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波
目的:观察加味参附汤对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CRP、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汤,B组采用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血B型脑纳肽(BNP)浓度、C反应蛋白、TNF-a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A组在控制血压与心率,降低B型脑纳肽与C反应蛋白,降低TNF-a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加味参附汤,可降低脑纳肽,有效改善心功能.可能机制是通过控制心率、下调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
作者:俞梅;刘兆龙;马丽娟;叶玲玲;沈建成;郭航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芪参脑脉通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将2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证属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研究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7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脑脉通胶囊口服,两组疗程为2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IB、t-PA、PAI-l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vWF、ADMA、VE-C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IB、t-PA、PAI-l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FMD、vWF、ADMA、VE-Ca水平等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芪参脑脉通胶囊能有效干预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并有效保护其血管内功能.
作者:陈龙霏;焦静;高磊;牟善茂;徐延俊;张宪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荆子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水平及体积的影响.方法:24只SD孕鼠产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阿莫西林(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自然哺乳3d后用于实验.除正常产后大鼠外,其他各组产后大鼠均予以复制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将其第3、4、5对乳房用75%乙醇擦拭后,经乳头管灌注2×1012CFM/mL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μL/侧到大鼠第3、4、5对(双侧)乳腺内.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荆子混悬液12、6、3 g/kg灌胃,对照组予阿莫西林混悬液含药150 m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对照组均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予7d.外周血采血,抗凝后上血象检测仪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总数、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偏高(P<0.05),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荆子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乳腺炎大鼠血血小扳总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P<0.05).结论:黄荆子可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大鼠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及分布宽度,提示黄荆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可能与降低血小板水平有关.
作者:岳海洋;赵海梅;徐荣;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病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免疫功能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伽玛刀+中药四君子汤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伽玛刀组25例).研究两组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肿瘤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卡氏评分均更高(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组CD3+、CD4+、CD4+/CD8+和NK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伽玛刀在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复发病例可以提高疗效、提升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峥;厉民;周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间断强刺激制作的老龄大鼠“郁证”模型心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胸主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Wistar老龄大鼠共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间断强刺激干预组、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干预组.适应性喂养后,分别给予两组刺激干预组大鼠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和间断高强度刺激(均包括冰水游泳、热刺激、禁食、禁水、夹尾、昼夜颠倒、高速水平摇晃、频闪灯照射等,但程度及频次不同).之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嗜度等一般情况;检测血管活性物质(NO、ET-1)水平;电镜下观察胸主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分别给予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间断强刺激56 d后,两组不同刺激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体重上升幅度、糖水偏嗜度均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同刺激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干预组NO水平明显升高(P<0.05);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干预组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电镜下观察胸主动脉超微结构发现:空白组及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干预组胸主动脉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变化.间断强刺激干预组胸主动脉线粒体、内皮细胞发生了改变.结论:慢性持续性温和刺激制作的“郁证”老龄大鼠模型心血管活性物质(NO、ET-1)表达的改变更明显,而间断高强度制作的“郁证”老龄大鼠模型则可出现主动脉内皮的损伤.
作者:唐黎群;余肖琴;周宁;沈炳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LAC和MC联合治疗CFC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24例CF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BG组(63例)和COG组(61例),分别采用LAC、MC和MC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OBG组63例患者显效33例(x2=8.796,P=0.015),有效28例(x2=9.054,P=0.028),无效2例(x2=8.931,P=0.019),治疗有效率96.83%(x2=9.135,P=0.009)与COG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便意少(t=8.562,P=0.019)、便次少(t=9.025,P=0.014)、粪便干结(t=8.747,P=0.026)和排便费力(t=8.637,P=0.026)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COG组,两组SAS和SDS评分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C与MC联用治疗CFC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缩短便意少、便次少、粪便干结和排便费力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霍红;李艳梅;张怡;夏永丽;吴贵恺;王立新;郝丽君;刘国祥;司雁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灸疗器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与TDP结合电针及单纯电针疗法比较,评价灸疗器结合电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佳方法.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灸疗器组、TDP组和对照组,共90例患者,20 min/次,1次/d,6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d,治疗8个疗程,随访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骨性关节炎WOMAC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观察比较各疗法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灸疗器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TDP组治愈6例,显效6例,有效12例;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8例,无效12例.结论:灸疗器结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效果较好,是治疗本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树东;董宝强;王芳玉;宋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采用人肠内菌转化模型和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的炎症细胞模型研究了金莲花总提取物人肠内菌转化前后对巨噬细胞NO、IL-6和TNF-α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莲花总提取物及总提取物肠内菌转化产物都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IL-6和TNF-α,且总提取物肠内菌转化产物的抑制作用强于金莲花总提取物,说明二者都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肠内菌转化后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稍好于肠内菌转化前.
作者:刘辰;刘莉嘉;赵灿;郭丽娜;王如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取的佳工艺为鹿茸粒度80~100目,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每次20 min;乙醇沉淀工艺为药液相对浓度0.5g·mL-1(生药)、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4h.结论:经过验证实试验该马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张微;张振秋;李峰;马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膀胱经循行于人体的背阳部,上巅项、入脑府,与脑神、五脏俞、督脉、阴阳跷脉关系密切.历代医家不乏用膀胱经穴治疗失眠的病例及理论探讨.就古籍中关于膀胱经与失眠关系的相关条文进行考辨整理,拟从中探讨调节膀胱经经气能调和五脏、安神助眠的具体原因所在.
作者:赵非一;赵英侠;燕海霞;许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经过文献梳理和医案回顾性整理,探讨新安王氏内科流派论治带下病经验:重视奇经论治;重视健脾化湿;重视清肝调营.同时临证中善用对药,每获佳效:山药、白果、芡实;乌贼骨,白鸡冠花;龙骨、牡蛎;石决明、龟版;杜仲、续断;白蔹、椿樗白皮、败酱草等.
作者:郜峦;王又闻;王键;吴若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肠癌是严重的致死性疾患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肠癌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是放射性或者化学性治疗方案,该方案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由于长期应用引起的严重副反应症状而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中医药防治肠癌具有确切疗效而不良反应小的特征,是防治肠癌的有效疗法;然而,目前临床中运用中医药防治肠癌缺乏系统的完整论治体系.以肠癌的发病进展为基础,结合目前中医药防治肠癌的特点,系统性的探究中医药防治肠癌的临床辨证思路,以期为临床中医药防治肠癌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卫东;花宝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决明提取物(由决明子、野菊花、夏枯草组成)的入血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以40 g(生药)/kg剂量灌胃给予复方决明提取物及单味药材.给药血浆首先采用直接蛋白沉淀法考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入血成分及存在形式;后对其进行盐酸水解,并在280 nm和360 nm下分析吸收入血的主要苷元,进行来源归属和定性研究.结果: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给药血浆与空白血浆比,新增成分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酸解后,在280 nm波长下有11个入血成分,此类成分多来源于决明子,其中3号峰为橙黄决明素,7为黄决明素,10为大黄素,11号为大黄酚.360 nm下新增4个峰,主要来源于野菊花,其中12号峰为木犀草素,13为芹菜素,15为合金欢素.结论:本研究主要对复方决明提取物的入血成分进行了初探,并对其来源进行归属.此研究的开展有利于阐明复方决明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临床用药及后续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颜美秋;楼招欢;杨露萍;俞静静;吕圭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依帕司他(Epalrestat,Epa)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2015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DPN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Ep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指标,并在治疗后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和腓总神经SCV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分别为(6.4±0.7) mmol/L、(9.3±2.2) mmol/L和(6.8±1.2)%,对照组为(7.6±1.2) mmol/L、(12.4±2.4)mmol/L和(7.4±1.4)%,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和腓总神经SCV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4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32/48),观察组有效率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Epa治疗能明显降低DPN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是DPN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高血压主要呈现以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种证型为主的虚实夹杂的证候表现,临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其证型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不良生活习惯、四诊信息、心血管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等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张洋;何建成;唐晓婷;童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中药肠炎康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肠黏膜中ICAM-1和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每组35例,中药组予肠炎康颗粒加减;西药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8周后对比两组的症状综合疗效及肠黏膜ICAM-1、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终中药组28例、西药组30例完成临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较西药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表现、综合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更好,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肠黏膜ICAM-1、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1例患者(3.33%)出现恶心,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肠炎康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性好,其治疗机理可能与下调肠黏膜中ICAM-1、MMP-9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建觅;高文艳;林一帆;王利平;于丽;王长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芪贞降脂溶栓胶囊对大鼠血栓形成和小鼠微循环、耐缺氧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电刺激法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观察血流阻塞时间(OT值);采用直接给药法,在给药后10、20、30 min等不同时间,观察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口径的变化及其耳廓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变化;记录小鼠缺氧死亡时间.结果:芪贞降脂溶栓胶囊明显延长大鼠体内电刺激引起的血栓形成时间;增大小鼠耳廓微动脉、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结论:芪贞降脂溶栓胶囊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及增强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蒋莲秀;谢邦和;徐庆;谭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记为治疗组(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D-二聚体、血清IFN-γ、IL-4、IL-6、IL-8.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趋势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9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x2=12.964,P=0.001),且治疗组的治愈数、显效数以及进步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2/40);治疗组发生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炎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剑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比较非痰湿型PCOS IR组与非痰湿型PCOS non-IR组、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生化表现,探讨非痰湿型PCOS IR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15例非痰湿型PCOS IR、50例非痰湿型PCOS non-IR患者及39例正常对照女性,分析和比较三组间的临床生化各项指标.结果:(1)非痰湿型PCOS IR组与非痰湿型PCOS non-IR组多毛评分、黑棘皮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非痰湿型PCOS IR与非痰湿型PCOS non-IR组LH、LH/FSH、T、FAI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HB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非痰湿型PCOS IR组患者的FINS、TC、TG、TG/HDL、LDL/HDL、TC/HDL、LAP显著高于非痰湿型PCOS non-IR组及对照组(P<0.05);(4)对所有PCOS患者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年龄、体重、TC、LDL、T无关;与BMI、TG、TG/HDL、LDL/HDL、TC/HDL、LAP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体重指数正常的非痰湿型PCOS IR患者存在较高的血脂水平,应对非痰湿型PCOS IR患者进行血脂的检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颖华;侯丽辉;徐芳;李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若发生无复流则预示着更差的临床预后.研究旨在评估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无复流发生的防治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n=10),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Sham组开胸不结扎,其余3组结扎左室缘支90 min,切断结扎线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结扎前5 min、结扎左心室缘支90 min、再灌注120 min时,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终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HE染色后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评估缺血范围(LA/LVA)、无复流范围(NRA/LA)及梗死区心肌范围(MIA/LA).结果:(1) AMI后90 min时,CK、CK-MB水平在I/R组、DS-201组和DS-201-pre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及DS-201组TNF-α水平均较DS-201-pre组高(P<0.05).再灌注120 min时,DS-201-pre组及DS-201组的血清CK、CK-MB、TNF-α水平低于I/R组(P<0.01或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CK、CK-MB、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组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基本一致(P>0.05).与I/R组比较,DS-201组及DS-201-pre组可以减少无复流面积(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与I/R组比较,DS-201组及DS-201-pre组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减轻心肌细胞结构损伤,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减轻心肌细胞结构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无复流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王琳莉;黄抒伟;窦丽萍;陆明;胡鹏飞;卜刚;林冬铭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