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响应面法优化胆黄连的炮制工艺

王静;陈悦;袁子民;吕佳;刘欢

关键词:响应面法, 胆黄连, 炮制工艺
摘要:目的:优选炒制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物含量的归一值OD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炒药温度、炒药时间、闷润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胆黄连的佳炮制工艺是炒药温度为94℃,炒药时间为19min,闷润时间为1h.此模型下胆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31.494 mg·g-1,浸出物含量为5.24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可用于胆黄连饮片制备.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症状整理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资料整理和分析,总结本病临床高频症状和症状群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肾藏精”理论内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年龄为60~85岁(含60岁与85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诉的社区居民和门诊就诊患者共计13297人进行了初步筛查,根据国际统一的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DSM-Ⅳ标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0例A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别从认知功能,行为与精神障碍,生活能力,常见身体特征四个方面对AD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常见症状有善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瞬间遗忘转盼遗忘)、失算、反应迟钝、失用、寡言少语、失认等;在行为与精神障碍方面常见症状有烦躁易怒、表情淡漠、两眼无神、顽固迂执、多疑善虑、性情孤僻等;在生活能力相关症状有步履迟缓、纳呆、倦怠思卧、夜寐不安、耳聋、不闻香臭;本病的常见身体特征包括齿脱、发白、齿摇、唇淡白、耳轮枯槁、肌肤不荣等.结论:AD临床症状产生、发展和转归与肾精密切相关,中医“肾藏精”理论对AD病情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崔远武;张玉莲;李强;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研究组则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脑水肿量、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昏迷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血肿量为(26.45±4.19) mL、GCS评分为(9.95±1.84)分,对照组脑血肿量为(18.63±3.39) mL、GCS评分为(14.27±1.7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7.39±2.97)d,对照组平均昏迷持续时间为(13.29±3.63)d,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治疗前以及出院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为(9.95±2.04)、对照组为(12.15±2.51),显著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迅速减轻脑水肿,减少昏迷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傅国萍;鲁国建;董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鲜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睡眠及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鲜铁皮石斛对肺癌患者睡眠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组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鲜铁皮石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和SAS、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早醒、总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白天身体功能、总睡眠质量、夜间苏醒、白天思睡和AIS量表总分均比治疗前评分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醒、总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白天身体功能、总睡眠质量、夜间苏醒、白天思睡和AIS量表总分比对照组评分低(P<0.05).采用SAS和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AS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比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低(P<0.05),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比对照纽治疗后评分更低(P<0.05).结论:鲜铁皮石斛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颖;戚静燕;归兼健;李亚;叶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血瘀证、阳虚水泛证、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肺、肾、脾、心、脑,病性为气虚、阴虚、阳虚、痰、血瘀、热、寒饮,频率在10%以上依次为痰、气虚、热、阳虚、血瘀.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主要在肺、肾,与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痰、热、血瘀为标.

    作者:浦斌红;丁宏娟;杨芸峰;郑敏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复方对mtTFA在慢性心衰大鼠血清中表达上调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mtTFA在心力衰竭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80只,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余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节食等方法造成慢性心衰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共4组,均以灌胃给药或蒸馏水28 d.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mtTFA)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比色法测定高能磷酸盐(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余各组大鼠ATP及mtTFA水平显著降低(P<0.01),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ATP及mtTFA明显升高(P<0.01),BNP含量明显降低(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血清中ATP,mtTFA及BN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显著降低心衰大鼠BNP的含量水平,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促进mtTFA生成,可抑制或逆转心室重构的过程,从而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作者:张秋梅;张艳;王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马钱子配伍白术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变化的HPLC测定

    目的:通过马钱子配伍白术(马钱子配伍白术以下简称马白)不同比例水煎液中马钱予碱和士的宁的变化,观察配伍对马钱子主要毒性成分的影响,并寻求减毒较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配伍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白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17.6%和46.9%;马白1∶4煎剂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别下降23.5%和8.5%;马白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降低29.0%和16.6%.结论:马白1∶4、1∶6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比为马白1∶6.

    作者:梁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配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82±3.6 VS27.21±3.4,4.78±0.7 VS 7.25±1.1,104.42±15.42 VS 148.3±20.74,132.28±14.22 VS 189.23±21.44);术后6个月、1年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53 ±9.46 VS 60.52±7.15,80.35±11.52 VS 67.57±7.22;88.67±9.47 VS 76.34±8.36,91.78±11.32 VS 79.23±9.56);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 VS 28.33%).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凤双;黄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利胆排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应用利胆排石汤后,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的疗效,并进行相应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行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机数字为奇数者为治疗组,偶数者为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利胆排石汤处理,对照组则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治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评价.结果:经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81,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胆石残留、胆管狭窄概率及胆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胆结石治愈率,改善术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的产生以及出院后胆结石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异丙酚防治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胃镜检查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比较两纽患者术中不同时刻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诱导后、检查开始时、检查5 min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更为平稳,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术中应激反应防治效果优良率99例(99.0%),均高于对照纽91例(91.0%),P<0.05.观察纽异丙酚总量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3.0%)低于对照组11例(11.0%,x2=4.916,P<0.05).结论:针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可显著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

    研究保肝颗粒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TNF-α和IL-1的影响.将105只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护肝片组、克劳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组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ig给予生理盐水,护肝片组给药量为2片·kg-1·d-1,克劳克组为25mL·kg-1·d-1,保肝颗粒高、中、低分别为12.9、6.45、3.225 g· kg-1·d-1,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组分别ip 0.2% CCl4油溶液0.01 mL· 10g-1,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小鼠取材用以各项指标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实验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结果表明,保肝颗粒能够改善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组织形态与结构,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TNF-α、IL-1蛋白含量,其发生机理与调控细胞因子有关.

    作者:马骥;刘丽;李军;范颖;訾慧;卢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沈敏鹤就肿瘤患者西医损伤性治疗后的中医治验

    西医治疗肿瘤以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为常见,疗效虽著不良反应亦不容小觑.从刀奎克伐,气血两伤;化疗苦寒,伤脾败胃;放疗热毒,伤阴耗气;靶向风热,伤及肺肠这四方面介绍沈敏鹤主任中医师就西医损伤性治疗的中医治疗经验.

    作者:吴霜霜;戚益铭;沈敏鹤;阮善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响应面法优化胆黄连的炮制工艺

    目的:优选炒制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总生物碱、浸出物含量的归一值OD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试验考察炒药温度、炒药时间、闷润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胆黄连的佳炮制工艺是炒药温度为94℃,炒药时间为19min,闷润时间为1h.此模型下胆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31.494 mg·g-1,浸出物含量为5.24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可用于胆黄连饮片制备.

    作者:王静;陈悦;袁子民;吕佳;刘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骨脂汤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后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联合补骨脂汤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钛板内固定术,实验组在术后服用补骨脂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4周、8周检测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25,P=0.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开口度、咬颌关系、颞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后VEGF、BGP、BAL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术联合补骨脂汤能够提高颌骨骨折的疗效,调节骨代谢,共同促进骨折后期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国强;蒋红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温润辛金培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温润辛金培脾法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进入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90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86例.口服温润辛金培脾中药颗粒剂,10 g/次,每日3次.3周为1疗程,观察2疗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结果: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嗜酸粒细胞(EO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IgE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润辛金培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肺脾两虚型)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韩健;祝金旭;芦珊珊;李霞;韦玮;孙慧媛;闫玥;李友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药方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药方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组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嗪米特肠溶片,饭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2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饭后服用,每日3次,每次1粒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医院自拟中药药方(枳壳10 g,柴胡10 g,陈皮10 g,大腹皮10 g,延胡索10 g,苏梗10 g,香附予10 g,脾弱痰湿患者加党参15 g,半夏10 g,茯苓10 g,白术10 g,厚朴10g;脾虚弱者加党参15 g,白木10 g,茯苓10 g;伴随明显抑郁患者加合欢皮10 g,郁金10 g,寒热交错者加吴茱萸5g,清半夏10 g,黄连5 g,乌贼骨15 g,频繁嗳气患者增加旋覆花15 g)每日1剂,早晚服用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单一症状的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腹胀腹痛、恶心反胃、食欲不振和早饱方面的显效和总有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显示,两组比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积分比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口渴症状,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犯困.结论:自拟中药药方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周继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组水蛭素对人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水蛭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4组:空白对照组,以PBS溶液进行假干预;重组水蛭素组,以1.0 U/mL重组水蛭素干预;凝血酶组,以1.0 U/mL凝血酶干预;混合组,以1.0 U/mL凝血酶+1.0 U/mL重组水蛭素干预.采用MTT、流式细胞技术分别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qRT-PCR技术检测Bcl-2及Bax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细胞内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重组水蛭素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对照组与凝血酶组均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凝血酶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凋亡比例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细胞增殖能力较凝血酶组均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凝血酶组细胞内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重组水蛭素组细胞内Bcl-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混合组Bcl-2及Bax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水蛭素不仅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发生,而且能够有效逆转凝血酶导致的生长促进及凋亡抵抗作用.

    作者:吴晓强;李豪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郁金姜黄素的化学组分

    目的:对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生品、茎叶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浙产温郁金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郁金炮制品及其茎叶、生品中的姜黄素含量.结果:茎叶样品中四川产黄丝郁金的姜黄素含量高,温郁金中含有的姜黄素量比黄丝郁金少得多;从部位来看,茎叶的姜黄素含量比块根要略高,而生品要比炮制品略高.结论:不同品种、产地及加工方法的郁金炮制品、生品及其茎叶中姜黄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经优选色谱条件建立的HPLC法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姜黄素类成分含量,为控制和评价浙江道地药材温郁金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翁金月;张春椿;林君;金利思;胡建荣;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血益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益肾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排出量、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72%,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56.20±19.45) μg/min、(4.68±1.00)mmol/L和(75.70±19.55) μmol/L,对照组分别为(74.35±21.50) μg/min、(6.35±1.12) mmol/L和(96.76±26.50) μmol/L,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为8.51%,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益肾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分析研究

    目的:对臭灵丹草药材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并建立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叶表皮制片、粉末制片等显微鉴定方法对臭灵丹草的茎、叶组织构造及粉末进行观察.结果:对臭灵丹草药材的茎、叶组织构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观察、照相,制定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结论: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明显,可为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许亮;袁巍;杨燕云;王冰;康廷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07月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患者140例,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76例,肝郁脾虚型64例,统计分析不同中医辨证类型患者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甲状腺前后径厚度、结节分布类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辨证类型与结节回声类型、腺体回声均匀与否以及结节伴钙化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董雪琴;邱笑琼;贺军;段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