现对这肾癌8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爱和;张浩川;陈聪德;陈肖鸣;李仲荣;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胆漏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为0.5%~2.4%[1].一旦发生胆漏,患者可出现腹痛、黄疸、发热,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临床上尽可能早期发现胆漏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缩短胆漏时间、促进漏口早日愈合显得尤为重要.现对1995至2005年本院收治的 46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护理措施作一报告.
作者:金如燕;王笑微;章赛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静注曲马多于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对60例LC术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超前镇痛.60例随机分成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R)、静脉注射曲马多(T)、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R+T)三组,各20例,观察三组术后2、4、6、8、12、24、48h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术后2、4、6h内R+T组VAS评分低于R、T组(P<0.05).Ramsay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0~6h内R+T组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于R、T组(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可有效用于靶控瑞芬太尼下LC术患者的超前镇痛.
作者:吴城;肖旺频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