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分析

周晓明;黄艾茜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并发心脏损害, 自然疫源性疾病, 多器官损害, 临床诊治, 汉坦病毒, 发病原理, 变态反应, 心电图, 多脏器, 传染源, 鼠类, 患者, 感染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感染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理与各型变态反应有关,可出现多脏器、多器官损害[1].本院于1995至2005年共收治EHF患者698例,分析其中心电图异常情况,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33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痛苦少、恢复快等优势应用于临床,随着手术适应证放宽, 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诊断与处理不及时,不仅影响手术疗效,而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现对本院妇产科8年间 33例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如下,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陈洲芳;许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行螺旋CT扫描,结合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患者中,胸腺瘤14例,异位胸腺瘤1例,侵袭性胸腺瘤8例,胸腺类癌2例,胸腺癌2例,胸腺淋巴瘤2例,颈部胸腺囊肿1例. 结论 CT能对良恶性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对部分恶性胸腺肿瘤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能对病理类型作出一定的判断.

    作者:周金柱;段润卿;高燕萍;楼存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感染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理与各型变态反应有关,可出现多脏器、多器官损害[1].本院于1995至2005年共收治EHF患者698例,分析其中心电图异常情况,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作者:周晓明;黄艾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娩痛是产妇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忍受的剧痛,给产妇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有的产妇因惧怕自然分娩,从而使剖宫产率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减轻和消除分娩疼痛,已成为麻醉科和产科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许丽华;徐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人晚发性癫痫18例分析

    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儿童、青少年多见.老年人,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癫痫比较少见.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癫痫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老年人发生癫痫称为继发性、症状性癫痫.由于检查技术水平提高,大多数老年人可以找到病因.

    作者:单利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台州市椒江区农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糖尿病是由多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在中国,2型糖尿病占90% 以上,患病率日趋增高. 作者在2004年6月至2004年11月对台州市椒江区50岁以上3219人进行了糖尿病(DM)及糖调节异常(IGT、IIFG、c-IGT)的患病率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素芬;何斐;洪丽珍;鲍艳芳;潘瑛瑛;张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菌尿的临床分析

    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比例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无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称为无症状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ASB).

    作者:何冬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咪唑斯汀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58例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有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等;此外,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找到明确诱因,治疗比较困难,临床常用抗组胺药物来控制病情,但疗效不佳.

    作者: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胆汁反流的临床探讨

    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恶性淋巴瘤的关系密切[1],但其与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关系不清晰,作者3年来对本院消化内科198 例残胃作HP检测探讨,以了解残胃的HP感染状况与手术方式、胆汁反流、残胃病变的关系.

    作者:陈乾安;陈哉考;王雪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门静脉系统磁共振造影对门脉高压症的应用价值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是近年来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原始图像经大密度投影后,得到类似于X线血管造影的图像.应用于全身多个部位的动脉血管成像.

    作者:吕颖;毛传万;蔡志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脑低级别胶质瘤的神经导航手术治疗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手术切除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对于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的手术治疗作用存在争论.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完全切除可改善预后.

    作者:田达;袁先厚;叶碎林;成力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老年人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中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而低钠血症是其重要的并发症,往往提示心力衰竭进展,如治疗不当,直接影响预后.作者结合70例老年人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机制和防治分析如下.

    作者:吴志坚;吴黎明;王林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曲普瑞林和孕三烯酮的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术后复发一直是妇科医师的烦恼问题. 作者对术后应用曲普瑞林(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内美通)继续治疗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章骞;高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骨髁异型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于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应用股骨髁异型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复杂(C型)骨折共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35岁.左侧28例 ,右侧13例,双侧2例.

    作者:王辉;毕大卫;马海涛;陈亿民;翟晓军;刘道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手术对比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是保留子宫又保留生育功能的一种手术[1],但是缺点易复发,面临再次手术可能;传统的子宫肌瘤手术方法是开腹剔除术,不仅腹部切口大,而且创伤大,对再次手术带来困难,由于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可反复多次手术,值得推广和开展.

    作者:钟富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60例疗效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主要症状有慢性盆腔疼痛、痛经、性交痛和经期肛门坠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本病尽管已采用了药物和手术等多种治疗,但均未真正起到根除病变的作用,也未取得持久消除症状的结果,作者采用扶正化瘀汤预防EM复发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俞菊红;蒋益群;楼玲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26例男性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对126例男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易感因素,致病菌的感染趋势及其耐药情况,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4月至2005年4月本院收治126例患者. 均为尿培养阳性的男性尿路感染患者,年龄21~89岁,平均(58.3±1.42)岁.

    作者:李惠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十二指肠外瘘的营养支持

    十二指肠外瘘多为手术后并发症[1],处理棘手.随着医疗科技进步,特别是营养支持技术的改进,病死率下降至20%左右[2].作者对本院1998至2005年11例十二指肠外瘘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徐益萍;郑军;胡国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舟山海岛居民256例涎石病临床分析

    作者将本院近15年来诊治的256例涎石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该疾病的成因、有效诊断和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8年8月至2003年6月本科病房和门诊所诊治的本地居民涎石病256例,男164例,女92例;年龄9~78岁.

    作者:陈松军;章功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东莨菪碱纳络酮佐治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1993年3月至2006年3月,作者收治肺性脑病67例,按用药情况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两组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多脏器损害情况及抢救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和合理的抢救措施.

    作者:徐建然;陈笑瑛;陆备军;张信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