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萍;李月英
肺移植作为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技术在国外已较成熟,本院于2005年7月1日成功地对1例左侧全肺移植患者实施了麻醉,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长顺;邵国丰;仇艳华;潘志浩;沈韦羽;赵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和献血者的健康,献血者血液必须按卫生部颁发的《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血红蛋白、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等项目的检测[1].血红蛋白检测常见的方法为自动血球计数仪和硫酸铜比重法,目前由于采供血机构基本为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模式,自动血球计数仪不能满足这种运行模式,仅少数单采献血者采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红蛋白,大多数情况下常采用硫酸铜比重法检测血红蛋白.硫酸铜方法测定血比重由于受方法本身的限制,影响因素多,因此检测存在一定的偏差,需寻找一种更适合的方法来检测血红蛋白[2].作者调查了便携仪测定献血者血红蛋白的情况,探讨其作为献血者血红蛋白初筛检验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寿杏云;祝宏;朱发明;李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和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保护组),每组10只,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30min松开结扎线恢复灌流时及灌注后0.5、1、2、4、6h采血,测定ET-1含量,在6h后分别取缺血部位的心肌标本,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5~1h ET-1含量明显高于结扎前(P<0.05或P<0.01);纳洛酮保护组ET-1含量均显著低于结扎前(P<0.05或P<0.01).超微结构改变: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部分心肌纤维呈收缩状态,大部分肌原纤维局灶性溶解、断裂,核周水肿;纳洛酮保护组,肌原纤维结构较清晰,排列整齐,未见明显断裂,肌原纤维收缩状态缓解,线粒体水肿减轻,胞浆轻度水肿.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ET-1的合成和分泌,减轻ET-1对血管和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作者:余方宇;卢中秋;陈醒言;王明山;胡国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国内学者陆续报道[1,2],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简便、高效、安全的方法.作者自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对所作介入治疗的169例输卵管阻塞病例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抗原表达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分型情况.结果(1)10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主要表达CD13、CD33、HLA-DR、CD34和CD117抗原,26.9%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2)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主要表达HLA-DR、CD10、CD19、CD34和CD7.40%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结论本方法能直接准确的反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的免疫学分型,有利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作者:杨天新;黄强;孙酬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ECP与IgE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检测外周血ECP与IgE的含量,并随访喘息的次数.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ECP与IgE含量明显升高,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缓解期.缓解期IgE仍高于对照组,而EC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喘息复发患儿缓解期IgE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未复发患儿.而ECP无显著差异.结论ECP和IgE参与了毛支的发病过程,IgE对毛支预后的早期预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帅向华;俞秀英;朱汤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发生肺实质的感染.ICU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区.近年来,随着有创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各种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AP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发生了较大变化,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对ICU内HAP的控制面临新的挑战.现就ICU内HAP的发病概况,危险因素,病原学特点对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卫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中,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目前仍为正确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1923年Berberich和Hirsch首先应用静脉造影术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在很长时间内并未被广泛应用,近年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及血管外科的发展,静脉造影愈来愈受到重视,作者汇集本院近8年98例(118侧)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资料,分析临床诊断价值[1].报道如下.
作者:孙守忠;李来友;孙国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腔镜检查是一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妇产科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手术.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在门诊手术室对180例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妇科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或单纯丙泊酚清醒镇静方法,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建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CT对外伤性肾上腺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价值.作者收集2003年8月至2005年4月共21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梁晓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763份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715株,总阳性率为40.6%.其中革兰阴性菌448株,占62.7%;革兰阳性菌148株,占20.7%;真菌119株,占16.6%.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49.3%和46.5%,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除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00%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71.1%,对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18.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注意对这些菌株的检测,积极防治.
作者:杨锦红;李向阳;汪锋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外科手术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病人在手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是焦虑反应[1].良好的信息支持有利于帮助病人正确认知、评价手术,从而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本文就此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绿芝;叶东花;吴季卿;麻妙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报告一例患有Ⅲ期尘肺肺纤维化的49岁女性,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左侧单肺移植的经验.方法供肺采用冷UW液灌注,冷缺血时间180分,同期行左单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选用FK506、骁悉,强的松、赛尼哌.结果术后48小时停用呼吸机,第4天下地活动,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感染及排异反应发生.目前存活状况良好.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晚期尘肺的佳适应症之一.
作者:赵晓东;邵国丰;沈韦羽;史信宝;张志梁;田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局麻药气管内滴入法、环甲膜穿刺法、雾化吸入法、异丙酚全身麻醉等方法,均有不同的失败率和并发症,患者满意率低[1].为此,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调整了纤支镜检查全身麻醉的用药方法和通气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子贵;李中华;平永美;赵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AZ基因(deleted in azoospermia,DAZ)与不育男性精子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对45例无精子症、78例少精子症、2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Y染色体DAZ的微缺失检测.结果123例患者中发现13例有DAZ基因的缺失(无精子症5例,少精子症8例),SRY基因PCR扩增均为阳性.20例正常生育的男性均无DAZ的缺失.结论DAZ基因的缺失是引起无精和少精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提示DAZ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卜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是临床急腹症,表现为高热寒战、黄疸、腹痛,甚至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病死率高.目前通常采取急诊十二指肠镜下鼻胆管引流术.2001年3月至2005年2月,本科对8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施行了急诊内镜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夏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CT增强是将某一高碘浓度造影剂加压加速注入静脉,在造影剂经血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时开始CT扫描,这种方法可提供CT诊断所需要的高质量增强情况,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CT造影剂一旦渗出血管外,不但造成被检者局部组织肿胀疼痛感,严重者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肿胀压迫其周围的神经或血管,引起相应部位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或功能异常,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并会影响其检查效果.因此选择理想的静脉穿刺部位和穿刺方法,保证静脉畅通是CT增强检查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作者尝试了从上肢浅静脉穿刺有药液血管外渗出的96例受检者改用大隐静脉内踝外侧穿刺后,大部分受试者无渗出现象,顺利完成CT增强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樟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菟丝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50只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药8d后测定各组动物脏器系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介素活性.结果菟丝子可促进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增长(P<0.05),并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诱导白介素产生.结论菟丝子具有增强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张庆平;石森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丛阻滞麻醉操作简便,对患者生理影响小,术中患者能保持清醒以便配合术者检查发声情况,是临床甲状腺手术为常用麻醉方法.但颈丛阻滞常发生阻滞不全的情况,患者多有牵拉不适,因而选用适当的静脉药物辅助镇痛.作者自2005年1至9月试将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探讨.
作者:陈淑萍;卫木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低于其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学状态,主要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包括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以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机体需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大多存在IR,近年来,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IR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灵建;王瑾;王爱玲;陈华;陈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