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骥;刘丽;李军;范颖;訾慧;卢健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护肝、间断补充蛋白质等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FP水平(4167±75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975±742) 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NK细胞活性分别为(71.9±13.9)%、(46.6±12.6)%,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洪枢;张科军;宋程浩;叶陆海;倪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马钱子配伍白术(马钱子配伍白术以下简称马白)不同比例水煎液中马钱予碱和士的宁的变化,观察配伍对马钱子主要毒性成分的影响,并寻求减毒较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配伍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白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17.6%和46.9%;马白1∶4煎剂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别下降23.5%和8.5%;马白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降低29.0%和16.6%.结论:马白1∶4、1∶6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比为马白1∶6.
作者:梁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西医治疗肿瘤以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为常见,疗效虽著不良反应亦不容小觑.从刀奎克伐,气血两伤;化疗苦寒,伤脾败胃;放疗热毒,伤阴耗气;靶向风热,伤及肺肠这四方面介绍沈敏鹤主任中医师就西医损伤性治疗的中医治疗经验.
作者:吴霜霜;戚益铭;沈敏鹤;阮善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臭灵丹草药材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并建立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叶表皮制片、粉末制片等显微鉴定方法对臭灵丹草的茎、叶组织构造及粉末进行观察.结果:对臭灵丹草药材的茎、叶组织构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观察、照相,制定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结论: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明显,可为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许亮;袁巍;杨燕云;王冰;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作者:柳红良;赵志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纯香烟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取左肺中叶肺组织,采用常规光镜、透射电镜及AB-PAS特染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具备COPD的病理特征.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善明显.结论: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可能是通过“化痰”作用,抑制了杯状细胞化生及黏液高分泌,进而减轻炎症损伤等.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这可能与其标本兼治“痰”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配;邓秀兰;钟相根;刘娟;齐明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辐照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小鼠TGF-β1、SOD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抑制作用机制.方法:近交系C57/BL雌性小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100 mg/kg·d),单纯黄芪多糖组(100 mg/kg·d);每组30只小鼠.照射方式:10 MV-X射线,经前胸单次照射小鼠肺脏中平面13Gy,全肺照射.给药方式:灌胃,照射前30 min给药1次,以后每日给药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相应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照射后7d、28 d、56 d处死后予以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计数炎性细胞;另取部分肺组织HE染色,部分肺组织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未被照射组别肺组织均无炎症反应.受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在照射后56 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病理变化,但照射+黄芪多糖组较单纯照射组炎症反应明显较轻,照射+黄芪多糖组与同时段的单纯照射组比较:肺组织中血清中TGF-β1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较高,炎性细胞募集较少.两组间不同时段血清中TGF-β1水平、肺组织中SOD水平以及炎性细胞计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在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通过保护SOD,降低TGF-β1,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白桦;袁国荣;贾勇士;詹文明;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润辛金培脾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进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90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86例.口服温润辛金培脾中药颗粒剂,10 g/次,每日3次.3周为1疗程,观察2疗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结果: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润辛金培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肺脾两虚型)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韩健;祝金旭;芦珊珊;李霞;韦玮;孙慧媛;闫玥;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根据其表现的差异性为PSG在失眠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养心组、太极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辅助下,养心组采用养心治神功法干预,太极组采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40 d.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数评定,并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应用多功能睡眠监测系统,对各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睡眠监测,记录相关指标,打印PSG监测报告.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各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太极组对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养心组与西药组(P<0.05),养心组对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太极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3组的觉醒次数都有下降、睡眠效率均有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养心组、太极组均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养心组与太极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SWS时间、REM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养心组及太极组与比例显著增加,治疗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太极组相比,养心组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养心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太极组.结论:中医养心治神功法、太极拳及西药均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及睡眠维持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养心治神功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太极拳.
作者:樊旭;宋海英;刘诗若;马佳;鞠庆波;廖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胃镜检查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比较两纽患者术中不同时刻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诱导后、检查开始时、检查5 min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防治效果优良率99例(99.0%),均高于对照纽91例(91.0%),P<0.05.观察纽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3.0%)低于对照组11例(11.0%,x2=4.916,P<0.05).结论: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可显著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82±3.6 VS27.21±3.4,4.78±0.7 VS 7.25±1.1,104.42±15.42 VS 148.3±20.74,132.28±14.22 VS 189.23±21.44);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53 ±9.46 VS 60.52±7.15,80.35±11.52 VS 67.57±7.22;88.67±9.47 VS 76.34±8.36,91.78±11.32 VS 79.23±9.56);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 VS 28.33%).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凤双;黄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作者:倪海真;吕和平;潘乐门;虞冠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应用利胆排石汤后,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疗效,并进行相应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利胆排石汤处理,对照组则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8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石残留、胆管狭窄概率及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治愈率,改善术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的产生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07月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患者140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76例,肝郁脾虚型64例,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患者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雪琴;邱笑琼;贺军;段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mtTFA在心力衰竭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节食等方法造成慢性心衰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共4组,均以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8 d.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TF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高能磷酸盐(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余各组大鼠ATP及mtTFA水平显著降低(P<0.01),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ATP及mtTFA明显升高(P<0.01),BNP含量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血清中ATP,mtTFA及BN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显著降低心衰大鼠BNP的含量水平,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促进mtTFA生成,可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张秋梅;张艳;王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药方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组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嗪米特肠溶片,饭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2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饭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粒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医院自拟中药药方(枳壳10 g,柴胡10 g,陈皮10 g,大腹皮10 g,延胡索10 g,苏梗10 g,香附予10 g,脾弱痰湿患者加党参15 g,半夏10 g,茯苓10 g,白术10 g,厚朴10g;脾虚弱者加党参15 g,白木10 g,茯苓10 g;伴随明显抑郁患者加合欢皮10 g,郁金10 g,寒热交错者加吴茱萸5g,清半夏10 g,黄连5 g,乌贼骨15 g,频繁嗳气患者增加旋覆花15 g)每日1剂,早晚服用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单一症状的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反胃、食欲不振和早饱方面的显效和总有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显示,两组比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积分比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口渴症状,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犯困.结论:自拟中药药方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周继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各32例.A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2 000 mL;B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3 000 mL;C组复创熏洗方125 mL加水4 000 mL;对照组采用清水2 000 mL熏洗10 min;统计4组疗效,于术后第1、3、7、10天对所有受试者疼痛、水肿、排尿障碍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疗效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水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排尿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dA组、B组、C组3组缓解排尿障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佳(P<0.05).结论:采用中等浓度(4%)的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进行施治,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
作者:肖小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后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LPS组和不同浓度(1μM,5μM,10 μM,25 μM)大黄素+LPS组,不同浓度的大黄素预处理细胞2h后,再加入1μg/mL LPS刺激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1β,IL-6蛋白水平,用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 p65)的磷酸化.结果:LPS刺激后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和分泌明显高于空白组,而给予大黄素的LPS组表达和分泌上述细胞因子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LPS刺激后的细胞NF-κB p65磷酸化明显增强,而大黄素则能抑制NF-κB p65的磷酸化,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降低mRNA的表达,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的信号通路.
作者:马春芳;王寅;沈爱娟;蔡宛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排出量、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7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56.20±19.45) μg/min、(4.68±1.00)mmol/L和(75.70±19.55)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4.35±21.50) μg/min、(6.35±1.12) mmol/L和(96.76±26.50) μmol/L,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8.51%,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沙参麦冬汤.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变化、体质量变化等临床受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KPS评分变化为“稳定”、体质量变化为“改善”或“稳定”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变化为“降低”和体质量变化为“降低”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发生0~Ⅰ期的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发生Ⅱ~Ⅳ期的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P化疗方案具有抑制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T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英生活质量、增加其临床受益,并具有减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石磊;王丽丽;胡魁;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