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王丽丽;胡魁;王淑娟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脑梗塞后伴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31)、治疗组(n=34),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后所有被试者均进行图片再认测验,同时记录脑电图,离线处理后对两组被试者所诱发的ERPs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图片再认的正确率均提高,反应时间和N300潜伏期均缩短,N300波幅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对于治疗脑梗塞后认知功能障碍确有疗效,ERP可作为评价脑梗塞患者认知功能的辅助工具.
作者:张建博;韩冰;华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NF-α、NF-κBp65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药21 d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p65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NF-κBp65阳性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TNF-α水平和高、中剂量组NF-κBp65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优于其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粘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及结肠组织NF-κBp65的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张文秀;蔺晓源;刘金国;张瑜;纪云西;刘杰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组9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颗粒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痰、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刘姗姗;徐丘卡;陈锐;胡炜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见证多端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刺在临床上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胃炎的各种症状,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又是六腑下合穴之一,可调中焦,理脾胃,降逆止呕,故为常用.且配伍中腕、内庭、内关、关元、章门等穴位效果尤甚.
作者:诸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参麦冬汤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沙参麦冬汤.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变化、体质量变化等临床受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KPS评分变化为“稳定”、体质量变化为“改善”或“稳定”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变化为“降低”和体质量变化为“降低”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发生0~Ⅰ期的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发生Ⅱ~Ⅳ期的中、重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P化疗方案具有抑制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在T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英生活质量、增加其临床受益,并具有减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石磊;王丽丽;胡魁;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护肝、间断补充蛋白质等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FP水平(4167±75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975±742) 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NK细胞活性分别为(71.9±13.9)%、(46.6±12.6)%,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洪枢;张科军;宋程浩;叶陆海;倪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研究组则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脑水肿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昏迷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血肿量为(26.45±4.19) mL、GCS评分为(9.95±1.84)分,对照组脑血肿量为(18.63±3.39) mL、GCS评分为(14.27±1.7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7.39±2.97)d,对照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13.29±3.63)d,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前以及出院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为(9.95±2.04)、对照组为(12.15±2.51),显著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迅速减轻脑水肿,减少昏迷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傅国萍;鲁国建;董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首乌蒺藜汤,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评估皮损面积、皮损色素积分、酪氨酸酶水平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6,P<0.05).两组皮损面积及色素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检测两组酪氨酸酶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酪氨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6个月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均为轻微或者一过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复方卡力孜然酊,能够提高酪氨酸酶水平,缩小白斑面积和增加色素沉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晓燕;方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生品、茎叶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浙产温郁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茎叶、生品中的姜黄素含量.结果:茎叶样品中四川产黄丝郁金的姜黄素含量高,温郁金中含有的姜黄素量比黄丝郁金少得多;从部位来看,茎叶的姜黄素含量比块根要略高,而生品要比炮制品略高.结论:不同品种、产地及加工方法的郁金炮制品、生品及其茎叶中姜黄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经优选色谱条件建立的HPLC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为控制和评价浙江道地药材温郁金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翁金月;张春椿;林君;金利思;胡建荣;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和铝碳酸镁片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养胃颗粒治疗,5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采用OLGA分级分期评估系统和直观模拟评分法对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行评分,同时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胃黏膜萎缩分级和肠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效果较好,可一定程度的逆转腺体萎缩和肠化.
作者:马海峰;柯纪定;倪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07月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患者140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76例,肝郁脾虚型64例,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患者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雪琴;邱笑琼;贺军;段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炒制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物含量的归一值OD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炒药温度、炒药时间、闷润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胆黄连的佳炮制工艺是炒药温度为94℃,炒药时间为19min,闷润时间为1h.此模型下胆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31.494 mg·g-1,浸出物含量为5.24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可用于胆黄连饮片制备.
作者:王静;陈悦;袁子民;吕佳;刘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mtTFA在心力衰竭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节食等方法造成慢性心衰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共4组,均以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8 d.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TF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高能磷酸盐(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余各组大鼠ATP及mtTFA水平显著降低(P<0.01),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ATP及mtTFA明显升高(P<0.01),BNP含量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血清中ATP,mtTFA及BN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显著降低心衰大鼠BNP的含量水平,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促进mtTFA生成,可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张秋梅;张艳;王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资料整理和分析,总结本病临床高频症状和症状群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肾藏精”理论内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年龄为60~85岁(含60岁与85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诉的社区居民和门诊就诊患者共计13297人进行了初步筛查,根据国际统一的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DSM-Ⅳ标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0例A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别从认知功能,行为与精神障碍,生活能力,常见身体特征四个方面对AD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常见症状有善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瞬间遗忘转盼遗忘)、失算、反应迟钝、失用、寡言少语、失认等;在行为与精神障碍方面常见症状有烦躁易怒、表情淡漠、两眼无神、顽固迂执、多疑善虑、性情孤僻等;在生活能力相关症状有步履迟缓、纳呆、倦怠思卧、夜寐不安、耳聋、不闻香臭;本病的常见身体特征包括齿脱、发白、齿摇、唇淡白、耳轮枯槁、肌肤不荣等.结论:AD临床症状产生、发展和转归与肾精密切相关,中医“肾藏精”理论对AD病情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崔远武;张玉莲;李强;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8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11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为60.4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关生活指数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口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作者:柳红良;赵志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应用利胆排石汤后,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疗效,并进行相应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利胆排石汤处理,对照组则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8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石残留、胆管狭窄概率及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治愈率,改善术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的产生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辐照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小鼠TGF-β1、SOD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抑制作用机制.方法:近交系C57/BL雌性小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100 mg/kg·d),单纯黄芪多糖组(100 mg/kg·d);每组30只小鼠.照射方式:10 MV-X射线,经前胸单次照射小鼠肺脏中平面13Gy,全肺照射.给药方式:灌胃,照射前30 min给药1次,以后每日给药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相应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照射后7d、28 d、56 d处死后予以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计数炎性细胞;另取部分肺组织HE染色,部分肺组织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未被照射组别肺组织均无炎症反应.受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在照射后56 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病理变化,但照射+黄芪多糖组较单纯照射组炎症反应明显较轻,照射+黄芪多糖组与同时段的单纯照射组比较:肺组织中血清中TGF-β1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较高,炎性细胞募集较少.两组间不同时段血清中TGF-β1水平、肺组织中SOD水平以及炎性细胞计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在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通过保护SOD,降低TGF-β1,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白桦;袁国荣;贾勇士;詹文明;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及制剂成型工艺.方法: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佳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特女贞苷及二苯乙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辅料差异对颗粒剂的影响,确定佳辅料组合;测定休止角,考察颗粒流动性,并测定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优选条件为:15倍量6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3h.成型工艺为:2.5倍量辅料(乳糖:CMC-Na =9∶1),临界相对湿度66%.所制得的颗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项下颗粒剂质量要求.结论: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合理稳定,且简便易行,适于生产实际,所选工艺制得的颗粒外观较好,制粒过程损失较少,颗粒均匀.
作者:钟晓明;陈梦静;黄真;丁宇霞;任学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排出量、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7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56.20±19.45) μg/min、(4.68±1.00)mmol/L和(75.70±19.55)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4.35±21.50) μg/min、(6.35±1.12) mmol/L和(96.76±26.50) μmol/L,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8.51%,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