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舒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高岩红;王军

关键词:心舒颗粒,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心舒颗粒,由黄芪、葛根、丹参等6味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脉益肾等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素为本制剂与功能主治相一致的活性成分之一.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医心方》治消渴病方药析义

    探讨整理日本人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有关治疗消渴病的8首成方及多种单味药的用药特点及功能,探讨如何指导目前的糖尿病防治.

    作者:陈仁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

    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背俞治疗.夹脊穴选取胸8~12,先泻后补,配合泻法针刺胃俞、大肠俞、上髎、次髎,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中停用一切药物.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

    作者:张勤良;刘景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陈宏珪逐饮法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

    目的:观察逐饮胶囊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以逐饮胶囊口服,每天1次,4~6粒顿服,疗程为48h.结果:逐饮胶囊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显效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3.3%.与治疗前比较,心率由(101±12)bpm减为(88±9)bpm,LVEF由(0.42±0.22)升为(0.61±0.25),并改善症状及体征积分.结论:逐饮胶囊具有快速的攻下逐饮、祛瘀利水作用,对急性、重症或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有一定疗效.

    作者:吴伟;于扬文;李荣;邓少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95例

    目的:评价三维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187例分为采用三维疗法(治疗组)95例和口服莫沙比利(对照组)92例,对两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7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维疗法具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等特点.

    作者:杨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车前子煎煮方法探讨

    车前子因含丰富的粘液质成分,煎药时一直延用纱布包煎,以防糊化粘锅,为了确定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包煎与不包煎的溶出率,笔者做了简单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内伤头痛辨证治疗10法

    探讨中医药治疗内伤头痛,从经络循行角度,气血阴阳虚实等方面,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内伤头痛辨治10法,各示基本方.体现了中医辨治内伤头痛的特点.

    作者:曲艳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乳宁Ⅱ号方对乳腺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乳宁Ⅱ号方对人乳腺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同位素放免法检测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患者血液中CD+3、CD+4、CD+8、NK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简称PGF1α)水平,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连续服乳宁Ⅱ号方半年,乳腺癌术后患者CD3、CD4阳性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提高,血液中TXB2值及TXB2/PGF1α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乳宁Ⅱ号方能够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况,调整T细胞亚群的平衡,并使TXA2与PGI2的平衡向正常状态回复,有益于肿瘤宿主发生转移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高尚璞;贾喜花;唐汉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辨治糖尿病并发冠心病32例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人伴发或并发的心脏病.其中包括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

    作者:张欣;孙小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50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确诊的尖锐湿疣100例,其中采用中药联合干扰素并外用药物腐蚀剂尤脱欣涂点脱疣治疗50例为综合组,另外单纯涂点三氯醋酸脱疣治疗50例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50例,随访半年无复发;对照组治愈48例,随访半年有24例复发,复发率48%.两组对比,综合组在尖锐湿疣瘤体脱落速度、复发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综合治疗尖锐湿疣,较单纯局部治疗在瘤体脱落速度、预防宫颈传播、复发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不具备特殊仪器的单位开展治疗,简单价廉,方便易行.

    作者:宋雅丽;张雪玉;孔祥芬;王惠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硝黄洗剂治疗肛门瘙痒症86例

    笔者以自拟硝黄洗剂治疗肛门瘙痒症8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本组86例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6~16岁29例,27~50岁31例,50岁以上26例;病程3个月~10年.均有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的症状.肛门检查有痔疮、肛裂、肛瘘、结肠炎等原发病的53例,占61.6%,合并肛门皱襞肥厚及苔藓样变,肛周皮肤皲裂22例,占25.6%.

    作者:董智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词目

    我们这批老中医在解放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但是我们掌握运用得很正规纯熟.且看在解放前开业10年8年现年80岁以上的老中医业务水平就可以证实这点.

    作者:干祖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水痘41例

    水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近年来,笔者以自拟土茯苓汤联合应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小儿水痘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名成;吕文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气津相关理论与高原常见病论治

    中医理论认为,气和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密切.而高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使人体的气与津液相对不足,这就使一些常见病在高原地区表现出独特的病机特点.

    作者:王津慧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大,多呈慢性过程.此病的治疗方法甚多,但无一特效方案,要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往往很不容易.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3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树芳;孙永海;林志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证候病理与基因芯片的信息融合方法前瞻

    探讨了当代信息融合方法引入中医科研前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证候到基因组的各类信息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中医科研中信息融合的运用方法及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王米渠;翁洋;朱允民;丁维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中西医预防和护理

    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危及病人生命.实施临床护理时如能在密切注视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外,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及大便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中西医护理,就能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笔者总结了我科自1995年8月-1998年3月,急性脑血管病33例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苏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塞颗粒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健康老年人20例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β、IL-2、IL-6、IL-8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M-CSF、IL-1β、IL-6、IL-8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IL-2明显低于老年人(P<0.01);治疗后,两组GM-CSF、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IL-2水平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GM-CSF、IL-1β、IL-6、IL-8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IL-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细胞因子分子的变化参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GM-CSF、IL-1β、IL-6、IL-8水平,升高IL-2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素云;程先宽;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端粒与脾虚关系理论研究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地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与脾虚均与衰老关系密切,中药制剂的实验研究以及自由基学说的研究都表明了端粒与脾虚之间关系密切.端粒与脾虚关系的理论研究对脾虚证实质研究及中医抗衰老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陈雷;李德新;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合方散论

    近以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相合治疗某病证报道屡见诸报端,而鲜见有人对发源于1700多年前,由张仲景首创的合方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兹就合方的动机与目的、依据、原则、种类、功效、特点、禁忌七个相关问题做一系统整理,以备研究者参考.

    作者:贾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并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采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并辨病用药,随证加减,重度采用0.9%氯化钠、10%氯化钾静滴.结果:治疗2个月,显效率为90.9%,临床症状及体征、血钾、T3、T4等均获显著疗效.

    作者:赵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