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癌p27kip1、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岳辉;于皆平;李建英;田耕;梅俏

关键词:胰腺癌, p27kip1, 周期蛋白E,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56.3%, 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E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别为68.8%和71.9%,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 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结论 p27kip1、cyclinE和PCNA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雌、孕激素拮抗剂对卵巢上皮癌细胞系体外增殖的作用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拮抗剂对卵巢上皮癌细胞系的作用.方法采用多种技术分析了雌、孕激素受体在卵巢上皮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及雌、孕激素拮抗剂对卵巢上皮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卵巢上皮癌细胞系SKOV3 ER(+)/PR(-);OVCAR-3 ER/PR均阳性;高剂量的他莫昔芬可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而米非司酮仅抑制OVCAR-3细胞生长.结论雌、孕激素拮抗剂可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系体外增殖,其作用与受体表达相关.

    作者:赵晓东;张毅;汤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子宫肌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治疗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5F Yashiro导管分别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真丝粒及明胶海绵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在操作中运用球管倾斜,小焦点,脉冲间断透视,路标等技术配合手术顺利进行.结果在熟练的DSA技术配合下,全部病例均栓塞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操作时间为60.5±15.1min,曝光时间为20.3±5.2min,手术中造影剂用量为50ml,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合理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操作技术,不仅有利于手术迅速进行,而且减少了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放射损伤.

    作者:曾军;柳曦;冯敢生;余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贲门癌术中心脏停搏抢救成功1例

    0 引言胸腔手术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较大,麻醉处理和管理要求高,老年病人常伴有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代偿能力差,麻醉处理较困难,现将1例老年贲门癌手术术中心脏停搏抢救成功的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声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舌癌的放射治疗60例分析

    目的分析60例舌癌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作用,探讨提高疗效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75年6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60例舌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25例,术前放疗10例,术后放疗25例.结果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35/60)和46.7%(28/6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0%、60.0%、45.5%和70.0%、40.0%、46.7%、40.0%.单纯放疗组分别为36.0%和20.0%,术前放疗组分别为80.0%和80.0%,术后放疗组分别为72.0%和60.0%.结论舌癌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优于单纯外照射(P<0.01),而术前放疗明显优于术后放疗(P<0.01).

    作者:俞志英;周菊英;许昌韶;张军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4v5+细胞表达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4v5的表达规律.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于39例胃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和外周血细胞的CD44v5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 结果胃癌患者不同组织的CD44v5+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胃癌患者各种组织CD44v5+细胞表达率大小顺序为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外周血细胞,前三者和外周血细胞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前三者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患者的各种组织中,伴肿瘤转移患者的CD44v5+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或P<0.01). 结论胃癌患者身体各种组织的CD44v5+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且CD44v5+细胞表达率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王书奎;王自正;翁慎毅;夏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0 引言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花生四烯酸(AA)合成前列腺素(PGs)的限速酶,属于膜结合蛋白,存在于核膜和微粒体膜上[1].目前发现哺乳动物COX至少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虽然两者的基因有部分同源性(约61%),但表达形式和功能却不同.

    作者:赵小波;吴凯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NOS同功酶和VEGF活性表达与血管生成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食管癌iNOS、cNOS及VEGF表达,探讨NO作用双向性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VEGF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7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cNOS和VEGF活性表达及微血管计数(MVD).结果 iNOS、cNOS及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44%、60%及30.7%.iNOS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即随着分化程度降低,iNOS活性越低(P=0.015);MVD在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03);iNOS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3);术后复发与组织学分级、iNOS表达缺失、MVD计数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03、0.021、0.041、0.002).结论 iNOS在低分化型肿瘤的表达缺失,提示肿瘤预后不良.MVD计数及iNOS活性检测可作为食管癌预后判断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左顺庆;谢斌生;李晓斌;张军;林意;杨海泉;郭家龙;高尚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目的明确MMP-9和MMP-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MMP-9和MMP-14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MMP-14在正常内膜中无表达,在异位病灶中阳性表达率为20.0%(P<0.05);(2) MMP-9在正常内膜中仅表达于增殖期内膜,阳性表达率为6.9%,在异位病灶中阳性表达率为43.3%(P<0.01).结论 (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MMP-14表达率低而MMP-9则高表达;(2) MMP-14和MMP-9与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二者间无相关性.

    作者:陈必良;安晓汾;辛晓燕;王德堂;郭会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胰腺癌p27kip1、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27kip1、cyclinE蛋白和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56.3%, 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E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分别为68.8%和71.9%,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 并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结论 p27kip1、cyclinE和PCNA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岳辉;于皆平;李建英;田耕;梅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多次手术治愈1例

    1 资料与方法病例女性,57岁.2001年7月因患食管中段鳞癌在A院经左颈、胸径路行食管切除,左颈食管-胃吻合术.术后进食正常.嗣后接受常规放疗6周,化疗3周.每月随诊作纤维胃镜,对可疑病变区取组织病检.

    作者:程邦昌;毛志福;王土生;康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检测51例宫颈癌及其配对淋巴结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产物的表达,同时检测上述病例宫颈分泌物中HPV16、18DNA.结果 E-钙粘素表达阴性31例(60.8%);β-连环素表达阴性23例(45.1%),如任一种基因产物表达阴性即为阴性者37例(76.2%).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者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E-钙粘素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呈正相关;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与HPV16、18感染无相关性.结论 E-钙粘素和/或β-连环素表达与子宫颈癌分化和转移有关.

    作者:贺国丽;黄光琦;梁茱;杨舒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恶性胸水中IL-2水平与TIL细胞体外扩增及活性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恶性胸水中内源性白介素-2的水平进行检测及对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观察,了解内源性IL-2水平对胸水TIL细胞体外扩增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TIL细胞体外杀瘤活性,用ELISA法检测IL-2的水平.将IL-2水平较高的24例患者分为一组,IL-2水平较低的24例患者分为另一组.比较两组患者胸水TIL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及杀瘤活性.结果恶性胸水中内源性IL-2水平较低组,TIL细胞体外扩增倍数明显高于内源性IL-2水平较高组.IL-2水平较低组TIL细胞体外杀瘤率明显高于IL-2水平较高组.结论恶性胸水中内源性IL-2水平高低与TIL细胞体外增殖的速度及其杀瘤活性明显相关,原有IL-2水平较低的患者胸水中TIL细胞体外增殖的速度较快,杀瘤活性较强.胸水中IL-2水平可望作为恶性胸水IL-2/TIL治疗选择的指标.

    作者:李爱民;罗荣城;丁雪梅;严晓;石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FNAC的诊断及影响其准确率的因素.方法回顾1115例乳腺肿块FNAC的诊断,分析其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 1115例乳腺肿块FNAC中,有328例获病理组织学对照,FNAC总正确率96.3%,总误诊率3.7%;假阴性率4.8%,潜在假阳性率1.7%,无1例假阳性.可疑癌占5.65%(63/1115).结论 FNAC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术前判断良恶性具有独特价值.

    作者:齐曼丽;陈寿松;任勇;熊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炎症性肠病--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的癌前病变?(附8例临床病理分析)

    0 引言原发于肠道的Malt淋巴瘤的病因不详,复习近10年间本院收治的8例原发肠道Malt淋巴瘤,报道如下:

    作者:潘峰;周冠严;吴伟;李俊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单鼻孔-蝶窦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用神经内窥镜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4例,Cushing综合征3例,无功能性腺瘤12例.结果内窥镜下全切除肿瘤22例,近全切除4例,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改善;术后9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5例随访激素水平下降; 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例术后出现尿崩.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疗效可靠.

    作者:田道锋;胡学斌;刘仁忠;陈谦学;王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抗肿瘤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0 引言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血管生成涉及肿瘤从形成到转移的全过程[1].当前,抗肿瘤血管生成正成为抗肿瘤治疗新的研究热点,已报道的具有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物质有数百种,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令人感兴趣的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药物也可以成为肿瘤血管床的有效抑制剂,开辟了化疗药物新的应用领域.

    作者:尹鸣;陈龙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蛋白含量

    0 引言磷酸酪氨酸蛋白(O-Phospho-L-Tyrosine Protein,PTP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底物,是细胞活化、增殖、生长、分化和恶性变的关键信号传导分子.检测PTPr对肝癌诊断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现报告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血清PTPr含量测定结果.

    作者:王天然;陈建中;徐光;栗群英;马布仁;曾祥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巢癌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状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卵巢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卵巢癌中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52.9%卵巢癌组织中存在p53蛋白的异常表达.p53蛋白阳性的卵巢癌其细胞增殖活性及淋巴结转移率均较阴性者为高(P<0.05).其生存期也较阴性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且在其淋巴结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检测p53蛋白表达对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测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邬东平;陈惠祯;龚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纳米二氧化钛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

    0 引言近年来,纳米生物材料在医学上的研究和应用开始崭露头脚,有学者认为某些无机纳米粒子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1-4],我们应用FCM分析纳米TiO2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便深入地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

    作者:熊先立;吴美玲;李世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状腺癌的再手术(附108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再手术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108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接受再次手术112次,并发症发生率22%,随访期2~1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0%(81/108)和37%(40/108).结论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是避免甲状腺癌患者再手术的主要措施,术中漏诊及快速冷冻切片的误诊亦不容忽视,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关键是熟悉解剖和仔细操作.

    作者:李祥;朱耀明;邱红根;谢莉;王江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