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刘启泉;李博林;张晶;孙胜振;彭海娟;韩志秀;杜红红;张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 中医药疗法,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IL-4, IL-6, IL-10
摘要:目的:探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周.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组织病理,血清IL-4,IL-6,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结肠黏膜病理变化,减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降低血清IL-6的含量,升高血清IL-4、IL-10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升高血清IL-4及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低剂量组在升高血清IL-4及IL-10的含量,降低血清IL-6的含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升高IL-4及IL-10的含量有关.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中医治疗进展

    各种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早有报道,便秘是发生率高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于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西医的传统治疗疗效有限,推动了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的疗法,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就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黄艺婧;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取某部新兵营集训期间发生的75例腰部训练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对照组A行常规治疗,对照组B行单纯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行针刺联合中药热雾疗法.对3组的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治疗至恢复到能继续训练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A相比,观察组在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B比较,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稍优于对照组B,但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对照组比较,对照组B在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具有很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也优于单纯针刺法治疗疗效,是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案,可以在基层部队中广泛使用.

    作者:谢博多;张志强;刘晓华;张利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的三因制宜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人与天地的辩证统一.三因制宜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天地人三因的特殊性对人的疾病特点与治疗方面的影响.从三才的角度,简论了三才思想在三因制宜思想中的应用和渗透.

    作者:姜青松;王庆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元(0、5、10、20、40、80 μmol/L)处理A549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活性;Real 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NF-0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远志皂苷元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5).同时增强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显著改变TNF-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远志皂苷元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aspase家族因子活性有关.

    作者:张炜;崔恩海;王斌;冯学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乳香提取物、奥美拉唑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 d和60 d胃黏膜β-catern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第30 d中药组、西药组α-catenin、Cyclin D1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0d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β-catenin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香提取物能上调胃粘膜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加快细胞的增殖,而促进溃疡的愈合,可能是乳香“生肌”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梅武轩;余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肌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参竹心康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7.8 mg/kg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中药煎液(含生药4.5 g/mL)11、22、44 g/kg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碱水解法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Masson染色后图像分析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TGF-β1、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ngⅡ与HYP水平、CVF与PVCA、TGF-β1与CTGF蛋白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低剂量组;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亦低于模型组.结论:TGF-β1、CTGF参与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病;参竹心康汤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与该方降低心肌TGF-β1及CTGF表达有关.

    作者:喻正科;曹丕钢;陈志红;颜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地骨皮提取液对糖尿病肥胖大鼠胰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地骨皮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胰腺病理、胰岛素抵抗(IR)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T2DM肥胖大鼠IR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骨皮醇提、水提高/低剂量组,给药7周后观察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的影响,及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地骨皮提取液能改善T2DM肥胖大鼠的(ISI) (P<0.01),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胰腺病理显示能改善胰腺的损害,保护胰岛B细胞,但不能增加血清脂联素浓度.结论:地骨皮提取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善T2DM肥胖大鼠的IR状态,保护胰岛B细胞,而且醇提液优于水提.但对炎症因子脂联素地骨皮给药组无明显改善.

    作者:王东;叶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和脾脏组织IL-2、IL-4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和脾脏组织IL-2、IL-4的表达情况.方法:将雌性CBA/J与雄性DBA/2以2∶1合笼交配,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将CBA孕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环孢素组)、中药组(高、中、低剂量中药组).孕鼠于妊娠第14 d处死,取脾脏和蜕膜、胎盘组织,用ELISA法测母-胎界面及脾脏IL-2、IL-4蛋白含量.结果(1)在母-胎界面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中,高剂量组与环孢素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IL-2、IL-4的表达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IL-2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P<0.05),IL-4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P<0.05).(2)在脾脏组织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IL-2的表达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低剂量组IL-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表达均较中剂量组高(P<0.05).结论:益气补肾实验方可以上调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与脾脏组织IL-4的表达及下调IL-2的表达,有助于妊娠时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

    作者:叶平;陈王焕;舒昊旭;张丽;叶骞;王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浆网Ca2+-ATP酶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 IHF)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冠脉结扎法制备IHF模型,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西药组(6只)、中药高剂量组(6只)、中药中剂量组(6只)及中药低剂量组(6只)5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100 g·d)纯净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8、4、2g/mL)分别予等体积加减木防己汤灌胃;西药组予5 mg/(100 g·d)卡托普利灌胃,持续4周.心脏超声、血浆TNF-α、Ang Ⅱ、IL-6、ET-1浓度测定及免疫组化测SERCA2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射血分数(EF)、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低、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组室间隔厚度(IVSD)、LVPWD无明显改变(P>0.05),中药高剂量组实际面积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剂量组IOD阳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个剂量组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西药和中药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收缩功能改善;中高剂量中药在改善收缩功能方面优于西药;中高剂量中药能显著增加心肌SERCA2a含量,但中药未能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许琳;龚一萍;唐海林;沈炜毅;许晓丽;南敏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秋水仙碱组(E),共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采用采用右侧大鼠第1跖趾关节处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在相同部位注射尿酸钠溶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所有分组大鼠共灌胃给药7d,1日2次,灌胃3d后予以动物模型制备,后继续给药至第7d处死.期间进行一般观察,关节局部肿胀测定,步态观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相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关节局部肿胀明显,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升高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α(IL-1β)mRNA出现较高转录水平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升高P<0.05.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相对于其他用药组具有减少关节局部肿胀,减轻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的表达降低P<0.05,但相对于秋水仙碱组(E)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无差异性P>0.05,其中秋水仙碱组(E)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降低程度较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幅度大P<0.05.结论: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孙益;童培建;李象钧;贾万贵;赵俊;陈冰;朱勇;唐国根;罗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探讨肺癌转移与痰毒的关系

    阐述肺癌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痰毒的病理特点、转移微环境与痰毒的相似性以及治疗肺癌转移的靶点为痰毒,化痰解毒为其治疗原则.

    作者:陈滨海;张雅丽;姚成;付焕萍;胡正国;陈冬;张光霁;庞德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肝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肝宝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方中黄芪、丹参、黄芩、枸杞子、白花蛇舌草5味药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大黄素在(7.25 ~ 116.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2.4%).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肝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安福;贡磊;崔恩忠;汤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巴豆油肛周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对实验性痔疮的消肿作用;采用建立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痔瘘熏洗剂的镇痛作用.结果:痔瘘熏洗剂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大鼠肛缘水肿,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结论: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功效.

    作者:徐超;周青;朱萱萱;陈玉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分子机制——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中对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的差异.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黄芪汤组、茵陈蒿汤组和模型组,并予以DMN造模及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富集功能GOs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和茵陈蒿汤均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Hyp含量(P<0.01).黄芪汤、茵陈蒿汤与模型组比较的差异基因分别为373个和432个,共有基因189个.各用药组都作用于Notch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Notch和细胞粘附细胞基质糖复合物通路.黄芪汤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通路、血小板反应素通路等;茵陈蒿汤还作用于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EMT通路等.结论:黄芪汤和茵陈蒿汤都能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黄芪汤益气扶正的功效主要与调节Notch诱导的EMT信号通路相关,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祛邪作用侧重于调节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ECM)信号通路.

    作者:张贵彪;宋雅楠;董姝;陆奕宇;孙明瑜;刘平;苏式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中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胃黏膜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MT)、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 70)的影响,探讨艾灸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中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艾灸非穴组、艾灸穴位组.束缚冷应激法制作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在造模之前,艾灸组选取足三里、中脘、脾俞和胃俞等穴位行艾灸预处理8d,艾灸非穴组选取非穴对照点进行预处理.以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GE2与CGRP的含量,酶免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MT与HSP 70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PGE2、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组比较,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使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P<0.01),血清PGE2、CGRP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MT、HSP 70含量升高(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预处理可减轻束缚水浸应激所造成的大鼠胃黏膜损伤,通过上调胃黏膜损伤过程中保护因子(PGE2、CGRP、MT和HSP 70)而达到其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可能是艾灸温补脾胃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密;雷毅军;潘思安;郭礼娜;赵钊;阎卉芳;王超;常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肠道菌群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肠道菌检测群的影响.方法: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瑞代组、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连续口服给药7d,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y)、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酶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比色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其比例,取大鼠粪便稀释一定浓度后涂布于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计数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结果: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能显著降低脑组织内IL-1β3、TNF-α和I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Lp-PLA2和Hs-CRP的表达,升高血浆HDL-C含量并降低血浆LDL-C含量,合用组效果更明显(P<0.05);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能有效降低CD3+T阳性细胞、增高CD4+T阳性细胞、降低CD8+T阳性细胞,增加CD4/CD8比例;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瑞代组能有效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组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炎症损伤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补阳还五汤与瑞代合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比例,进一步促进吸收,使补阳还五汤的药效功能更显著.本研究为缺血性中风ICU病患机体运动量少,内分泌紊乱,药物吸收差,药效不明显提供参考治疗方法,也为中药与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方面的用途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孙明良;施玖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响应面法优化双夏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超声法提取双夏汤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双夏汤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20W.在此条件下,双夏汤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可达1.84 mg/g.结论:得到的双夏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对双夏汤总黄酮的进一步研究作基础.

    作者:李丹丹;张志千;汪文琪;赵晓宇;汤化琪;孙毅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甘草酸二铵对脱毛小鼠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脱毛动物模型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建立小鼠脱毛模型,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组和生理盐水组脱毛后,分别灌胃DG(100mg/kg)和生理盐水(100mg/kg),持续8周.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运用HE染色、电镜观察脱毛区毛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脱毛区CD4+T细胞(CD4+)、CD8+T细胞(CD8+)、INF-γ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2、IL-4以及INF-γ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CD4+/CD8+比值.结果:给药8周后,肉眼观察到DG组脱毛区毛发生长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较为浓密;电镜观察到DG组残存毛囊细胞中线粒体模糊、空泡样化程度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较轻.在各个时间点,DG组脱毛区CD4+、CD8+、INF-γ表达和外周血IL-2、INF-γ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P<0.05),而外周血IL-4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CTX造成脱毛小鼠T淋巴细胞过度表达,DG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促炎因子过度表达、提高抗炎因子的表达来改善脱毛小鼠毛发的生长情况.

    作者:章建华;吕鹏;杨春琳;金建波;徐宏江;俞璐;陈立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雷火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雷火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疗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口服前列通瘀片治疗,观察组用雷火灸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Ⅰ-PSS评分、QO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Ⅰ-PSS、QOL、残余尿有明显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差异.观察组Ⅰ-P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膀胱残余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临床效验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86.2%,两组总效率经秩和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野;李福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参皂苷Rg3自微乳化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3自乳化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为药物载体,以人参皂苷Rg3自乳化体系为模型药物,用静电滴制的方法制备人参皂苷Rg3海藻酸钠微球;并考察其外观、重分散性、包封率及影响微球的形成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优化载药处方为海藻酸的浓度为1.5%,氯化钡的浓度为30 mmol/L时微球形态呈椭圆形,略有拖尾现象,但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85.3%.而海藻酸钠、氯化钡溶液的浓度是微球形成的关键因素.结论:用静电滴法制制备的人参皂苷Rg3自微乳化微球方法简单、易行,影响因素可控.

    作者:张南生;胡卢丰;周子晔;黄碧静;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