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发作期热性哮喘43例分析

黎经兰

关键词:哮喘, 热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麻杏石甘汤
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急性发作期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汤剂口服,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急性发作期热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肾炎丸辅治慢性肾炎的疗效分析

    自1976年以来,我院采用名老中医郑宝善主任集几十年临床经验拟定的肾炎丸,治疗慢性肾炎,特别是应用于激素冲击期与持续治疗阶段,临床效果较佳;对于激素减量阶段出现阴虚火旺.挟湿挟瘀型笔者在肾炎丸的基础上化裁出肾炎九Ⅱ型,以拮抗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收到较佳疗效.

    作者:孙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加味三拗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68例

    笔者近5年来运用加味三拗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68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冰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例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01年7月至2003年9月门诊观察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心肌炎发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6):324],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17~52岁,平均36±0.5岁,病程3~40天,平均23天,其中乏力9例,心悸15例,气短12例,胸闷胸痛6例,心电图ST-T改变35例,心率失常28例.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16~55岁,平均35±0.7岁,病程7~39天,平均22天,其中乏力8例,心悸13例,气短10例,胸闷胸痛7例,心电图ST-T改变32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分布情况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明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述要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常可威胁病人生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依据:48小时内出血量达1500mL;以呕血、便血为主,血色素低于9.0%g/L,并有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中度以上休克,收缩压低于10Kpa,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小于或等于原来的舒张压;脉搏》100次/分;我科2001~2003年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成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阳虚、脾阴虚模型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中医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阴虚和脾阳虚,三者的病程程度有所不同.脾虚病理实质的研究,多侧重于脾气、脾阳和脾阴虚单一病理变化的研究.对于三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对脾阳虚与脾阴虚证模型肝、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脾阳虚和脾阴虚与肝、脾组织PKC活性变化的关系,为脾阳虚和脾阴虚的病理实质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

    作者:林庶茹;易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22例分析

    1临床资料将2003年的44例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男14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24.7岁,病程2~30天;对照组男16例,女6例,年龄18~68岁,平均29.5岁,病程2~28天,入院时两组高体温均达40℃以上.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截瘫133例分析

    近10年来对133例外伤性截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并行相应的仙固定,稳定脊髓,术后静滴能量合剂、依美思、弥可保、神经增长因子等的同时,应用中药、按摩、点穴、针灸及功能练习等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邢宏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的措施浅探

    慢性肾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疾病,使机体在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灭活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李更佐;吕静;赵栾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因素浅析

    汤剂多是以水为溶媒的煎剂,中药所含成分大多数能溶于水,口服后药力直达病所,可以说是药专力宏.但汤剂若质量保证不了,临床疗效也难以发挥,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要想保证汤剂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于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补益宣通法治疗老年糖尿病伴便秘浅识

    老年糖尿病伴便秘,大多是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加之糖尿病慢性失水所致.以补益宣通法治疗老年糖尿病伴便秘40例,同时对血糖做了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沙尘;刘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理疗推拿并用治疗颈性眩晕130例

    颈性眩晕系指颈椎椎间盘变性、突出或椎体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椎动脉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或昏厥.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药理疗、推拿的综合方法治疗本病1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浦焕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00例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单位发育不全并泌尿系统感染浅析

    1病例介绍患儿女,5岁.因发现蛋白尿2日,于2003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二日发热、轻咳,偶然查尿常规蛋白卅,颗粒管型0-1,红细胞1-2/HP,白细胞3-4/HP.患儿为第一胎一产,足月顺产出生,既往易患呼吸道感染,无肾病史.母孕期健康.家庭中无肾脏疾病及遗传疾病史.

    作者:马艳辉;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栝蒌薤白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频发心绞痛例析

    顽固性频发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笔者运用《金匮要略》经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数十例,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一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化汤加味预防产后大便难

    产后大便难是属产妇病之一.笔者根据产妇这一特点用生化汤加味于产前诊断,备好药物,产后即服,做到有备无患,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秦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主运化与临床浅析

    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脾进行其它生理功能的基础,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笔者认为脾主运化不仅是对脾主运化水谷、水液功能的概括,也是对消化系统的整个消化功能的概括.

    作者:梁晋普;张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探要

    肺心病急性加重是肺心病死亡的重要基础死因,主要是由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出血、电解质紊乱所造成.临床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治疗经验是除了常规治疗外,应认真分析病人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调整治疗措施,这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预后是很有成效的.

    作者:胡升安;宁光农;冯爱玲;许成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孙喜才教授治疗脾胃病十一法临床应用述略

    孙喜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陕西省著名的脾胃病专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兼陕西省中医学会会长等职.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40多年,辨证细致,组方严谨,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他强调只有知人知病、知医知药,才能把握全局,疗效卓著.孙老总结治疗脾胃病十一大法,为晚辈在临床实践中起到了航标的作用,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为了弘扬其学术思想,试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肖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补肾滋阴止血法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40例

    现将近两年采用补肾滋阴止血法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作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辛荑汤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39例

    近年来,笔者用辛荑汤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39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洪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