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仁善;张明雪;易丹辉;宋年彬
目的:探讨分析宽心合剂对椎基底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医院行椎基底动脉成形术的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术后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宽心合剂,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再狭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后,患者复查头CTA或DSA,观察组有3例发生再狭窄,而对照组有7例,观察组发生再狭窄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TXB2水平均得到增高,术后2月高,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浆tPA的活性均高于治疗前,术后1月高,然后逐渐降低,观察组血浆tPA活性的升高情况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时间持续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成形术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宽心合剂,能够有效抑制再狭窄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姚绍鑫;李藏妥;张卫涛;宋光;尚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研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冠心病合并中风分为三期6个证型,并根据证候构成比及概率转移矩阵结果总结了证候演变规律.急性期以标实(风邪、热邪)为主、本虚(脾气虚、肾阴虚)为次;恢复期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征,“脾气虚+痰饮”为突出;后遗症期以本虚(脾气虚、肾阴虚、肝血虚、肾阳虚)为主、标实(痰饮、风邪、血瘀、寒凝)为次;各阶段证候均可演变为下一阶段所有证候,体现了本病由急至缓、由重至轻的演变过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师直观地认识冠心病合并中风的本质,确定理法方药,从而提高临床辨治水平及证候的规范化水平.
作者:朴仁善;张明雪;易丹辉;宋年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气通络、祛湿清热法治疗肾虚热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肾炎康汤剂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N、IL-2、胱抑素C(CysC)、尿RBC,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检测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检测结果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肾炎康汤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蒲春阳;栗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通心络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神经功能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电图潜伏期及患健侧波幅比值.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6,P=0.043).治疗组患者的眼裂闭合评分、口角偏斜评分和FNF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眼轮匝肌、鼻肌及口轮匝肌的神经电图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健侧波幅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通心络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明确,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电图,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双;卢振产;胡正刚;叶国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中医辨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与单一用ACEIs治疗对中国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CNKI、VIP、CBM、Wanfang Data、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1月15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980例患者.其中,关于总有效率指标评价的文献有17篇,包括8个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9个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组;关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指标的文献有15篇,包括7个单用中医辨证治疗组,8个中医辨证联合ACEIs治疗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指标评价: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对高血压LVH总有效率优于单用ACEIs组[OR =2.10,95% CI(1.26,3.48),P=0.004];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与ACEIs组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OR=1.22,95% CI(0.76,1.97),P=0.42].②LVMI指标评价:在改善患者LVMI方面,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ACEIs组[MD=-5.14,95% CI(-6.58,-3.71),P<0.000 01];单用中医辨证用药组优于ACEIs组[MD=-4.95,95% CI(-9.40,-0.50),P=0.03].③不良反应指标评价:中医辨证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ACEIs组低[OR =0.18,95% CI(0.05,0.59),P=0.005].结论: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疗效方面上要优于ACEIs药物的治疗;单用中医辨证用药与ACEIs在疗效方面无差异.中医辨证用药联合ACEIs或单用中医辨证用药在治疗在逆转LVH的效果总体上要优于ACEIs的治疗.表明辨证用药在保护靶脏器(LVH)较ACEIs更具优势.在不良反应方面,中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且样本量较少,上述结论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加以证实.
作者:骆始华;李林;陈洪涛;陈晓凡;吴向武;林辉辉;邹勇;刘中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肾衰饮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bmp-7、pdgf、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肾衰饮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效学机制.方法: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肾衰饮组.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制作大鼠肾衰模型.造模成功后肾衰饮组大鼠给予肾衰饮煎剂灌胃,尿毒清组大鼠给予尿毒清颗粒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白蛋白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大鼠肾脏bmp-7、pdgf、tim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饮组和尿毒清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降低(P<O.01);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E及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肾衰饮组及尿毒清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发生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bmp-7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dgf、timp-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O.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饮组大鼠肾脏bmp-7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dgf、timp-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肾衰饮可能通过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bmp-7、pdgf、timp-1 mRNA表达,发挥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重要生物学作用.
作者:刘烨;马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考察葛根素对荷人乳腺癌去卵巢裸鼠肿瘤生长、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乳腺癌细胞MDA-MB-231接种于去卵巢裸鼠,待肿瘤长至约0.1 cm3时随机分组,经口服给予葛根素125、25、5 mg·kg-1干预,以肿瘤生长曲线、肿瘤重量、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指标考察葛根素对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葛根素能明显抑制去卵巢裸鼠乳腺癌的生长,125 mg·kg-1剂量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抑制率分别达24.2%和30.3%,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周期S期到G2/M期的转换.结论:葛根素具有抑制荷人乳腺癌去卵巢裸鼠肿瘤生长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周期S期到G2/M期的转换有关.
作者:包启年;蒋卉;郑骏;高秀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益气养阴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及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表达影响的观察,从调节Notch信号表达角度,探讨益气养阴方抑制肺癌生长的机制.方法:将60只荷瘤(Lewis肺癌细胞)近交系C57BL/6纯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益气养阴方等效剂量组、益气养阴大剂量组、CTX化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只行造模,益气养阴等效剂量组以小鼠体质量每克0.435 mL/g生药灌胃给药,3次/d,大剂量组按小鼠体质量1.36 mL/g生药灌胃给药,3次/d;CTX组按照20 mg/kg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每周1次;各组均常规喂食;干预30 d后,观察记录各组肿瘤及Notch信号表达变化.结果:①肿瘤相对体积(RTV)及肿瘤相对抑制率:模型组肿瘤相对体积(RTV)为15.00±1.72,CTX组肿瘤相对体积(RTV)及相对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8.86±0.91、40.92%,益气养阴等效剂量组肿瘤相对体积(RTV)及相对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11.33±2.34、24.47%,益气养阴大剂量组为5.89±1.56、60.74%,上述3组较模型组RTV值均缩小(P<0.01),大剂量组RTV均低于其他3组(P<0.01),而CTX组肿瘤相对体积低于等效剂量组(P<0.05);肿瘤抑制率大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CTX组高(P<0.05).②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表达:模型组Notch1 mRNA表达为1.03±0.27,Notch3mRNA表达为1.06±0.33,Jagged1 mRNA表达为1.07±0.04,HeslmRNA表达为1.01±0.07;CTX组Notch1mRNA表达为0.24±0.05,Notch3mRNA表达为0.43 ±0.22,Jagged1mRNA表达为0.29±0.07,Hes1mR-NA表达为0.40±0.10;益气养阴等效剂量组Notch1mRNA表达为0.57±0.12,Notch3mRNA表达为0.62±0.12,Jagged1 mRNA表达为0.43±0.06,HeslmRNA表达为0.60±0.14;益气养阴高剂量组Notch1 mRNA表达为0.07±0.05,Notch3mRNA表达为0.05±0.02,Jagged1 mRNA表达为0.18 ±0.07,HeslmRNA表达为0.17±0.04;药物干预组Notch1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低(P<0.05),等效剂量组Notch1 mRNA表达高于CTX组(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CTX组Notch1 mRNA表达量低(P<0.05);等效剂量组、高剂量组、CTX组Notch3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Notch3mRNA表达与CTX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CTX组Notch3mRNA表达量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高剂量组、CTX组Jagged1 mRNA及Hesl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与CTX组Jagged1 mRNA及HeslmRNA表达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CTX组Jagged1 mRNA及HeslmRNA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剂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较大剂量的益气养阴方用量更有利于抑制Lewis肺癌细胞生长,而这种抑制作用与益气养阴方剂调控肿瘤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杨国良;胡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IFN-y、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对肺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予以醋酸泼尼松龙片0.625 mg,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1.0、0.5、0.25 g剂量,按照1 mL/100 g体积灌胃.每组中分别于造模次日起第7、14、28 d3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进行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的IL-4在3个时间段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IFN-y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中药高剂量、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IFN-γ在3个时间段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中药复方参龙煎剂可通过抑制IL-4、增强INF-γ表达以达到抗肺纤维化的目的,其内在机制可能与调节Th 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作者:杨丽;吕晓东;刘妍彤;庞立健;刘创;刘勇明;王斯涵;臧凝子;任延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影响,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配合力竭式游泳成功复制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成中药组(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每日2次灌胃,持续15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BNP、Galectin-3及HSP70水平,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真武汤组与西药组均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大鼠BNP水平,使Galectin-3及HSP70表达下调,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均优于或等同于西药组,电镜观察显示真武汤组和西药组心肌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真武汤大剂量组为显著.结论:真武汤调控Galectin-3及HSP70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杜蕊;李文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方法:基于目前单纯性肥胖的治疗现状,从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法的特点,对各种疗法的临床应用出发,对近15年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展开综述.结论:中医药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临床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陈霞;黄伟;邓杰;成晓玲;陈璐;周仲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扶正消癌汤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18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其中以化疗、热疗治疗者为对照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扶正消癌汤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各91例.于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西北大学转归研究与教育中心的Celia等研制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结直肠癌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变化,评价两组临床中医证候积分、疼痛变化,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躯体状况、社会或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肠癌特异板块)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CD;细胞、CD4+/CD8+及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与治疗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0.15±3.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96±4.25)分,=8.64,P=0.00;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14±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9±0.47)分,t=8.95,P=0.00;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47.25%,x2=17.04,P=0.00;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P>0.05.结论:采用中药扶正消癌汤联合化疗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可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提高其免疫功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坚;胡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晚期再出血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14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欣母沛治疗,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经验方内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应激指标及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肾素为(2.81±0.55) pg/mL、肾上腺素为(101.75±16.84)ng/mL、血管紧张素Ⅱ为(30.39±5.41) 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146.27±19.03) ng/mL,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为(634.27±88.13)mL,止血时间为(24.71±5.19) min,晚期再出血率为1.43%,产褥期感染率为4.29%,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饮化瘀辅助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子宫收缩,缓解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和再出血率,疗效显著.
作者:韩宁;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胆道排石合剂联合胆道取石对胆石症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6例胆石症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胆道排石合剂联合胆道取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胆道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1.13%,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做胆道镜的次数和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道排石剂联合胆道取石治疗胆石术后胆管残余结石有效率高,有效的降低了胆道取石次数和复发率,安全性高.
作者:黄谊;黄嘉年;钟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是影响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直接因素.有关AECOPD患者预后风险因素的报道及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对目前影响AECOPD预后的风险因素从患者个人情况及既往疾病情况、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肺功能、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等方面做一概述,为优化临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陈学昂;李素云;王明航;赵虎雷;张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医院就诊的15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组的75例患儿给予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B组的75例患儿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临床效果,以及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发热、咳嗽、气促、喘憋、肺部罗音以及哮鸣音的缓解时间都显著低于经常规药物治疗的B组患儿,各项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67%,明显高于B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后出现了2例(2.67%)不良反应患儿,而B组患儿经常规药物治疗后却有8例(10.67%)患儿产生了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疗效及预后好,临床不适症状的缓解时间短、效果好、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义堂;杨峰;杨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完善消脂平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消脂平片中的黄芪、丹参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色法对消脂平片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 (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1 mL·min-1等度洗脱;漂移管温度75℃;气体压力25 psi.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好,斑点清晰;黄芪甲苷的进样量在0.471 336—4.242 024 μg(r2=0.999 3)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44% (n =5),RSD为2.4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乔立业;汪玥;易伟;苏华;任海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建立游离脂肪酸体外诱导的LO2细胞非酒精脂肪肝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的清肝降脂方对肝脏脂肪变LO2细胞HO-1、Egr-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游离脂肪酸诱导脂肪变性LO2肝细胞体外模型.人肝LO2细胞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待细胞均匀分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水林佳对照组,每组6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细胞均以0.5 mmol/L的游离脂肪酸诱导LO2非酒精脂肪肝细胞模型,诱导24 h后,各组随机抽取1瓶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LO2细胞的脂肪化程度.确定模型诱导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加入10%正常大鼠血清,低、中、高剂量清肝降脂方药物血清组及水林佳药物血清组添加10%含相对应药物的大鼠血清,培养24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红素氧化酶-I(HO-1)、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Egr-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LO2细胞HO-1、Egr-1 mRNA和蛋白表达有所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自拟清肝降脂方三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HO-1 mRNA及蛋白表达有所增高,Egr-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药物组比较,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HO-1 mRNA表达有所增高,Egr-1 mR-NA表达有所降低.结论:Egr-1高表达可能会导致肝损伤机制之—;HO-1高表达可能是保护肝损伤机制之一;两者可能都是通过调节TNF-α表达来调节NAFLD细胞的损伤进展.清肝降脂方可明显改善LO2细胞Egr-1、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为其治疗机制、临床诊断和判断进展参考指标.
作者:何佳;卢秉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CHOP化疗方案+芪胶升白胶囊)与对照组(CHOP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8.60%,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患者见的总缓解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55%(4/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1/140);治疗结束l周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8%(5/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24/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值为(2.61 ±0.57)×109/L,高于对照组的(1.21±0.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有3(1.91%)例由于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对照组患者18(12.86%)例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观察组由于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贫血、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够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抑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包祖晓;冯长伟;沈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肝煎加减联合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白介素族及丙二醛(M D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叶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肝煎加减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白介素(IL)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①实验组患者的血清PG Ⅰ水平较高,PGⅡ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IL-17水平较低(P<0.05);③实验组患者的血清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P<0.05);④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化肝煎加减联合叶酸能够显著降低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Ⅱ、IL-1β、IL-6、IL-17及MDA水平,提高血清PG I及SOD水平,改善胃黏膜腺体细胞功能及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剑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