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利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辐照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小鼠TGF-β1、SOD的影响,以了解黄芪对放射性肺损伤抑制作用机制.方法:近交系C57/BL雌性小鼠1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100 mg/kg·d),单纯黄芪多糖组(100 mg/kg·d);每组30只小鼠.照射方式:10 MV-X射线,经前胸单次照射小鼠肺脏中平面13Gy,全肺照射.给药方式:灌胃,照射前30 min给药1次,以后每日给药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相应同体积生理盐水.在照射后7d、28 d、56 d处死后予以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计数炎性细胞;另取部分肺组织HE染色,部分肺组织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结果:未被照射组别肺组织均无炎症反应.受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黄芪多糖组)在照射后56 d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病理变化,但照射+黄芪多糖组较单纯照射组炎症反应明显较轻,照射+黄芪多糖组与同时段的单纯照射组比较:肺组织中血清中TGF-β1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较高,炎性细胞募集较少.两组间不同时段血清中TGF-β1水平、肺组织中SOD水平以及炎性细胞计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多糖在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通过保护SOD,降低TGF-β1,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小鼠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林白桦;袁国荣;贾勇士;詹文明;李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单纯香烟烟熏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和羧甲司坦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后取左肺中叶肺组织,采用常规光镜、透射电镜及AB-PAS特染法,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具备COPD的病理特征.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肺方组、化痰方组、健脾益肺化痰方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善明显.结论:健脾益肺化痰系列方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可能是通过“化痰”作用,抑制了杯状细胞化生及黏液高分泌,进而减轻炎症损伤等.其中,健脾益肺化痰方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这可能与其标本兼治“痰”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配;邓秀兰;钟相根;刘娟;齐明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术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护肝、间断补充蛋白质等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FP水平(4167±75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975±742) 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NK细胞活性分别为(71.9±13.9)%、(46.6±12.6)%,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抵抗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洪枢;张科军;宋程浩;叶陆海;倪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敷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首乌蒺藜汤,3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评估皮损面积、皮损色素积分、酪氨酸酶水平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6,P<0.05).两组皮损面积及色素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检测两组酪氨酸酶水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酪氨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6个月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均为轻微或者一过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首乌蒺藜汤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复方卡力孜然酊,能够提高酪氨酸酶水平,缩小白斑面积和增加色素沉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晓燕;方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阳消浊汤加减改善脾肾阳虚证型消渴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阳虚证型消渴病7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消浊汤加减治疗,内科常规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口服,1片/次(0.5 g),1次/d,根据血糖给予个体化计量,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症候群等变化进行观察.结果:①治疗后两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较治疗前均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实验组血清肌酐(Screw)、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血尿素氮(BUN)、小球滤过率(GFR)改善程度明显优予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仅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2%,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x2=5.682,P<0.05).结论:温阳消浊汤加减能改善脾肾阳虚证型消渴病胃肠功能,并且对脾肾阳虚证型消渴病患者的肾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付磊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身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心理社会因素的评析尤为重要.赵志付教授本着“心身同治”的理念,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赵教授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各个年龄段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尽相同,临床上应遵循“心身同治”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身疾病,有针对性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疏导,同时应用中药刚柔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的心理社会特点、生理特点以及中医刚柔治疗,用以体现“因人、因时治宜”的中医理念.
作者:柳红良;赵志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考察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在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来医院血管外科因患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治疗,记录患者术后第1、3、6和12个月随访记录动脉再闭塞、再狭窄及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男女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肢体缺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程度、主干闭塞率、治疗长度及植入支架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1月、3月、6月和12月再闭塞率和出血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累计再狭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实验组在皮温、踝/肱指数、疼痛指数和溃疡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月,实验组在踝/肱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阳软坚饮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可有效预防下肢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
作者:倪海真;吕和平;潘乐门;虞冠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资料整理和分析,总结本病临床高频症状和症状群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肾藏精”理论内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年龄为60~85岁(含60岁与85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诉的社区居民和门诊就诊患者共计13297人进行了初步筛查,根据国际统一的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DSM-Ⅳ标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0例A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别从认知功能,行为与精神障碍,生活能力,常见身体特征四个方面对AD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常见症状有善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瞬间遗忘转盼遗忘)、失算、反应迟钝、失用、寡言少语、失认等;在行为与精神障碍方面常见症状有烦躁易怒、表情淡漠、两眼无神、顽固迂执、多疑善虑、性情孤僻等;在生活能力相关症状有步履迟缓、纳呆、倦怠思卧、夜寐不安、耳聋、不闻香臭;本病的常见身体特征包括齿脱、发白、齿摇、唇淡白、耳轮枯槁、肌肤不荣等.结论:AD临床症状产生、发展和转归与肾精密切相关,中医“肾藏精”理论对AD病情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崔远武;张玉莲;李强;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6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8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11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为60.4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关生活指数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吻合口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和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云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慢性病发病率的攀升,当今的医学模式也正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化,健康管理的意义日益凸显.痰湿体质是中医九种体质类型之一,通过体病相关研究显示痰湿体质具有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以及生殖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易罹性,通过痰湿体质介入健康管理可实现以上相关疾病高危人群的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体现并践行了4P医学模式的理念.
作者:姚海强;李玲孺;张曾亮;孙冉冉;Donna May Winges;许璇璇;陈禹;李长明;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生品、茎叶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浙产温郁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茎叶、生品中的姜黄素含量.结果:茎叶样品中四川产黄丝郁金的姜黄素含量高,温郁金中含有的姜黄素量比黄丝郁金少得多;从部位来看,茎叶的姜黄素含量比块根要略高,而生品要比炮制品略高.结论:不同品种、产地及加工方法的郁金炮制品、生品及其茎叶中姜黄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经优选色谱条件建立的HPLC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为控制和评价浙江道地药材温郁金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翁金月;张春椿;林君;金利思;胡建荣;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研究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将105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护肝片组、克劳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组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ig给予生理盐水,护肝片组给药量为2片·kg-1·d-1,克劳克组为25mL·kg-1·d-1,保肝颗粒高、中、低分别为12.9、6.45、3.225 g· kg-1·d-1,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分别ip 0.2% CCl4油溶液0.01 mL· 10g-1,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小鼠取材用以各项指标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实验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结果表明,保肝颗粒能够改善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组织形态与结构,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蛋白含量,其发生机理与调控细胞因子有关.
作者:马骥;刘丽;李军;范颖;訾慧;卢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虎杖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Smad3,Smad4,Smad7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虎杖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1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虎杖预防组、虎杖当天组、虎杖28天组、DXM治疗组,共6组,每组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18Gy.虎杖预防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灌服虎杖流浸膏,虎杖当天治疗组于造模后第1天开始每日予虎杖流浸膏灌胃,虎杖28天治疗组于造模后第28天开始每日予虎杖流浸膏灌胃,地塞米松治疗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每日予地塞米松灌胃用药4周,4周后予1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纽子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分别于1、2、3、4、6、8周随机处死4只大鼠,取右肺下叶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肺组织Smad3、Smad4、Smad7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照射后大鼠肺组织均有TGF-β1、Smad3、Smad4不同程度的表达,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虎杖治疗组与DXM治疗组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模型组Smad7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虎杖治疗组smad7表达较模型组均有升高,其中虎杖预防组Smad7-mRNA表达在第1周时下降,第2周后表达持续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虎杖当天治疗组在第3周后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虎杖预防组与虎杖当天治疗组在第6、8周时表达高于DXM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1);虎杖28天治疗组在第6周后Smad7-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但与DXM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虎杖能够降低TGF-β1蛋白的表这,抑制受体激活性蛋白Smad3的表达,下调通用性蛋白Smad4的表达,促进抑制性蛋白Smad7的表达,从而抑制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脏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因此虎杖有一定的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徐婷贞;杨起初;安娇娇;杨珺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作者:浦斌红;丁宏娟;杨芸峰;郑敏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根据其表现的差异性为PSG在失眠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养心组、太极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辅助下,养心组采用养心治神功法干预,太极组采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40 d.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数评定,并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应用多功能睡眠监测系统,对各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睡眠监测,记录相关指标,打印PSG监测报告.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各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太极组对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养心组与西药组(P<0.05),养心组对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太极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3组的觉醒次数都有下降、睡眠效率均有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养心组、太极组均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养心组与太极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SWS时间、REM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养心组及太极组与比例显著增加,治疗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太极组相比,养心组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养心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太极组.结论:中医养心治神功法、太极拳及西药均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及睡眠维持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养心治神功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太极拳.
作者:樊旭;宋海英;刘诗若;马佳;鞠庆波;廖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及制剂成型工艺.方法: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佳条件;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特女贞苷及二苯乙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比较辅料差异对颗粒剂的影响,确定佳辅料组合;测定休止角,考察颗粒流动性,并测定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优选条件为:15倍量6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3h.成型工艺为:2.5倍量辅料(乳糖:CMC-Na =9∶1),临界相对湿度66%.所制得的颗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项下颗粒剂质量要求.结论:加味二至颗粒提取工艺合理稳定,且简便易行,适于生产实际,所选工艺制得的颗粒外观较好,制粒过程损失较少,颗粒均匀.
作者:钟晓明;陈梦静;黄真;丁宇霞;任学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马钱子配伍白术(马钱子配伍白术以下简称马白)不同比例水煎液中马钱予碱和士的宁的变化,观察配伍对马钱子主要毒性成分的影响,并寻求减毒较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配伍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白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17.6%和46.9%;马白1∶4煎剂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别下降23.5%和8.5%;马白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降低29.0%和16.6%.结论:马白1∶4、1∶6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比为马白1∶6.
作者:梁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Access数据库在药对关联规则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选取部分临床数据,共计122首处方,并对样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Access 2013为工具,依据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通过多次选择查询,生成药对项集.分别计算药对的支持度、置信度和重要性,并对产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与中医理论及临床对比,计算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该方法有效.结论:以Access为工具,结合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通过多次查询可以完成药对的关联规则分析.建议将计算结果与临床实际结合,以获得更准确、有效的信息.
作者:于静;杨继萍;沈俊辉;马星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胃镜检查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比较两纽患者术中不同时刻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诱导后、检查开始时、检查5 min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防治效果优良率99例(99.0%),均高于对照纽91例(91.0%),P<0.05.观察纽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3.0%)低于对照组11例(11.0%,x2=4.916,P<0.05).结论: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可显著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研究组则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脑水肿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昏迷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血肿量为(26.45±4.19) mL、GCS评分为(9.95±1.84)分,对照组脑血肿量为(18.63±3.39) mL、GCS评分为(14.27±1.7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7.39±2.97)d,对照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13.29±3.63)d,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前以及出院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为(9.95±2.04)、对照组为(12.15±2.51),显著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迅速减轻脑水肿,减少昏迷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傅国萍;鲁国建;董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