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陈;石玉婷;于世家;王镁
目的:研究芪参脑脉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将2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证属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研究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7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脑脉通胶囊口服,两组疗程为2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IB、t-PA、PAI-l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vWF、ADMA、VE-C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IB、t-PA、PAI-l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vWF、ADMA、VE-Ca水平等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芪参脑脉通胶囊能有效干预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并有效保护其血管内功能.
作者:陈龙霏;焦静;高磊;牟善茂;徐延俊;张宪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中药肠炎康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肠黏膜中ICAM-1和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每组35例,中药组予肠炎康颗粒加减;西药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8周后对比两组的症状综合疗效及肠黏膜ICAM-1、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终中药组28例、西药组30例完成临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较西药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表现、综合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更好,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肠黏膜ICAM-1、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1例患者(3.33%)出现恶心,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肠炎康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性好,其治疗机理可能与下调肠黏膜中ICAM-1、MMP-9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建觅;高文艳;林一帆;王利平;于丽;王长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对中医古籍数据库中与耳聋有关的记载进行阅读、整理和分析,探讨老年性聋的中医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方药治疗,为中医药防治老年性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张杰;汤佳蓉;孟令怡;吴璇;董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神经损伤评分(NSS)评分和体重测量,探讨回神颗粒减轻TBI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压性脑损伤装置建立中度TBI模型,创伤压力为(170±10)kPa,作用时间为(20±2)ms,随机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3d组、模型7d组、治疗3d组、治疗7d组.治疗3d组和治疗7d组于创伤后即刻用2 mL药液(含回神颗粒0.27 g)灌胃一次,此后再分别于每日早晚各灌胃一次,每次2 mL药液.分别于创伤后1d、3d、7d对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7d组和治疗7d组进行NSS量表评分;分别于创伤后1d、3d对模型3d组和治疗3d组进行NSS评分.分别于造模前和取材前称取每只动物的体重.观察NSS评分和体重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3d组、模型7d组、治疗3d组、治疗7d组各时间点NSS评分明显降低(P<0.01).但与模型3d组和模型7d组的NSS评分相比较,治疗3d组和治疗7d组的NSS评分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体重比较,模型组动物体重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动物体重无明显下降(P>0.05).比较每组动物造模前和取材前体重,发现模型组体重下降,具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体重有所增加,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回神颗粒能明显改善TBI大鼠N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大鼠的生长发育,减轻脑损伤.
作者:崔俊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小春花不同提取部位的镇咳平喘作用.方法:通过氨水引咳法检测咳嗽的潜伏期和3 min内咳嗽次数,组胺喷雾致喘法检测引喘潜伏期,卵蛋白致敏法检测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光镜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的分类计数和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小春花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可极显著减少小鼠在3 min内的咳嗽次数(P<0.01);石油醚层和氯仿层与对照组相比能极显著延长哮喘潜伏期(P<0.01),乙酸乙酯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春花各部位与模型组相比均能降低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其中石油醚层、氯仿层和正丁醇层能明显地降低哮喘小鼠的气道缩窄指数(Penh) (P <0.01),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能极显著性增加哮喘小鼠的潮气量(P<0.01)以及降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P<0.01);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能显著降低IL-4的水平和IL-4/IFN-γ的比值(P<0.05).结论: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并且能明显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提示为小春花镇咳、平喘的有效部位.
作者:章红;黄萍;羊波;辛文秀;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20只,按血糖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10 mL/kg)、补肾活血中药煎剂(6.7 mL/kg),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结果:模型组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338.55±28.55)明显高于正常组(239.27±33.27)(P<0.01);补肾活血中药组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247.63±11.49)明显低于模型组(338.55±28.55) (P <0.01);补肾活血中药组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247.63±11.49)较正常组(239.27±33.27)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可能为肾脏皮层血流值增加,补肾活血中药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皮层血流值,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皮层血流值从而改善肾脏微循环有关.
作者:周陈陈;石玉婷;于世家;王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体质由先后天因素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理体质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营养是体质调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中医体质分类,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成分测量、营养代谢指标检测等方法,评定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营养状况,利用食物性味功效、生物活性食物成分、营养基因组学等方法手段进行营养干预.探索营养学与中医体质学的有效结合方式,更好地使营养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体质调理中,以促进健康.
作者:陈禹;李玲孺;石劢;王济;李英帅;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肠癌是严重的致死性疾患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肠癌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是放射性或者化学性治疗方案,该方案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由于长期应用引起的严重副反应症状而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中医药防治肠癌具有确切疗效而不良反应小的特征,是防治肠癌的有效疗法;然而,目前临床中运用中医药防治肠癌缺乏系统的完整论治体系.以肠癌的发病进展为基础,结合目前中医药防治肠癌的特点,系统性的探究中医药防治肠癌的临床辨证思路,以期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肠癌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卫东;花宝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荆子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水平及体积的影响.方法:24只SD孕鼠产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阿莫西林(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自然哺乳3d后用于实验.除正常产后大鼠外,其他各组产后大鼠均予以复制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将其第3、4、5对乳房用75%乙醇擦拭后,经乳头管灌注2×1012CFM/mL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μL/侧到大鼠第3、4、5对(双侧)乳腺内.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荆子混悬液12、6、3 g/kg灌胃,对照组予阿莫西林混悬液含药150 m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对照组均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予7d.外周血采血,抗凝后上血象检测仪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总数、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偏高(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乳腺炎大鼠血血小扳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P<0.05).结论:黄荆子可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提示黄荆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可能与降低血小板水平有关.
作者:岳海洋;赵海梅;徐荣;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分离纯化过程是影响多糖活性的关键环节.对近年来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其原理及其优缺点,以期为多糖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越燕;王露露;季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依帕司他(Epalrestat,Epa)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2015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DPN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Ep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指标,并在治疗后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和腓总神经SCV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分别为(6.4±0.7) mmol/L、(9.3±2.2) mmol/L和(6.8±1.2)%,对照组为(7.6±1.2) mmol/L、(12.4±2.4)mmol/L和(7.4±1.4)%,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和腓总神经SCV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32/48),观察组有效率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Epa治疗能明显降低DPN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是DPN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建瓴汤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降低血压类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建瓴汤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测头痛眩晕、失眠健忘、急躁易怒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动态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①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眩晕、失眠健忘、急躁易怒临床症状均有所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比较显示,所有指标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瓴汤能够平肝潜阳、熄风安神,明显改善动态血压平均值,有效缓解眩晕、失眠等症状,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叶;周胜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采用人肠内菌转化模型和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的炎症细胞模型研究了金莲花总提取物人肠内菌转化前后对巨噬细胞NO、IL-6和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莲花总提取物及总提取物肠内菌转化产物都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IL-6和TNF-α,且总提取物肠内菌转化产物的抑制作用强于金莲花总提取物,说明二者都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肠内菌转化后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稍好于肠内菌转化前.
作者:刘辰;刘莉嘉;赵灿;郭丽娜;王如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一种天然来源抑菌剂对常见致病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以及石斛病原真菌(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从东海沙滩泥土中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牛津杯法及对峙法筛选对四株致病性细菌和一株石斛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通过观察菌体形态,16SrRNA测序、GenBank比对,对优活性菌株进行鉴定;通过优化菌株培养条件,获得活性物质产生佳发酵条件.结果:从样品中共分离52株菌,6株菌发酵液提取物对病原细菌具有抑制作用,2株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活性.选取活性佳的菌株,通过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所述5株指示菌具有生长抑制活性;通过优化,确定该菌佳培养条件为37℃,ISP2培养基,发酵培养96 h.结论:从东海中所分离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对常见致病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筛选石斛病原菌天然抑制剂的研究.
作者:吴卫刚;吴祺豪;沈青青;陈姜;陈苏;王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化浊片对脂肪性肝病大鼠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酒精灌胃建立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清热解毒化浊片组、非诺贝特组、模型组和正常组4组,经治疗30天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脂联素(ADP)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观察,清热解毒化浊片组大鼠肝组织脂肪蓄积、炎性浸润情况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HO、ALT、AST、TNF-α明显升高(P<0.01,P<0.05),血清ADP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热解毒化浊片组血清TG、TCHO、ALT、AST、TNF-α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IL-10、ADP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清热解毒化浊片可减轻肝组织炎性损伤,促进肝功能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促进抑炎因子IL-10、ADP的表达有关.
作者:毛娅男;赵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取的佳工艺为鹿茸粒度80~100目,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每次20 min;乙醇沉淀工艺为药液相对浓度0.5g·mL-1(生药)、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4h.结论:经过验证实试验该马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张微;张振秋;李峰;马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采取相应干预.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用铜试纸显色法检测大鼠血清的SOD含量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MnSOD及CuznSOD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糖痹康剂量组大鼠血清中SOD的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Cuzn-SODmRNA及Mn-SOD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弥可保,糖痹康低、中和高剂量组Mn-SOD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同时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低、中和高剂量组Cuzn-SOD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糖痹康低,中和高剂量组Mn-SOD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弥可保组Mn-SOD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虽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有效中药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可能与通过提高血清SOD含量及Mn-SOD及Cuzn-SOD基因表达而起到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吕翠岩;张胜容;徐暾海;孙文;贾晓蕾;张岩;郭旋;赵文景;张竹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中药内服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RA)顽固性肿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5例伴顽固性肿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时间分成针刀组(A组,n=45)、联合组(B组,n =45)和对照组(C组,n=45)3组.C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方案,A组予以针刀+常规治疗方案,B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疗法.行为期6个月随访,比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分析其晨僵时间、消肿时间、止痛时间、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等指标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量/指数、关节疼痛数量/指数、关节压痛数量/指数等治疗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显著低于A组的80.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组高,达到95.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关节肿胀、疼痛、压痛的数量、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B组降幅>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组患者晨僵时间、消肿时间、止痛时间、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等治疗指标均显著低于A、C两组(P<0.05);A组各治疗指标显著低于C组患者(P<0.05).结论:对伴有顽固性肿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以针刀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其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及压痛症状,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提高其预后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记为治疗组(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D-二聚体、血清IFN-γ、IL-4、IL-6、IL-8.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趋势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9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x2=12.964,P=0.001),且治疗组的治愈数、显效数以及进步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2/40);治疗组发生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炎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剑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中药金花葵Hibiscus manihot.L的主要药用部位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图研究.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金花葵的干燥花蕾、种子及果壳进行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谱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处理方法的花蕾和种子的光谱有一定差异,花蕾和果壳的红外谱较为接近,主要在峰强度上存在不同.花蕾及果壳样品主要在3395、3026、2994、1708、1538、1345、1288、1205 cm-1等位置存在吸收峰,主要成分为黄酮、多糖、酯类等,种子特异性地含有脂肪烃(1720 cm-1).结论:金花葵果壳的红外光谱表明其有相近于花蕾的化学成分,开发前景广阔,不同处理方法的样品具有差异性,该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作金花葵的质量控制或样品甄别.可用于其它部位的研究,进一步加大资源利用率.
作者:李俊采;张兴国;何欢;王楠轲;方琦;张丽君;邓宁;朱昌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