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浦斌红;丁宏娟;杨芸峰;郑敏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证候, 证候要素, 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后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LPS组和不同浓度(1μM,5μM,10 μM,25 μM)大黄素+LPS组,不同浓度的大黄素预处理细胞2h后,再加入1μg/mL LPS刺激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用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 p65)的磷酸化.结果:LPS刺激后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和分泌明显高于空白组,而给予大黄素的LPS组表达和分泌上述细胞因子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LPS刺激后的细胞NF-κB p65磷酸化明显增强,而大黄素则能抑制NF-κB p65的磷酸化,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降低mRNA的表达,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的信号通路.

    作者:马春芳;王寅;沈爱娟;蔡宛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瑶药敷脐疗法结合药浴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瑶药敷脐疗法结合药浴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60例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对照组(A组)和瑶药治疗组(B组)两组,每组各30例,通过对该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来考查瑶药敷脐结合药浴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的66.67%.而且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肝纤维指标、门脉血流动力学及复发率方面也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瑶药敷脐疗法结合药浴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贝光明;李海强;曾红儒;林寿宁;韦刚;钟献凤;林青;杨兆宁;罗昭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响应面法优化胆黄连的炮制工艺

    目的:优选炒制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物含量的归一值OD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炒药温度、炒药时间、闷润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胆黄连的佳炮制工艺是炒药温度为94℃,炒药时间为19min,闷润时间为1h.此模型下胆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31.494 mg·g-1,浸出物含量为5.24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可用于胆黄连饮片制备.

    作者:王静;陈悦;袁子民;吕佳;刘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利胆排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应用利胆排石汤后,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疗效,并进行相应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利胆排石汤处理,对照组则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8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石残留、胆管狭窄概率及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治愈率,改善术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的产生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中医痰湿体质探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危险人群的健康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慢性病发病率的攀升,当今的医学模式也正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化,健康管理的意义日益凸显.痰湿体质是中医九种体质类型之一,通过体病相关研究显示痰湿体质具有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以及生殖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易罹性,通过痰湿体质介入健康管理可实现以上相关疾病高危人群的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体现并践行了4P医学模式的理念.

    作者:姚海强;李玲孺;张曾亮;孙冉冉;Donna May Winges;许璇璇;陈禹;李长明;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作者:马海峰;柯纪定;倪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郁金姜黄素的化学组分

    目的:对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生品、茎叶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浙产温郁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茎叶、生品中的姜黄素含量.结果:茎叶样品中四川产黄丝郁金的姜黄素含量高,温郁金中含有的姜黄素量比黄丝郁金少得多;从部位来看,茎叶的姜黄素含量比块根要略高,而生品要比炮制品略高.结论:不同品种、产地及加工方法的郁金炮制品、生品及其茎叶中姜黄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经优选色谱条件建立的HPLC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为控制和评价浙江道地药材温郁金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翁金月;张春椿;林君;金利思;胡建荣;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慢性胃炎穴位运用探析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见证多端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刺在临床上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胃炎的各种症状,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又是六腑下合穴之一,可调中焦,理脾胃,降逆止呕,故为常用.且配伍中腕、内庭、内关、关元、章门等穴位效果尤甚.

    作者:诸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纯香烟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取左肺中叶肺组织,采用常规光镜、透射电镜及AB-PAS特染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具备COPD的病理特征.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善明显.结论: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可能是通过“化痰”作用,抑制了杯状细胞化生及黏液高分泌,进而减轻炎症损伤等.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这可能与其标本兼治“痰”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配;邓秀兰;钟相根;刘娟;齐明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脾虚本质探讨

    线粒体功能障碍、AMPK-mTOR信号转导异常可导致糖尿病,脾虚患者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和AMPK-mTOR信号转导异常.通过健脾来改善线粒体功能和调节AMPK-mTOR信号转导是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理解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揭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脾虚证的本质.

    作者:师林;柯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清肺合剂内服治疗放射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清肺合剂内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清肺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30例,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有效23例,有效率为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肺合剂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小华;章红燕;施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虎杖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TGF-β1/Smad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虎杖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Smad3,Smad4,Smad7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虎杖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1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虎杖预防组、虎杖当天组、虎杖28天组、DXM治疗组,共6组,每组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18Gy.虎杖预防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虎杖流浸膏,虎杖当天治疗组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每日予虎杖流浸膏灌胃,虎杖28天治疗组于造模后第28天开始每日予虎杖流浸膏灌胃,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每日予地塞米松灌胃用药4周,4周后予1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纽子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分别于1、2、3、4、6、8周随机处死4只大鼠,取右肺下叶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肺组织Smad3、Smad4、Smad7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照射后大鼠肺组织均有TGF-β1、Smad3、Smad4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虎杖治疗组与DXM治疗组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模型组Smad7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虎杖治疗组smad7表达较模型组均有升高,其中虎杖预防组Smad7-mRNA表达在第1周时下降,第2周后表达持续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虎杖当天治疗组在第3周后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虎杖预防组与虎杖当天治疗组在第6、8周时表达高于DXM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虎杖28天治疗组在第6周后Smad7-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但与DXM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虎杖能够降低TGF-β1蛋白的表这,抑制受体激活性蛋白Smad3的表达,下调通用性蛋白Smad4的表达,促进抑制性蛋白Smad7的表达,从而抑制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脏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因此虎杖有一定的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徐婷贞;杨起初;安娇娇;杨珺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芪多糖对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TGF-β1、SOD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辐照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小鼠TGF-β1、SOD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抑制作用机制.方法:近交系C57/BL雌性小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100 mg/kg·d),单纯黄芪多糖组(100 mg/kg·d);每组30只小鼠.照射方式:10 MV-X射线,经前胸单次照射小鼠肺脏中平面13Gy,全肺照射.给药方式:灌胃,照射前30 min给药1次,以后每日给药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相应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照射后7d、28 d、56 d处死后予以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计数炎性细胞;另取部分肺组织HE染色,部分肺组织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未被照射组别肺组织均无炎症反应.受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在照射后56 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病理变化,但照射+黄芪多糖组较单纯照射组炎症反应明显较轻,照射+黄芪多糖组与同时段的单纯照射组比较:肺组织中血清中TGF-β1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较高,炎性细胞募集较少.两组间不同时段血清中TGF-β1水平、肺组织中SOD水平以及炎性细胞计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在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通过保护SOD,降低TGF-β1,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白桦;袁国荣;贾勇士;詹文明;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根据其表现的差异性为PSG在失眠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养心组、太极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辅助下,养心组采用养心治神功法干预,太极组采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40 d.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数评定,并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应用多功能睡眠监测系统,对各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睡眠监测,记录相关指标,打印PSG监测报告.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各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太极组对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养心组与西药组(P<0.05),养心组对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太极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3组的觉醒次数都有下降、睡眠效率均有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养心组、太极组均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养心组与太极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SWS时间、REM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养心组及太极组与比例显著增加,治疗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太极组相比,养心组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养心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太极组.结论:中医养心治神功法、太极拳及西药均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及睡眠维持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养心治神功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太极拳.

    作者:樊旭;宋海英;刘诗若;马佳;鞠庆波;廖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

    研究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将105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护肝片组、克劳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组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ig给予生理盐水,护肝片组给药量为2片·kg-1·d-1,克劳克组为25mL·kg-1·d-1,保肝颗粒高、中、低分别为12.9、6.45、3.225 g· kg-1·d-1,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分别ip 0.2% CCl4油溶液0.01 mL· 10g-1,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小鼠取材用以各项指标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实验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结果表明,保肝颗粒能够改善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组织形态与结构,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蛋白含量,其发生机理与调控细胞因子有关.

    作者:马骥;刘丽;李军;范颖;訾慧;卢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沙参麦冬汤.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变化、体质量变化等临床受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KPS评分变化为“稳定”、体质量变化为“改善”或“稳定”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变化为“降低”和体质量变化为“降低”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发生0~Ⅰ期的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发生Ⅱ~Ⅳ期的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P化疗方案具有抑制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T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英生活质量、增加其临床受益,并具有减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石磊;王丽丽;胡魁;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各32例.A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2 000 mL;B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3 000 mL;C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4 000 mL;对照组采用清水2 000 mL熏洗10 min;统计4组疗效,于术后第1、3、7、10天对所有受试者疼痛、水肿、排尿障碍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疗效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水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排尿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排尿障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结论:采用中等浓度(4%)的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进行施治,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

    作者:肖小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温润辛金培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温润辛金培脾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进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90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86例.口服温润辛金培脾中药颗粒剂,10 g/次,每日3次.3周为1疗程,观察2疗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结果: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润辛金培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肺脾两虚型)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韩健;祝金旭;芦珊珊;李霞;韦玮;孙慧媛;闫玥;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分析研究

    目的:对臭灵丹草药材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并建立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叶表皮制片、粉末制片等显微鉴定方法对臭灵丹草的茎、叶组织构造及粉末进行观察.结果:对臭灵丹草药材的茎、叶组织构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观察、照相,制定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结论: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明显,可为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许亮;袁巍;杨燕云;王冰;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07月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患者140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76例,肝郁脾虚型64例,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患者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雪琴;邱笑琼;贺军;段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