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脂肪肝是常见疾病.笔者就2002年至今的有关42篇文献报道进行了汇总、并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程运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采用自拟稳心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嫦娥;金泓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5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石苇汤加电针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厉启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胃镜下常见,属慢性胃炎一种.笔者近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梅核气许某某,女,30岁.于1999年5月18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因工作不顺,心情欠佳而致喉中异物哽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两胁胀闷,月经不调,口苦.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沉弦.药用柴胡9g,陈皮10g,川芎15g,香附10g,枳壳10g,赤芍15g,甘草10g.药进12剂后诸症消失.
作者:吴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古今中医名家无不以诊治疑难病证称誉杏林,多少久病顽疾辗转求医,方药杂投,后取效总是被独具慧眼者命中要点;一举攻破.众所周知,中医临床的焦点在于辨证与用药,其中辨证结论又是立法遣药之本.所以,重视辨证施治的探索,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无不俾益.
作者:安怀玉;杨存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于1991年至2004年6月用龙虎乙肝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鸣;王德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适当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及/或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排出量(即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而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临床营养支持是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疗法,它包括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挽救无数危重病人,它提高了当代医学的治疗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笔者近年来通过观察与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祖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1998年至2004年7月采有自拟顺咽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12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华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风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年龄组逐渐提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特别是随着血液流变学在医学各领域中研究不断深入,利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指导中风的治疗,是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项临床课题.笔者现将近1年来以金纳多注射液为主治疗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林;叶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尽管HCY血浓度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但其作用机制却仍不完全清楚.笔者对我院2003年6月~2004年5月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此11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为该项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资料.
作者:高宇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血栓病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病,笔者将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郭宏;边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病程短1年,长5年,尿蛋白为2+~4+,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5~3.0g,血肌酐、尿素氮均正常.
作者:张秀娟;朱丽艳;于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张介宾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大家,惜<二十五史>未有其传,因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黄宗羲所写的<张景岳传>便成为了研究张介宾生平的宝贵资料.辽宁省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教材<医古文>(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将这篇传记收入其中,可见其对该传的重视.然而,细细读来,发觉教材中的几处注释和译文,尚有不当之处,这里提出,就教于同仁.
作者:李书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聚集.治疗上以针对改善胰岛抵抗为基础的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坚持科学饮食和运动疗法、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1].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症发病率高达13.3%[2].在临床上,发现此类患者多为痰湿体质,常表现为痰热、痰瘀互结.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儿腹泻四季均可发生,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为其主症,此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 .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津液代谢失常异化出水湿痰饮,笔者简称为津液异生,对津液异生所致的病证经温阳为主治疗疗效不明显者辅以养阴,或以养阴为主常获较好疗效.对此,笔者对津液异生与阴虚关系予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借鉴.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直肠给药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方法.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不经过胃、肝脏而直接进入血循环,既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又避免了肝脏的滤过作用,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目前,诸多医学者将直肠给药作为一种全身疾病的给药方式,并且将之应用于许多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取得丰硕的成果.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有关中药直肠给药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资料,探讨在急诊医学中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总结出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严夏;李际强;罗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继而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主要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窦房传导阻滞)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张莹;梁晋普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