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阳;徐艳
脂肪性肝病(FID)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及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及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脂肪肝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作者2002年至2006年自拟中药郑氏脂肝煎治疗脂肪性肝病4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可飞;陈孟峰;倪炼;胡晚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结合放疗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6例脊椎溶骨性转移瘤患者共8个椎体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经皮椎体穿刺,椎进~特殊高压球囊,扩张形成一小空腔,注入聚醛丙烯酯填充;手术2周后,应用局部放疗外照射.结果 6例(8个椎体)一次性穿刺、灌注均成功,CT显示灌注剂充填满意,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后随访3~22个月,1例死亡,余5例腰背部活动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安全可行,方法简单,术后立即缓解疼痛,结合放疗,效果满意.
作者:徐跃根;杨亚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作者将本院ICU 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符合条件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赟华;陈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为关节内骨折,且多为粉碎性骨折,约占成人肘部骨折的10%~15%.此类骨折损伤严重,治疗困难,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严重后遗症.自2003年至今,作者采用肱骨远端Y型解剖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般认为,从正常胃黏膜到发生癌变,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几个阶段,但癌前变化在何种状态下发生癌变,目前尚无客观标准.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发现胃黏膜细胞从正常到癌变过程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Hp感染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初探胃黏膜病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所起的作用.
作者:莫耘松;孙晓珍;张桂珍;徐利军;杨巧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本科对面部痤疮后遗瘢痕、手术后瘢痕、外伤后瘢痕共55例进行了微晶磨削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其中男10例,女45例,年龄8~38岁(平均25.5岁);面部痤疮后瘢痕30例,面部手术后瘢痕10例,面部外伤后瘢痕15例.
作者:林一奇;陈海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盐酸氯普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酯类局部麻醉药.本文以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对照(理论应与普鲁卡因对照,但普鲁卡因不用于硬膜外麻醉),就其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无心肺疾患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40例,年龄20~3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氯普卡因组(A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B组),各20例.两组病人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夏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常见,发病急,治疗棘手,预后差.近5年来,本科手术治疗30例,现作一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51.5岁).肝癌的诊断,依据病理学确诊15例,其余依据影像学和AFP诊断.合并肝硬化20例,其中15例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凝血酶原时间有不同程度延长(平均17.8s).肿瘤部位:右肝20例,左肝10例.肿瘤大小:直径3~15 cm(平均7.5 cm).临床表现:上腹部剧烈疼痛25例;腹膜刺激症状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16例.实验室检查:AFP>500 ng/ml(放免法)21例,血红蛋白<100 g/L 22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性液体22例;B超、CT检查发现肝癌破裂出血15例.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12例,采用输血、输液及止血剂等对症治疗,原因是病情危重,不宜或拒绝手术治疗,其中1例存活30 d,其余均在短期内死亡;手术治疗18例,采用局部填塞压迫止血5例、肝动脉结扎6例、肝动脉置皮下植入式输药泵5例、出血部位局部切除2例,其中7例存活3个月以上,长1例生存12个月.
作者:应荣培;密雷;陈贵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Lutembacher's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少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文献对本病少有报道.本科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诊断此病5例,并行房缺损修补和二尖瓣置换,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付云;谢德耀;林超西;郑亮承;蒋成榜;孙成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优生优育在计划生育中占突出位置.作者应用B超诊断胎儿多发畸形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病例1 孕妇28岁,农民,孕1产025孕周.夫妇健康,非近亲婚配,孕期无殊,夫妻双方家庭均无遗传病史.孕24周超声显示:左足内翻(图2)、左手腕极度屈曲不能伸直,径腓骨可见、心尖指向右侧胸腔(图1),羊水指数24 cm.余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宫内孕单活胎;(2)胎儿多发畸形(右位心、左爪形手、左侧足内翻);(3)羊水过多.孕妇要求终止妊娠.引产一死胎,外观体征与超声相符(图3).解剖心脏位于右侧与超声相符.
作者:方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15%[1],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由于其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有较大影响,在临床上为妇产科医师所重视.为探讨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早破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现将本院312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芬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层螺旋CT(MSCT)由于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和有多种后处理能力,从而使CT血管造影术(CTA)真正得以实现,特别是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现分析本院2004年11月至2006年4月22例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疾病或颅内肿瘤患者,用MSCT作CTA检查,并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以评价CTA技术在颅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艺君;周杰;黄求理;王亮亮;孙磊;姜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大肠出血是指盲肠、结肠和直肠出血,在临床上是常见疾病.2000年6月至2006年4月,本科收治中年人大肠出血,207例均经电子肠镜检查.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7例,其中男146例,女61例,年龄35~59岁(平均48.7岁),病程1 d~5年,均为显性出血,鲜血、果酱色及脓血便;肛裂、痔疮出血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大肠出血的病例已剔除.
作者:柳茂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肿瘤病人放化疗过程中所引起的口腔并发症比较常见.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科收治放化疗病人458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1310例,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583例,其中男2650例,女1933例,年龄7~82岁(平均49岁),病种为食管癌、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脑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3420例,放疗1163例.出现口腔并发症有1310例,其中放疗病人422例、化疗病人888例;口腔出血508例,口腔干燥症300例,口腔溃疡或伴感染502例.根据不同并发症,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除1例白血病病人因年老体弱,死于严重感染,其余1309例口腔并发症均在1~7 d内愈合.
作者:章哲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甚至其他系统疾病终末期的共同转归.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心衰患者肾功能损害和贫血较为常见,微量蛋白(MA)和血红蛋白(Hb)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本文研究心衰患者MA及Hb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峰华;方铁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EVLT)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89例共95条肢体单纯激光治疗或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1)单纯激光治疗;(2)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3)激光治疗结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4)激光治疗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5)激光治疗结合硬化剂注射.结果 3例(3.4%)局部复发经再次激光治愈,其余病例均一次治疗闭塞,随访1~24个月(平均7.8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EVL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静脉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可以进一步拓宽其手术适应证并提高疗效.
作者:卢永明;郑永华;赵文军;朱乃标;虞哲科;董米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儿童乳牙对将来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恒牙列的形成都有重耍意义,因此乳牙的牙髓治疗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氢氧化钙作为乳牙根管消毒剂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4~8岁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儿童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乳前牙12例,乳磨牙48例,X线均显示根尖区大小不等的透亮区.
作者:姚征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的病理改变大多属不可逆,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效果不理想.根据近10年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氧疗(LTOT)是COPD缓解期治疗的一场革命.LTOT在欧美国家开展较为普遍,受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的我国仍未得到COPD患者的普遍接受.目前认为在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PaO2)<55 mmHg(7.3 kPa)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的COPD患者,以及有明确夜间低氧血症和运动性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均是LTOT的指征.作者就LTOT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张继礼;周华娟;刘明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颅内压(ICP)是神经外科临床中一项重要指标,对颅脑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颅内压监护可动态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2002年10月至2006年3月,本科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阮立新;李新崇;黄其川;林来鹏;吴道武;李先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拇手指末节软组织离断伤不乏其例,既往均未与再植,主要是因为再植难度大.随着患方要求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2002至2006年本院再植6例,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群;陈四木;付悦渊;吴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