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智;王清华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自拟宣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9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25例,女34例;年龄小者5岁,大者63岁;病程长者6月,短者10天.所有病例均经过至少5天以上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治疗,疗效欠佳,要求中医药治疗.症候特点:咽痒即咳,呈阵发性咳嗽,甚至痉挛性咳嗽,无痰或少痰;每因遇冷空气或吸入油烟而诱发加重,饮水可暂缓;双肺呼吸音清晰或稍粗,无干湿鸣音;有30例经胸片检查肺部无明显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
作者:胡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均为门诊患者.脑CT诊为腔隙性小灶脑梗塞.男16例,女5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波动为160~140/100~90mmHg),大年龄75岁,小年龄48岁.其中15例常年服用降压药,6例未系统治疗.主要临床表现:偏身麻痛、头晕乏力.
作者:查保东;查切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王某,女,32岁.2005年3月22日初诊.患者5天前因情志郁怒,突然出现脘腹剧胀,不能得卧,口苦口干,经服西沙比利,效果欠佳,遂来就诊.症见脘腹胀满,胃中灼热似痛,口苦口干不欲饮,似饥不欲食,进食则泛酸,大便2~3日一行,质偏干,排便不爽,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胃镜及病理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脉证合参属胃痞,系因肝郁气滞、脾胃升降失司所致,治宜疏肝解郁、升清降浊.药用柴胡6g,白芍12g,枳壳15g,黄连6g,吴茱萸3g,沙参15g,甘草6g.水煎服.嘱患者服药5剂.于3日后患者又来访,诉上药服1剂后症状大减,2剂后症状全无,询问是否继续服药,嘱患者继服以巩固.
作者:王庆溪;何承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以加味芎芷石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炎,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门诊确诊的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炎病例,均未用滴鼻剂治疗,无其他鼻科疾病,共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小12岁,大59岁.平均年龄40.68岁,病程短半年,长6年.
作者:吕洪;石磊;徐萍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冬虫夏草[Cordycepssibenis(Berk)sacc]是传统滋补强壮药,为灭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性甘温,入肺、肾,滋肺补肾[1,2].冬虫夏草成分是从新鲜标本中分离提纯培养而得到的冬虫夏草头孢菌丝,目前临床已证实: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心肌炎引起的心律失常等疾病都有疗效[3],国内也开展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4],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冬虫夏草对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3,5],为了证实冬虫夏草对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本实验采用给大白鼠注射抗FxIA抗体产生Heymann肾炎(即为被动Heymann肾炎),拟从尿蛋白、血清肌酐、病理改变等几个方面观察冬虫夏草对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作者:刘辉;任青;周希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小15岁,大50岁,以青壮年居多;病程短1天,长3个月.伴患侧面部麻木的29例,伴耳后或下颌角疼痛的24例,左侧面瘫21例,右侧面瘫17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面瘫,均属面神经炎所致周围性面瘫.
作者:时国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近年来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自拟酸枣安神汤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
作者:康广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用综合方法,治疗252例胆结石病例与中西医结合对照组182例对照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1999年~2003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252例胆道结石、残余结石,按照肝胆管泥沙样结石、胆总管结石小于1cm者,只要胆总管下端无狭窄为非手术治疗原则,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而确诊.本组术后残余结石64例,占25.4%,其中,胆囊已切除48例.男119例,女133例;年龄小25岁,大72岁,平均年龄48.5岁.
作者:李阳;姚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疾患,是令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痛苦的可怕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主要原因.现将糖尿病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邵荣世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载,擅长内科,尤精脾胃.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得益匪浅.兹就邵师应用温中行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顾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疏散外风药,简称疏风药或祛风药,即泛指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用于治疗风寒、风热、风湿、风疹等外风证的一类药物.如能掌握这类药物的一般性能、特殊效用、配伍规律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便可以为临床正确运用本类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赫春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古方八正散加味联合抗菌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78例.并与单用抗菌素治疗的60例作临床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2年~2004年间运用推拿中药离子导入并用治疗4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8~68岁,平均50.3岁,病程短1天,长3年,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推拿中药离子导入并用组48例(观察组)和口服滑膜炎冲剂组20例(对照组).
作者:王承明;王纪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头痛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作了详尽的论述,对临床治疗头痛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现将其整理归纳为治疗八法:
作者:裘黎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和药物较多,但部分病人对传统药物的疗效较差、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始终难以缓解.笔者从2001年起,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3肺俞穴注射治疗哮喘中重度发作的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建华;朱锦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食管反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目前认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对胃食管粘膜的损害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临床多以烧心、胃脘灼痛、泛酸、反胃、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降逆和胃法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王杰;周伟星;梁健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2004年采用清代名医王清任之名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化裁内服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买买吐松;阿提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中西医治疗不显,病情反复发作,50例中,全部在秋冬季节为治疗对象,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13~60岁;病情短1年,长10年.
作者:邓少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邮市中医院张德超主任医师,熟读歧黄,深黯医理,临证疗效卓著.笔者曾经有幸在高邮市中医院随师学习,现将其诊疗胃下垂、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发性水肿等经验摘要予以介绍:
作者:王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中健脾疏肝利胆法,应用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病例,男5例,女2例;年龄小38岁,大60岁,平均49岁;病程短6年,长15年,均为西医门诊或病房转诊病例.主要症状:右胁肋胀痛,甚者放射至右肩背,脘腹胀满不舒,喜叹息,矢气则舒,面色萎黄纳呆,大便溏,小便黄,舌淡,苔白腻或中微黄,脉弦大无力或弦濡.空腹胆囊B超:均显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增厚毛糙.
作者:谭莉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