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龙脑体外释放机制比较

段晓颖;贾庆涵;郝亚洁

关键词:生物黏附制剂, 愈渍膜, 丹皮酚, 靛玉红, 龙脑, 均衡释放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黏附制剂愈溃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的体外释放度,气象色谱(GC)测定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数据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三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三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丹皮酚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R-P方程,靛玉红和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一级方程;愈溃膜中丹皮酚与靛玉红、龙脑与丹皮酚、龙脑与靛玉红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愈渍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和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证型间PCOS患者体质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体质的分布差异,从中医体质角度为PCOS中医辨证论治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共460例,分为脾虚痰湿型组(139例)、痰瘀互结型组(116例)、肾虚肝郁型组(139例)、肾虚血瘀型组(66例);脾虚痰湿及痰瘀互结型组属于痰湿型组(255例),肾虚肝郁及肾虚血瘀型属于非痰湿型组(205例).结果:(1)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在痰湿型与非痰湿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2种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2)痰湿质、气郁质在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肾虚肝郁、肾虚血瘀4种证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四种中医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 0.05;痰湿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 =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4.89,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5.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与肾虚肝郁型间x2 =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可能是导致PCOS证型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PCOS的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辨体质,及早进行调整,可以预防PCOS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颖华;侯丽辉;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妇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1].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建立有效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利用其进行PCOS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以肾虚为主的PCOS造模方法以及中医药对模型动物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吕宣宣;傅萍;邢佳;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星夏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星夏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究复方星夏汤治疗痰湿型PCOS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硫酸脱氢表雄酮联合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高糖饲料法建立痰湿型PCOS小鼠模型.选取23日龄ICR雌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星夏汤组、达英-35组,每组18只.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E2、T、LH、FSH、FPG、FINS、TNF-α、IL-6水平,并计算LH/FSH比值、HOMA-IR指数,对所取卵巢进行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复方星夏汤组、达英-35组均可以使痰湿型PCOS小鼠体质量,LH、LH/FSH比值,FPG、FINS、HOMA-IR指数,TNF-α水平下降,保持或恢复卵巢正常组织形态结构;其中在降低IL-6水平、HOMA-IR指数方面显著优于达英-35组(P<0.01).结论:复方星夏汤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分泌激素及生殖轴,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提高生殖能力.

    作者:陈央娣;傅萍;邢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川乌片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随炮制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

    目的:探寻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的适宜炮制方法和加热时间.方法:按照药典方法,以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采用HPLC法,检测蒸制1~8h和煮制1~6h(间隔为1h)的制川乌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分析制川乌片中单、双酯型生物碱的总量随炮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生川乌片制备的制川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均在炮制1h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超过0.040%的限量要求,且内无白心,但此时麻舌感强烈,随炮制时间延长,麻舌感逐渐减弱.蒸2~8h制品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0.070% ~0.15%的含量要求,在蒸5h达高,较生品升高约142%;煮制品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含量范围.结论:以制川乌传统质量和生物碱含量要求为指标,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选用蒸法炮制4~6h为宜.

    作者:张先灵;秦语欣;王蕾;王鑫;张语凡;李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菌中药实验研究方法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分析前一阶段抗菌中药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进行其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加强中药在机体水平上抗菌感染作用的研究.②加强中药复方抗菌作用的研究.③研究中药在动物体内的抗菌作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及敏感的检测指标,并应扩大应用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种类进行研究.④研究中药在动物体外的抗菌作用时,应扩大供试菌的种类及株数,注意培养基的种类以及接种菌种的菌量、菌龄和接种菌后判定结果的时间,应用平板琼脂扩散法研究时要注意平板中培养基的含量等.

    作者:韩晓伟;徐铭;关洪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目的:评价儿童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及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300例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参加伏九贴敷的301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运用“儿童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的临床调查表进行信息采集,通过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反应度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考评.结果:共纳入试验组有效病例280例;对照组有效人数301例,量表各领域的重测信度为0.780~0.886,分半信度为0.727 ~0.912,克朗巴赫系数为0.609~0.899,因子分析结果表所包含的条目存在试验前所预想的逻辑关系.本量表能够区别健康儿童和肺炎患儿,且能反应肺炎患儿经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变化.结论:儿童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可尝试用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价.

    作者:王雪峰;陈新林;马融;李新民;闫慧敏;申昆玲;邓力;何春卉;吴振起;王子;魏巍;马韩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脾虚痰浊动脉硬化巴马猪水液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水液代谢的变化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的作用.方法:将2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各5头.以高脂饮食、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法制备脾虚痰浊AS病证结合模型至24周.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正常饲料,模型组巴马小猪行冠脉球囊拉伤后予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在模型组制备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相应的中药颗粒剂.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的含量,血清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心房利钠肽(ANP)、醛固酮(ALD)以及肾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2、3、4、钠钾ATP酶蛋白(Na+-K+-ATPase)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钾、钠、氯、尿素氮、肌酐水平无变化(P>0.05),ANP、AVP上调(P<0.05),ALD有上调趋势(P>0.05),模型组肾组织AQPI、2、3及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下调(P<0.05),AQP4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ANP下调(P<0.05),AVP、ALD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AVP下调(P>0.05);益气健脾组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组肾组织AQP1、2、3表达均上调(P<0.05),AQP4表达下调;益气健脾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未见血清离子紊乱,但水液代谢调节激素中ANP、AVP、ALD有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下调,AQP4表达上调;益气健脾及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上调肾组织AQP1、2、3,下调AQP4.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可下调水液代谢调节激素,益气健脾法可上调钠钾ATP酶.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在恢复水液代谢调节激素方面优于益气健脾组.

    作者:石月萍;贾连群;宋囡;刘晶晶;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三穴五针法”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穴五针法”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组)、哮喘模型组(M组)、哮喘模型针刺组(A组)及哮喘模型雾化阻断剂组(PD组)4组,每组10只,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肺组织中ERK1/2蛋白的表达程度.结果:A组及PD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M组均减轻而较C组重,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均显示M组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高于C组(P<0.05),而A组及PD组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低于M组(P<0.05).结论:“三穴五针法”可明显改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的表达,针刺可能通过抑制ERK1/2蛋白的表达而达到减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目的.

    作者:赵叶;杨金华;韩君萍;李双;虞跃跃;樊志忠;武淑娟;崔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楂金颗粒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Toll样受体4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楂金颗粒剂(CPZ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后分别以生理盐水、易善复、复方楂金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10周.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如下检测:①计算肝指数;②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③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LR4、MyD88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AFLD活动度积分(NAS)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P<0.01,P<0.05);易善复组、CPZD高、中、低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模型组,但只有CPZD中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相对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抑制脂质在大鼠肝脏内沉积,具有防治NASH作用;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明显减少NASH大鼠肝组织TLR4和MyD88基因表达,通过MyD88依赖途径减轻肝脏炎症.

    作者:向晶;施军平;陈海君;邵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李敬林教授从气阴亏虚、痰瘀互结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经验探析

    李敬林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经验丰富,从气阴亏虚、痰瘀互结论治,以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以李敬林教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特的诊治经验为主线,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现代研究、临证备要等方面全面解读,并附典型病案.

    作者:张淼;李敬林;陈海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对近5年来食管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进行整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目前,食管癌死亡率高,但是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的研究,在食管癌中医证型分布及中药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食管癌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气互阻型、血瘀痰滞型、阴虚热毒型、气虚阳微型及脾虚气滞型.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紫衫醇、牡荆苷、宝霍苷、汉防己甲素、雷公藤素均可用于食管癌临床辨证论治中,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洁;李立平;赵亚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峨参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研究概述

    峨参是四川省峨眉山道地中药材,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尤其近年来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峨参提取物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方面的活性,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包括有肺癌、骨肉瘤、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等.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在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抗肿瘤方面的成果被发现.对峨参提取物的多种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作者:罗会;沈佳雯;马超英;耿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了解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人口学特征、中医证候特点,以更好的指导临床防治,并为今后开展真实世界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纳入全国2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系统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患者21 702例,基于一般信息表,对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地区、费用、费别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基于诊断信息表对患者发病特征及中医证候进行探讨.结果: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入院诊断及出院诊断均以以湿热下注和脾肾两虚证为主.结论:泌尿系感染患者女性比例高,中老年体力劳动患者居多,湿热下注证多见.

    作者:彭亚辉;张寅;谢雁鸣;姜俊杰;张一开;庄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CONSORT+STRICTA评价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国内RCT的报告质量研究

    目的: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评价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RCT中文文献的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有关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RCT.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进行筛选,并采用CONSORT声明的拓展版和STRICTA标准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终纳入RCT41篇.根据CONSORT条目,10(24.39%)篇提及产生分配序列的方法;3(7.31%)篇具体描述了分配方案隐藏方法;2(4.88%)篇采用单盲法;5(12.20%)篇提及随访与失访;仅1(2.44%)篇有样本量的估算;所有文献都没有试验注册.根据STRICTA评价,其中大部分文献对针刺种类、针刺数目、治疗场所相关信息和针灸师资历报道不充分,仅有5(12.20%)篇完整报道了针刺细节.结论:目前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RCT质量偏低.今后临床试验应严格执行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规范报告.

    作者:徐桂兴;黄志军;熊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肾论治不孕症高频药物与证型关系的现代病案研究

    探讨从肾论治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和证型分布特点.通过对近40年治疗不孕症的中医现代病案文献进行检索,对收集到从肾论治不孕症的160篇文献,采用关联规则方法对其药物与药物、药物与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用药规律,即单味药中从肾论治不孕症的相关高频药前9味是菟丝子、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山药、山茱萸、香附、巴戟天,说明肾虚导致的不孕症多数是肾阴精亏虚,治疗上滋肾补阴填精养血的药物居多数,其中菟丝子与肾阳虚、肾阴虚、肾虚皆有强关联,因此在治疗中,菟丝子皆参与用药.在聚类分析中,单味菟丝子被聚为一类,在频数分析中,菟丝子频数居首,可见不孕症从肾论治方药中菟丝子的重要地位,为临床辨治不孕症提供参考.

    作者:吕爱平;丁婉珍;高明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龙脑体外释放机制比较

    目的:研究生物黏附制剂愈溃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龙脑的体外释放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愈溃膜中丹皮酚、靛玉红的体外释放度,气象色谱(GC)测定龙脑的体外释放度,并将累积释放数据分别用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etiger-Peppas(R-P)方程拟合,分析三者的体外释药模式;采用相似因子法(f2)评价三者能否达到均衡释放.结果:丹皮酚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R-P方程,靛玉红和龙脑的体外释放曲线接近一级方程;愈溃膜中丹皮酚与靛玉红、龙脑与丹皮酚、龙脑与靛玉红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愈渍膜中有效成分丹皮酚、靛玉红和龙脑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作者:段晓颖;贾庆涵;郝亚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条件的RA-I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片为主,12.5 mg/次,每周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20 m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A-ILD患者症状、实验室炎症指标、动脉血气分析、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等诸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 (P <0.05).主要炎症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ESR、CRP、RF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部HRCT积分及血气分析结果较疗前均改善,但治疗组变化较显著(P<0.05);而两组肺功能结果前后也有差异,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能明显改善R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间质病变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松伟;郭洪涛;王子华;王荷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YMDD变异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将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及YMDD变异率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15年11月以前)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RCT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偏倚进行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一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与苦参素相比,HBeAg阴转率:RR=2.00,95%Cl为[1.37,2.93] (P =0.000 4),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倍.HBeAg血清转换率:RR =2.24,95% Cl为[1.56,3.21] (P <0.000 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24倍.HBV DNA阴转率:RR=1.76,95% Cl为[1.24,2.50] (P =0.002),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比苦参素干预增加了76%的HBV DNA阴转率.YMDD:RR =4,95% Cl为[0.46,34.54],无统计学意义(P=0.2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和苦参素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在改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较好,且未使YM-DD基序变异率增加,但纳入文献质量不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三盲试验支持.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马延怀;金远林;张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黄治疗脑出血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大黄功能通腑泻热、凉血化瘀,为治疗中风急性期阳明热结腑实证的主药.现代研究发现大黄治疗脑出血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脑血肿、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调节脑-肠轴可能为新的研究方向.就大黄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

    作者:袁梦果;李健香;顾恒;过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为建立鸭跖草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后选择鸭跖草75%乙醇冷浸提取物抗呼吸道合包病毒(RSV)活性和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进行下一步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MTT染色法,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值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鸭跖草不同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材鸭跖草对于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未见明显效果;75%乙醇冷浸的鸭跖草浸取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并且测得鸭跖草75%乙醇冷浸浸取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治疗指数为21.1,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29.8;采用蒸馏水提取的鸭跖草提取液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测得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治疗指数为19.6,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36.7.结论:鸭跖草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鸭跖草抗病毒研究和建立鸭跖草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作者:袁琦;侯林;刘相文;陈亚乔;张晓平;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