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肝硬化35例疗效观察

黄洪沛;黄艺;陈凯

关键词:肝硬化, 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 中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以自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大唐肝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腹部B超复查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对肝硬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唐肝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胚芽滋养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Th细胞因子的影响

    胚芽滋养胶囊由鹿胎盘、羊胎盘、麦芽、绿豆芽、山楂、益智等组成,临床用于防治成人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实验研究发现,胚芽滋养胶囊可以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肺指数和病毒血凝滴度.[1]笔者观察了胚芽滋养胶囊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γ-干扰素(IFN)的影响.

    作者:胡旭;邱全瑛;姜良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缺血266例

    心肌缺血为心电图诊断病名,是由于心脏自身供血障碍所致,我科自1996年12月至2002年12月6年间采用消心痛、氨酰心安配合中药针剂复方丹参、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266例,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刚恒;谭淑玲;丛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

    自198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其中,住院40例,门诊160例,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能缓解症状,使病情好转或治愈,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素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咽清口服液治疗咽部慢性感染200例分析

    咽部慢性感染主要指慢性咽炎、扁桃腺炎、喉炎,多由急性感染后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而成,患者往往长时间使用多种抗菌素不效.针对这种状况,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制成咽清口服液治疗本病,经临床观察200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季凤刚;刘长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488例分析

    应用自拟口服利胆消石汤、药物离子导入、推按运经(简称综合疗法)治疗胆系结石患者488例.现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呃逆72例分析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自1992年以来,笔者用针灸疗法治疗呃逆7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大者68岁,小者22岁,外科术后出现呃逆者39例,情志不舒出现呃逆者33例,病程长者7天,短者2天,平均3天.

    作者:张晓燕;聂兰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28例分析

    失眠指的是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数量(时间)或质量(深度)不满意状态或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以失眠为唯一的主诉,又不是由脑、躯体、精神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由于找不到原因故又称之为原发性失眠.常由心理的、生理的或环境的因素引起.临床表现难以入眠,睡而易醒,睡眠不稳,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眩晕、心悸等.

    作者:杨现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舒血宁治疗眩晕42例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统称眩晕.临床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证型.但临床以痰浊中阻为多见.笔者应用舒血宁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眩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灯盏花注射液对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灯盏花是由菊科植物短亭飞(),即灯盏花中分离提取得到的黄酮类有效成分灯盏花素制成的新型中成药,味辛,性温,微苦,功能活血通络,散寒除温.目前临床已较多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我科在2000-2002年间收住院的老年肺心病病人,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后从血流变学、血气分析方面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胃炎122例分析

    研究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中、西药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三七胃痛丸;中药对照组口服胃苏冲剂;西药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的复发率;并观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及分类,测定用药后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率,结果:三七胃痛丸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高于中药对照组(P<0.01)和西药对照组(P<0.05);止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二个对照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P<0.05);治愈后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二个对照组(P<0.01);治疗组胃粘膜的肠化检出率,特别是完全型小化生检出率治疗后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P<0.05)和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三七胃痛丸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高社干;王立东;冯笑山;马宝根;齐义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痛宁加味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传统中草药和新疆维吾尔药共同组方的复方制剂心痛宁加味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心绞痛的疗效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宁加味方治疗组33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31例,从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ET、NO含量等方面观察该药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结果:心痛宁加味方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心电图缺血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ET、NO含量的平衡失调.心痛宁加味方与复方丹参片均能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而心痛宁加味方还可提高血浆NO含量水平,调节二者平衡.结论:由传统中草药和新疆维吾尔药共同组方的心痛宁加味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制剂.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NO、ET平衡,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作者:李鹏;沈宝藩;何立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肝硬化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以自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大唐肝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腹部B超复查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对肝硬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唐肝泰.

    作者:黄洪沛;黄艺;陈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拟利胆宣痹汤治疗胆心综合征体会

    笔者自2001~2003年用自拟利胆宣痹汤治疗胆心综合征32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6例病例全部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岁.病程1年以内22例,1~5年8例,5年以上2例.对照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58.8岁;病程1年以内15例.1~5年6例,5年以上3例.常见的发病诱因有,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情志内伤、过度劳累等.

    作者:谷灿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外敷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探析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应用静脉输液疗法,常易引起静脉炎,特别是从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引起静脉炎更常见.一旦出现静脉炎,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用自制的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本病,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作者:万淑华;蒋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支配脑部的动脉血管管腔狭窄闭塞,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发生缺血,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部功能受到损害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本病是一种常见病,致残率很高.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珍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癔病性失语5例

    笔者针刺治疗癔病性失语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诊断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小21岁,大54岁.病程短3小时,长3天.其中,男性患者1例因酒后失语,另1例因从高处坠下而致病;女性患者中2例因与人吵架致病,另1例为丧子悲伤致病.5例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急切间不能言而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者,临床诊断为癔病性失语.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特点及舌象变化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完全明了的慢性非特性炎症性肠病,笔者经内镜观察120例UC患者的粘膜病变证型,及舌象变化,以探讨、掌握UC病机发展演变规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关节疾病.近年来中医补肾活血法成为多数医家治疗RA的常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钟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神经炎26例

    前庭神经炎临床上相对少见,多因劳累、感冒或睡眠不足而诱发.起病形式不一,以眩晕、呕吐等症为主,不伴听觉障碍.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理治疗此病2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秀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别嘌呤醇、秋水仙碱常规口服,外用红药气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痛风汤(院内制剂)口服,并用大黄、冰片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血尿酸、血沉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明显降低血尿酸,使痛风性关节炎恢复正常功能.

    作者:雷玉慧;崔忠志;原质;李继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