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津相关理论与高原常见病论治

王津慧

关键词:气津相关, 高原常见病, 论治举隅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气和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而高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使人体的气与津液相对不足,这就使一些常见病在高原地区表现出独特的病机特点.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论《黄帝四经》中顺道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的理论奠基之作,大部分篇章形成于战国秦汉之际,其思想受到儒、道、墨等先秦诸子的影响,然而其思想的主要根源为黄老之学.

    作者:战佳阳;李双丽;张志宇;杨英昕;陈珩;赵明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车前子煎煮方法探讨

    车前子因含丰富的粘液质成分,煎药时一直延用纱布包煎,以防糊化粘锅,为了确定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包煎与不包煎的溶出率,笔者做了简单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塞颗粒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健康老年人20例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β、IL-2、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M-CSF、IL-1β、IL-6、IL-8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IL-2明显低于老年人(P<0.01);治疗后,两组GM-CSF、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GM-CSF、IL-1β、IL-6、IL-8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IL-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GM-CSF、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云;程先宽;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四妙汤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54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四妙汤加味治疗慢性渗出性膝关节炎54例,收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方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补肾通脉丸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368例

    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脂蛋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糖尿病脂肪代谢障碍的基本表现是血脂过高,血脂过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在常规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的基础上,采用补肾通脉汤(丸)治疗糖尿病伴发高脂血症,取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雷;林海平;王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方苦参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疮(RAU)包括轻型口疮、腺周口疮及疱疹样口疮,是口腔粘膜中较顽固的慢性病之一.研究有效而低毒的药物是临床的方向.复方苦参油制备工艺合理有效.临床对照治疗总有效率达100%(P<0.05).

    作者:赵干华;王秋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端粒与脾虚关系理论研究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地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与脾虚均与衰老关系密切,中药制剂的实验研究以及自由基学说的研究都表明了端粒与脾虚之间关系密切.端粒与脾虚关系的理论研究对脾虚证实质研究及中医抗衰老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雷;李德新;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姚晶莹临床经验点滴

    姚晶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儿科专家,从医50余年,专攻小儿内科,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擅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儿科诸疾,誉满辽沈,福及子孙.现虽年已古稀,仍求索不止,堪为师表.姚师知识渊博,审证求因,用药灵活,富于创新,强调中医治病整体观念.对儿科呼吸道疾病以养阴扶正为要义,对奇难怪证多从痰瘀湿论治,屡收卓效,笔者跟随姚师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龙旭浩;佟方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合方散论

    近以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治疗某病证报道屡见诸报端,而鲜见有人对发源于1700多年前,由张仲景首创的合方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兹就合方的动机与目的、依据、原则、种类、功效、特点、禁忌七个相关问题做一系统整理,以备研究者参考.

    作者:贾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陈宏珪逐饮法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

    目的:观察逐饮胶囊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以逐饮胶囊口服,每天1次,4~6粒顿服,疗程为48h.结果:逐饮胶囊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显效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3.3%.与治疗前比较,心率由(101±12)bpm减为(88±9)bpm,LVEF由(0.42±0.22)升为(0.61±0.25),并改善症状及体征积分.结论:逐饮胶囊具有快速的攻下逐饮、祛瘀利水作用,对急性、重症或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有一定疗效.

    作者:吴伟;于扬文;李荣;邓少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附子在治疗外感热病中的配伍应用

    外感热病,是感受外邪发病,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证候类型,并有不同程度发热的一类疾病.属祖国医学伤寒、温病范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发热性疾病.

    作者:陈立志;胡新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笔者自1998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年;单侧18例,双侧24例;肿块小3.2cm×2.6cm×2.4cm,大5.3cm×4.9cm×4.6cm.

    作者:张磊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输卵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模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和受孕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炎症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的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妇炎康治疗后,观察用药前后光镜和电镜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并追踪大鼠受孕情况.结果: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能不同程度恢复模型大鼠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提高了受孕率.结论: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混合菌接种法可以成功制作大鼠慢性炎症模型;通络助孕方能改善输卵管结构和功能,从而对大鼠炎性不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广兴;王春田;马宝璋;李文杰;李海波;都广礼;袁家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紫草冰片油在皮肤科的应用

    笔者以紫草冰片油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临床主要症状:病初皮损有丘疹、红斑、水疱等,皮损有糜烂、结痂、抓痕、色素沉着等,自觉症状以痒、灼热、痛为特征.治疗范围为接触性皮炎、尿布皮炎(幼儿尿布浸渍而成)、药物皮炎(指对药物过敏引起的)、婴儿湿疹、急性湿疹、目光性皮炎(由于日光照射引起皮肤红、肿、出水)、带状疱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水痘、虫咬皮炎、Ⅰ度烧伤、放射性烧伤.

    作者:齐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舒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心舒颗粒,由黄芪、葛根、丹参等6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脉益肾等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素为本制剂与功能主治相一致的活性成分之一.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高岩红;王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

    我们这批老中医在解放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但是我们掌握运用得很正规纯熟.且看在解放前开业10年8年现年80岁以上的老中医业务水平就可以证实这点.

    作者:干祖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并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并辨病用药,随证加减,重度采用0.9%氯化钠、10%氯化钾静滴.结果:治疗2个月,显效率为90.9%,临床症状及体征、血钾、T3、T4等均获显著疗效.

    作者:赵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41例

    水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土茯苓汤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小儿水痘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名成;吕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估与高估--现代医学中的误区

    看<新民晚报>低估人体抗力与高估现代医学各种疗法漫画,感触颇深,举3个病例,以证明漫画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者:王益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20例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约为3%~4%.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1989-1998年临床工作中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20例,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