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183例

郎秋英

关键词:宫颈糜烂, 中医药治疗
摘要: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外用并结合西医常规消毒处理治疗,治疗宫颈糜烂183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固经汤治疗崩漏30例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尤以40岁以上更为多见.笔者自拟固经汤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祖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补中益气汤合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34例

    笔者自1999年1月-1999年12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病证,遂采用该方进行加减,以口服补中益气汤配合局部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内脱垂3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景国;孙玉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抗栓酶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及胰升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以并发症合并症多为特点.而且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合并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根据蛇毒抗栓酶(本院制剂室生产)具有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功能,对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人39例进行了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长杰;匡晓明;曾敬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颅脑术后发热中湿热的成因特点及治疗

    颅脑术后发热病因分类属不内外因;研究证实湿热是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是主要证型:颅脑术后湿热的成因与术前肝气不达,脾胃纳运受困,术中直接损伤脾胃,和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及连续大量的补液有关;颅脑术后湿热虽然与明清温热病中外感湿热不同,无白痞等症状表现,但湿热的病位在脾胃则一致,临床辨证强调辨证与辨舌结合;证型以湿热并重为主,同时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不同及湿热病机的转化;治疗提倡以恢复和保护脾胃功能为核心,湿热分消,配合随证加减,使邪有出路;生活调摄也是防止术后湿热发热再燃的重要内容.

    作者:樊永平;李艳;胡以明;张庆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大豆磷脂对中风病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大豆磷脂对中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中风病患者240例分成3组:基础组60例,中风病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胞二磷胆碱组60例,基础组药物加胞二磷胆碱和ATP治疗;大豆磷脂组120例,基础组药物加大豆磷脂治疗.疗程28天.结果:疗程结束时,大豆磷脂组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其它2组,以死亡、恶化、无效、进步、显著进步,基本痊愈为序,3组综合疗效Ridit分析,大豆磷脂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其它2组(P<0.01).结论:大豆磷脂对中风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关林;李娜;胡华;罗军;石富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菩达降糖茶对家兔胰岛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菩达降糖茶降糖作用机理.方法:用四氧嘧啶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家兔模型,灌服菩达降糖茶,用透射电镜观察家兔胰岛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菩达降糖茶组电镜下可见散在胰岛,β细胞核呈椭圆形,略不规则,边聚胞质中有大量分泌颗粒,接近正常组.结论:菩达降糖茶降糖作用机理可能是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贾春华;刘宝山;庞宗然;胡连军;杜志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口疮宁颗粒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

    符合阴虚火旺证型的复发性口疮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口疮宁颗粒,对照组服知柏地黄丸,20天为1疗程,结果,两组在止痛、疮面愈合、抗复发效果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口疮宁颗粒具有良好的镇痛、促进疮面愈合与抗复发作用.

    作者:李佩洲;常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肾病湿热的辨治经验

    湿热是肾病迁延难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病机,病情复杂,辨治困难.从肾病湿热的辨识、主要治疗方法等方面,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探讨.

    作者:肖相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医药干预人类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述评

    从阿霉素肾病模型、嘌呤霉素动物模型、IgA肾病模型、膜性肾病模型、肾衰动物模型等方面综述中医药干预的肾病模型进展情况.

    作者:李杰;王雪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瘀痛消胶囊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瘀痛消胶囊抗肝纤维化的确切疗效及可能的机理.方法:用人血白蛋白攻击wistar大白鼠,造成免疫损伤型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观察该药对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内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大剂量的瘀痛消胶囊组动物在用药后其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与模型组动物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剂量和大剂量瘀痛消胶囊组的大鼠的肝内胶原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瘀痛消胶囊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肝内胶原蛋白含量,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韦艾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七味内消散在外科杂病中的运用

    七味内消散,是吾师徐学春主任医师的外敷良方,由官桂、丁香、樟脑、山奈、牙皂、白胡椒组成.我院30多年来,运用该方治疗多种外科杂病,收效颇佳.现结合验案,简介如下.

    作者:徐大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复方皂矾丸防治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65例

    评价升白中药制剂复方皂矾丸对防治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作用.选取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CMF方案化疗1周期的患者,共65例,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于化疗开始即同步预防性用复方皂矾丸8丸,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9例,无预防性使用升白药.观察化疗前、化疗后第3、6、9、12天的粒细胞数变化,粒细胞数降至低值的时间及使用rhG-CSF剂量的差异.结果,化疗后两组病例粒细胞数逐渐减少,对照组更为明显,于第9天两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在化疗前预防给药,可以达到防治粒细胞减少、减轻骨髓抑制的作用,还能提高免疫力.

    作者:黄国秀;覃玉秀;邓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探析

    消化性溃疡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常见病,多发病,从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情况看,认为中西医经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胃粘膜血流、根除HP、促进PGs合成、保护胃粘膜及增加其屏障作用等途径,可使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愈合并防止复发.

    作者:于士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益心康治疗CVB病毒性心肌炎34例

    病毒性心肌炎为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成益心康.笔者用益心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4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岩;郭振声;陈苏宁;杨积武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痛风论治探析

    深入剖析了痛风一病的病因病机、病变规律,并主张论治当病证相合,标本兼顾,提出解毒化浊、祛痰逐瘀、调补脾肾乃痛风证治常用三法,且在不同的病变阶段有着针对性治疗价值.

    作者:曲环汝;史玉香;苏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183例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外用并结合西医常规消毒处理治疗,治疗宫颈糜烂183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润喉开音片治疗慢性喉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润喉开音片治疗慢性喉炎气滞血瘀痰凝型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润喉开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黄氏响声丸.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6.0,P<0.05);两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积分较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t检验,P均<0.01,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大多偏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润喉开音片不仅有较好临床疗效,还有全面改善患者全身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作者:徐泳;严道南;俞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13)

    22大便检验861.大便潜血强阳性:5.7胃瘅=15;5.14胃癌=15;5.29小肠瘅=15;862.大便有脓细胞:1.14痢疾=37;1.14.1暴痢=37;1.14.2疫毒痢=37;1.14.3休息痢=37;1.14.4噤口痢=37:1.14.5奇恒痢=12;

    作者:朱文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黄褐斑的辨证分型治疗

    黄褐斑多见于孕妇及月经不调女性.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分为肝瘀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肝肾阴虚、气血两虚、阴虚内热6型.采取中药内服及外敷治疗面部黄褐斑,取得理想疗效.本病多因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致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面部经络受阻,郁结不散而生黄褐斑;或肾精受损,久伤阴精,疲劳过度,水亏不能制火,血虚不荣,酿成褐斑.治疗应以恢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加以活血化瘀之品.

    作者:赵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维生素K3注射肺俞、定喘,庆大霉素注射曲池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肺俞、定喘穴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K3.曲池穴注射庆大霉素.并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浆环核苷酸的含量.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显效29例,占48.33%;有效16例,占26.67%;好转10例,占16.67%;无效5例,占8.33%.血浆中CAMP含量显著上升(P<0.001),CGMP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肺俞、定喘穴位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K3,曲池穴位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可靠的疗效.

    作者:杜雪松;王鹂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