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主运化与临床浅析

梁晋普;张莹

关键词:脾主运化, 厌食, 便秘, 健脾益气, 异病同治
摘要: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脾进行其它生理功能的基础,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笔者认为脾主运化不仅是对脾主运化水谷、水液功能的概括,也是对消化系统的整个消化功能的概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分析

    几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方法,以益气法为主,包括益气活血、益气通阳、益气养阴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盖凤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中医研究纂要

    EH是当前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EH研究工作,其中,中医药对EH有着独特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中医药防治EH的情况做一简要概述.

    作者:谭元生;谭胜真;宋雪云;唐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38例

    笔者自1994年以来,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辨证加用活血、行气及利水的中药,共治疗38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德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笔者近3年来运用自拟方法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渴的辨证施护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为特征的病证.消渴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阴虚,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所致.施护一般要从饮食、情志、口腔、皮肤、生活起居、尿量、体重、合并症等八方面入手,还应辨证施护.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施治

    萎缩性胃炎多见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一种,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嗜烟喜酒、进食肥甘有关,以上因素损伤胃粘膜,使之发生病变.临床常见:胃脘胀痛、隐痛或刺痛,并有烧灼感.伴胸闷脘胀、不思纳谷、便结溲黄、舌红少苔、脉沉细.根据发病病程的时间顺序,常见有以下三型:

    作者:安淑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孙喜才教授治疗脾胃病十一法临床应用述略

    孙喜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陕西省著名的脾胃病专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兼陕西省中医学会会长等职.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40多年,辨证细致,组方严谨,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他强调只有知人知病、知医知药,才能把握全局,疗效卓著.孙老总结治疗脾胃病十一大法,为晚辈在临床实践中起到了航标的作用,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为了弘扬其学术思想,试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肖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并发了肾脏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形成多因禀斌不足、五脏柔弱、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所伤、房劳过度、精气俱亏而致阴虚燥热、肾虚水泛.病理性质以消渴日久,以气阴两虚、精气亏耗终致阴阳两虚为本.燥热内生、水湿潴溜、湿浊内蕴、瘀阻肾络、血滞脉内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肾,在病变过程中又多累及其他脏腑,出现脾虚、肝亢、心虚等.气虚则帅血运行无力,阴虚则脉道失于润泽,阳虚则血脉失于温煦.如此可见本证均可导致标证血瘀.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流变明显异常、血栓素增多、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血液高凝,这与祖国医学血瘀相互吻合.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32例

    笔者在1998年4月~2002年3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癌性胸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育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加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的一种常见疾病,采用中药配合腕踝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东;刘玉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纂要

    幽门螺杆菌(HP)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瓦林和马斯分离、培养出后,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和重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5%~100%,胃溃疡为70%~85%[1].胃病的严重程度与阳性率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且可癌变.研究发现:小儿胃炎的HP感染率为63.3%;成人慢性胃炎高达90.5%[2].梁后杰等[3]用HP的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胃粘膜细胞已获得恶性转化的部分表型特征,证实了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因此抑制和根除HP是该病主要病因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俊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巴戟天的伪品羊角藤的鉴别

    茜草科(Rubiaceac)植物,羊角藤M.umbellata.L的根,其根皮两者外形颇为相似,常易混淆,为正确识别真伪,进行生药鉴别应当注意巴戟天的区别要点.

    作者:田嫒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分型辨治慢性乙肝致失眠临证体会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根据慢性乙肝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立法,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胆湿热,瘀血阻络等论治,以扶正为中心,兼顾调理心肝脾肾功能,临床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常常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88年3月-2002年2月采用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共7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随访的6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喜;刘元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科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DPN28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旭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尿安治疗单纯性血尿60例临床观察

    自2001-2003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尿安胶囊(云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60例,并与常规治疗50例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慧;曲宇;郭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精助育汤治疗少精子症156例

    我院男科于2000年6月~2004年6月期间,采用中医协定处方生精助育汤治疗少精子症患者1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浅识

    1现代医学认识概述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免疫功能.例如:NK细胞是一群具有自然杀伤能力的淋巴细胞,它不需要抗原的激活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杀伤作用,它对于机体免疫监视发挥重要作用,在抗肿瘤免疫中作用突出.另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进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以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并可杀伤肿瘤细胞,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自身稳定以及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粒细胞作为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抗感染及非特异性疫免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症不仅仅产生乏力、头晕、纳差,反复感冒等非特异性表现,往往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的明显下降,从而成为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对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西医对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尚无十分满意的特效药物,中医药对此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常有报道,具有独到之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2例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01年7月至2003年9月门诊观察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心肌炎发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6):324],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17~52岁,平均36±0.5岁,病程3~40天,平均23天,其中乏力9例,心悸15例,气短12例,胸闷胸痛6例,心电图ST-T改变35例,心率失常28例.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16~55岁,平均35±0.7岁,病程7~39天,平均22天,其中乏力8例,心悸13例,气短10例,胸闷胸痛7例,心电图ST-T改变32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分布情况上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明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00例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