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凤鸣;罗成刚;邱雪平;黄一芳;郑芳;魏少忠
目的 研究恶性腹膜间皮瘤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Wilm's瘤基因-1 (WT-1)、PTEN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3年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腹膜间皮瘤3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病变腹膜组织中COX-2、NF-κB、WT-1及PTEN的表达,并分析与年龄、性别、血小板升高、石棉接触、CA125升高、腹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指标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33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COX-2、NF-κB、WT-1及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51.52%、72.73%和21.21%.4项指标与年龄、性别、血小板升高、石棉接触、CA125升高、腹水、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COX-2和NF-κB分别与PTEN呈负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EN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而COX-2与NF-κB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PTEN是影响恶性腹膜间皮瘤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高表达COX-2及NF-κB提示预后不良,PTEN是影响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梁育飞;郑国启;李春英;宋慧;邢荣格;郭忠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XCL12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在乳腺癌转移灶、乳腺癌原发灶及乳腺癌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7例乳腺癌、71例乳腺癌转移灶、10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4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CXCL12的表达和TAMs的浸润情况.结果 CXCL12与TAMs在各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乳腺腺病组为12.5%和7.5%,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组为39%和18%,乳腺癌原发灶组为63.8%和57.5%,乳腺癌转移灶组为78.9%和80.3%,CXCL12与TAMs在各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CXCL12与TAMs的表达分别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原发灶、乳腺癌转移灶TAMs浸润与CXCL12表达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XCL12与TAMs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作者:朱正鹏;杨桂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寻找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的microRNAs.方法 采用Affymetrix miRNA 4.0芯片筛查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组(n=8)和未转移组患者(n=16)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并选择表达差异较大的2种microRNAs,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进行验证.结果 miRNA芯片筛查出两组间有5个microRNA存在差异表达,分别为miR-5585-3p、miR-6735-5p、miR-8073、miR-658和miR-492.且淋巴结转移组均为表达上调,其中以miR-658和miR-492的上调倍数大,分别为4.24和5.43.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658和miR-492组间差异与miRNA芯片筛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iR-658和miR-492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段永恒;周灵丹;高建;林圣;张玲华;谷学英;曾序春;洪文旭;段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MDA-MB-231、SK-BR-3中NRP-1的表达,观察NRP-1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NA3.1-NRP-1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NRP-1表达质粒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株.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P-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CCK-8法、AnnexinⅤ-APC/7-AAD法、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NRP-1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系.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的NR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NRP-1过表达组的细胞较对照组增殖率增加、凋亡率降低、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 NRP-1在乳腺癌发展、浸润、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其凋亡.
作者:张梦瑾;徐杰;王红梅;杜秀平;韩正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Gli抑制剂GANT61诱导人食管鳞癌细胞OE21和KYSE-30凋亡的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10、15 μmol/L)的GANT61处理OE21和KYSE-30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观察GANT61作用于OE21和KYSE-30细胞后对Gli1、Gli2、Fas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mblot显示GANT6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著下调OE21和KYSE-30细胞Gli1、Gli2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Fas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不同浓度GANT61作用24 h后,OE21和KYSE-30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并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E21和KYSE-30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F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GANT61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特异性抑制OE21和KYSE-30细胞中Gli1、Gli2表达从而调节Fas和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雷;杜媛鲲;王林;米源;廖海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细胞癌及癌旁冰冻组织90例,采用亚硫酸氢钠处理结合克隆测序检测ChREBP基因CpG岛内29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31对新鲜冰冻组织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ChREBP基因的5、6、7、14号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在肝细胞癌中显著低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其余CpG位点及整体甲基化在肝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5、18、20、23、26、29号CpG位点在≥50岁年龄组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50岁年龄组(均P<0.05).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3),但与甲基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但这一改变可能不是通过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实现的.
作者:冉凤鸣;罗成刚;邱雪平;黄一芳;郑芳;魏少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NF-κB作为核转录因子调节众多基因的转录活性包括免疫调节、生长调节、肿瘤的发生和细胞的损伤修复.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度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将对NF-κB调节肿瘤细胞放射敏感度的机制及其在放射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黄腾;尹丽;吴婧;顾佳佳;张楠;丁凯;何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率因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各方面治疗的进展而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NSCLC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理想.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来控制、杀灭和清除肿瘤细胞,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的新进展,不仅推动了免疫治疗中非抗原特异性治疗的发展,比如,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还推动了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或者说是疫苗方面的发展,使得免疫治疗成为十分有前景的治疗方式.这里仅对NSCLC的疫苗治疗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钙卫蛋白是一种富含于中性粒细胞的异二聚体蛋白质,它有包括抑制肿瘤生长和微生物繁殖等多种功能.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关注钙卫蛋白与各种肿瘤的关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就钙卫蛋白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回顾.
作者:张若旸;黄立锋;李金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缺氧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缺氧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状况;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缺氧对喉癌Hep-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缺氧后不同时间点HIF-1α、GLUT-1、MMP-2蛋白及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在缺氧条件下(1%O2、5%CO2和94% N2),Hep-2细胞的存活率随缺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随缺氧时间延长,Hep-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随缺氧时间延长,GLUT-1、MM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结论 缺氧环境下,喉癌肿瘤细胞通过上调HIF-1α、GLUT-1、MMP-2的表达,强化其增殖、侵袭、转移的能力,促进喉癌的发展.
作者:邓碧凡;廖敏;邱荣敏;高波;张云桂;马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分子,属于非编码RNA家族成员.circRNA以保守、稳定、特异、高含量为特点,可作为microRNA海绵调控靶miRNA的活性,并参与基因转录和蛋白生成的调控,逐渐成为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的新星.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有望成为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或分子靶向治疗靶点.
作者:郭佳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厦门市居民食管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食管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食管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食管癌死亡率22.49/10万,年均下降1.98%,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3.27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7岁.男性(OR=4.06,95%CI:3.78~4.37)、年龄较大(0R=1.52,95%CI:1.50~1.53)、生活在农村(OR=0.43,95%CI:0.41~0.46)可能是食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厦门市居民食管癌仍保持较高态势,不能放松警惕,应以农村、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食管癌防治工作.
作者:林艺兰;钟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小G蛋白家族成员Rap2a对人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 构建pcDNA3.1-Rap2a质粒,转染入A549和H1299细胞,运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Rap2a对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ap2a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ERK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质粒组相比,转染Rap2a质粒的肺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加,但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无明显变化,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也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p2a过表达后p-Akt473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人Rap2a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可能与Rap2a影响Akt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王秀存;吴金霞;布会敏;杜文琪;裴冬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年至2013年收治的28例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全组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0~89岁,中位年龄53.5岁;肿瘤平均大小为3.3 cm.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率分别为10.7%、10.7%、3%.8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6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8例患者中位随访40月,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4.9%和61%.结论 乳腺伴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发病率低,侵袭性强、受体阳性率低,且治疗后早期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作者:吴梓政;吴楠;赵晶;穆坤;牛海飞;刘俊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Notch和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对人食管腺癌细胞OE33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两条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Notch信号通路阻滞剂DAPT和PI3K/Akt信号通路阻滞剂LY294002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OE33细胞,设置对照组;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OE33细胞中NICD、Hes1、p-Akt、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用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用于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Notchl通路阻滞剂DAPT能减低Notchl通路相关蛋白NICD和Hesl的表达,并能提高p-Akt蛋白的表达;PI3K/Akt通路阻滞剂LY294002不仅使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减低,还能降低Hesl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NICD的蛋白和Hesl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DAPT和LY294002联合处理组的NICD、Hes1、p-Akt的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和单药处理组降低,同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移能力亦明显减弱.各处理组中PTE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 Notch和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在食管腺癌细胞OE33中可能存在串话,同时抑制这两种信号通路能有效的抑制OE33的增殖、侵袭及迁移.
作者:胡丽娜;彭兴春;郭显智;刘慧;龙志国;余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T细胞TIPE2基因表达,体外观察转染T细胞对肺腺癌细胞LA795的免疫杀伤作用.方法 磁珠分选小鼠脾脏T细胞,筛选并验证能有效沉默T淋巴细胞TIPE2基因的siRNA序列,转染48 h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各分组细胞上清液中IFN-γ分泌水平;转染72 h后,观察对比单纯T细胞(空白组)、阴性对照T细胞(阴性对照组)及转染T细胞(实验组)与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共培养时肿瘤杀伤率.结果 我们筛选出一条能有效抑制TIPE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细胞转染率79.63%,蛋白表达抑制率达到79%,转染48 h后,检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组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分别为(678.96±26.91) pg/ml、(401.69±13.67)pg/ml、(387.03±15.14)pg/ml (P<0.001);转染72 h后,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T细胞相比,在不同的效靶比水平(20:1、40:1、80:1),转染T细胞杀瘤活性均更高.当效靶比为80:1时,实验组肿瘤细胞杀伤率达到(47.91±3.25)%.结论 利用特异性siRNA技术能有效沉默TIPE2基因,并促进抗肿瘤活性细胞因子IFN-γ分泌,增强T细胞对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的体外免疫杀伤作用.
作者:聂思瑶;刘波;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