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明
1 手触前额嗳气怪症案[例一]蔡某,女,68岁.自述1年前因病后体弱,饮食过量,脘腹胀闷,继之干呕食臭,嗳气泛酸,不思饮食,胃中泛酸难受.随之有手触前额即嗳气,久无解大便.经多方诊治后感干呕食臭,胃中泛酸已无,但仍食少,腹中胀满,四肢懈怠,精神欠佳,尤不能以手触摸前额,触及嗳气即发,以右手触摸更为敏感,他人摸则毫无反应.
作者:吴雪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自1992年以来,笔者用针灸疗法治疗呃逆7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大者68岁,小者22岁,外科术后出现呃逆者39例,情志不舒出现呃逆者33例,病程长者7天,短者2天,平均3天.
作者:张晓燕;聂兰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是指消化道管腔内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相接触的部位所发生的边缘整齐的组织缺损,其发生部位包括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胃和肠吻合术吻合口附近的小肠以及含有胃腺组织的Meckel室.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和胃.
作者:梁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采用心律平(普罗帕酮)结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生产)长期治疗室上速,心律失常终止快,不易复发.
作者:丁怀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1992年来,运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6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性27例,女性9例;病程短则1年,长则5年.年龄7岁~36岁.化验:尿蛋白(+)~(++++),有不同程度的红、白细胞,隐血(+)~(+++).
作者:秦根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机理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有发展为慢性功能衰竭.西医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药小梅;郑殿君;于跃飞;牟晓红;荣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以自拟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治疗;对照组30例,以大唐肝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腹部B超复查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健脾软肝汤对肝硬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唐肝泰.
作者:黄洪沛;黄艺;陈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2001~2003年用自拟利胆宣痹汤治疗胆心综合征32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6例病例全部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岁.病程1年以内22例,1~5年8例,5年以上2例.对照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58.8岁;病程1年以内15例.1~5年6例,5年以上3例.常见的发病诱因有,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情志内伤、过度劳累等.
作者:谷灿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临床上比较多见,但不易治愈,目前西药主要应用支气管解痉剂和糖皮质激素.笔者自1999~2003年运用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平胜;周薇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上有些病人由于长期应用静脉输液疗法,常易引起静脉炎,特别是从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引起静脉炎更常见.一旦出现静脉炎,血管则变成红色或褐色,呈条索状或局部肿胀疼痛,造成病人痛苦,导致静脉穿刺困难.笔者用自制的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本病,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
作者:万淑华;蒋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研究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中、西药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三七胃痛丸;中药对照组口服胃苏冲剂;西药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的复发率;并观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及分类,测定用药后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率,结果:三七胃痛丸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高于中药对照组(P<0.01)和西药对照组(P<0.05);止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二个对照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P<0.05);治愈后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二个对照组(P<0.01);治疗组胃粘膜的肠化检出率,特别是完全型小化生检出率治疗后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P<0.05)和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三七胃痛丸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高社干;王立东;冯笑山;马宝根;齐义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对大黄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黄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广泛,现结合ACVD的生理病理变化,分述大黄在ACVD中的应用如下:
作者:王白玲;姜诗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诊的精髓.笔者根据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认为只有辨证确切,尤其把握虚实病机,知常达变,才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虚实辨证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简介如下:
作者:李玉玲;徐大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999年7月至2002年8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并与单纯用药物的42例相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宇;刘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雪里见胶囊是治疗风寒湿痹的科研新药.我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2年3月~2003年9月,对其治疗60例痹证(风湿性疾病)进行了临床验证,观察了该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雪里见治疗该病证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9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东初;蔡国伟;袁德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气益肺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气益肺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学彦;牛立强;张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98年以来,我院对46例重症出血热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5~58岁,平均40.5岁.46例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出现低血压休克8例,腔道出血2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心脏损害和心衰11例,肝脏损害(ALG升高)43例.
作者:孔祥海;王海亭;王西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8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0例,其中,住院40例,门诊160例,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能缓解症状,使病情好转或治愈,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素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肌缺血为心电图诊断病名,是由于心脏自身供血障碍所致,我科自1996年12月至2002年12月6年间采用消心痛、氨酰心安配合中药针剂复方丹参、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266例,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刚恒;谭淑玲;丛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完全明了的慢性非特性炎症性肠病,笔者经内镜观察120例UC患者的粘膜病变证型,及舌象变化,以探讨、掌握UC病机发展演变规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