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药的理论奠基之作,大部分篇章形成于战国秦汉之际,其思想受到儒、道、墨等先秦诸子的影响,然而其思想的主要根源为黄老之学.
作者:战佳阳;李双丽;张志宇;杨英昕;陈珩;赵明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姚晶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儿科专家,从医50余年,专攻小儿内科,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擅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儿科诸疾,誉满辽沈,福及子孙.现虽年已古稀,仍求索不止,堪为师表.姚师知识渊博,审证求因,用药灵活,富于创新,强调中医治病整体观念.对儿科呼吸道疾病以养阴扶正为要义,对奇难怪证多从痰瘀湿论治,屡收卓效,笔者跟随姚师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龙旭浩;佟方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以自拟复方苏芪合剂治疗脑血管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组13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CT确诊.治疗方法:脑梗塞101例,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6h)行溶栓治疗,颅内压高者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作者:周安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确诊的尖锐湿疣100例,其中采用中药联合干扰素并外用药物腐蚀剂尤脱欣涂点脱疣治疗50例为综合组,另外单纯涂点三氯醋酸脱疣治疗50例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随访半年无复发;对照组治愈48例,随访半年有24例复发,复发率48%.两组对比,综合组在尖锐湿疣瘤体脱落速度、复发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较单纯局部治疗在瘤体脱落速度、预防宫颈传播、复发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不具备特殊仪器的单位开展治疗,简单价廉,方便易行.
作者:宋雅丽;张雪玉;孔祥芬;王惠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以紫草冰片油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临床主要症状:病初皮损有丘疹、红斑、水疱等,皮损有糜烂、结痂、抓痕、色素沉着等,自觉症状以痒、灼热、痛为特征.治疗范围为接触性皮炎、尿布皮炎(幼儿尿布浸渍而成)、药物皮炎(指对药物过敏引起的)、婴儿湿疹、急性湿疹、目光性皮炎(由于日光照射引起皮肤红、肿、出水)、带状疱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水痘、虫咬皮炎、Ⅰ度烧伤、放射性烧伤.
作者:齐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健康老年人20例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β、IL-2、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M-CSF、IL-1β、IL-6、IL-8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IL-2明显低于老年人(P<0.01);治疗后,两组GM-CSF、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GM-CSF、IL-1β、IL-6、IL-8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IL-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GM-CSF、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云;程先宽;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笔者则从痰浊、血瘀两个方面辨治糖尿病久病.1从痰浊血瘀辨治糖尿病久病的理论依据1.1痰浊是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痰浊导致消渴的发病,过食肥甘导致中焦失于健运,谷反为滞,湿浊内生,阻于络道,影响津液化生及输布,发为消渴.
作者:佟晓哲;叶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针刺内关穴为主).方法:用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主要症状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结论:针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经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刁利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前列腺增生大,多呈慢性过程.此病的治疗方法甚多,但无一特效方案,要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往往很不容易.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树芳;孙永海;林志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治疗组)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对照组)92例,对两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维疗法具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者:杨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探讨中医药治疗内伤头痛,从经络循行角度,气血阴阳虚实等方面,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内伤头痛辨治10法,各示基本方.体现了中医辨治内伤头痛的特点.
作者:曲艳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助孕方对慢性炎症大鼠模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和受孕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用混合菌接种法制作大鼠慢性炎症动物模型,以不同剂量的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妇炎康治疗后,观察用药前后光镜和电镜下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并追踪大鼠受孕情况.结果:通络助孕方和对照药能不同程度恢复模型大鼠输卵管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提高了受孕率.结论: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呈慢性炎症表现,混合菌接种法可以成功制作大鼠慢性炎症模型;通络助孕方能改善输卵管结构和功能,从而对大鼠炎性不孕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广兴;王春田;马宝璋;李文杰;李海波;都广礼;袁家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并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并辨病用药,随证加减,重度采用0.9%氯化钠、10%氯化钾静滴.结果:治疗2个月,显效率为90.9%,临床症状及体征、血钾、T3、T4等均获显著疗效.
作者:赵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以自拟硝黄洗剂治疗肛门瘙痒症8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本组86例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6~16岁29例,27~50岁31例,50岁以上26例;病程3个月~10年.均有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的症状.肛门检查有痔疮、肛裂、肛瘘、结肠炎等原发病的53例,占61.6%,合并肛门皱襞肥厚及苔藓样变,肛周皮肤皲裂22例,占25.6%.
作者:董智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外感热病,是感受外邪发病,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证候类型,并有不同程度发热的一类疾病.属祖国医学伤寒、温病范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发热性疾病.
作者:陈立志;胡新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胃切除后残胃排空障碍又称残胃排空延迟(DGE),发生率约为3%~4%.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1989-1998年临床工作中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20例,取得了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看<新民晚报>低估人体抗力与高估现代医学各种疗法漫画,感触颇深,举3个病例,以证明漫画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者:王益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车前子因含丰富的粘液质成分,煎药时一直延用纱布包煎,以防糊化粘锅,为了确定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包煎与不包煎的溶出率,笔者做了简单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根据中医血水相关理论,拟定活血利水煎为基本方,配用西药以防严重并发症,治疗急性脑梗塞85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组6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活血利水煎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作用.活血利水为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大法.
作者:刘善京;吴学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2年;单侧18例,双侧24例;肿块小3.2cm×2.6cm×2.4cm,大5.3cm×4.9cm×4.6cm.
作者:张磊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