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影响机制研究

孙益;童培建;李象钧;贾万贵;赵俊;陈冰;朱勇;唐国根;罗金金

关键词:引经药,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秋水仙碱组(E),共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采用采用右侧大鼠第1跖趾关节处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在相同部位注射尿酸钠溶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所有分组大鼠共灌胃给药7d,1日2次,灌胃3d后予以动物模型制备,后继续给药至第7d处死.期间进行一般观察,关节局部肿胀测定,步态观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相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关节局部肿胀明显,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升高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α(IL-1β)mRNA出现较高转录水平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升高P<0.05.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相对于其他用药组具有减少关节局部肿胀,减轻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的表达降低P<0.05,但相对于秋水仙碱组(E)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无差异性P>0.05,其中秋水仙碱组(E)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降低程度较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幅度大P<0.05.结论: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地骨皮提取液对糖尿病肥胖大鼠胰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地骨皮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胰腺病理、胰岛素抵抗(IR)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T2DM肥胖大鼠IR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骨皮醇提、水提高/低剂量组,给药7周后观察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的影响,及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地骨皮提取液能改善T2DM肥胖大鼠的(ISI) (P<0.01),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胰腺病理显示能改善胰腺的损害,保护胰岛B细胞,但不能增加血清脂联素浓度.结论:地骨皮提取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善T2DM肥胖大鼠的IR状态,保护胰岛B细胞,而且醇提液优于水提.但对炎症因子脂联素地骨皮给药组无明显改善.

    作者:王东;叶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乳香提取物、奥美拉唑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 d和60 d胃黏膜β-caternin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第30 d中药组、西药组α-catenin、Cyclin D1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60d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β-catenin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香提取物能上调胃粘膜β-catenin、CyclinD1的表达,加快细胞的增殖,而促进溃疡的愈合,可能是乳香“生肌”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梅武轩;余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NSE、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与脑水肿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浓度变化,评价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第2、3、5、7d的血清NSE、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使用开放源图像处理软件OsiriX计算脑梗死体积,同时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患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CEI),并与6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对血清NSE与S-100b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急性脑梗死亚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与对照组比,入院第2天的血清NSE与S-100b水平明显升高,入院第3天较第2天升高,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NSE与S-100b水平变化与其患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P<0.05).血清NSE与S-100b水平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3)不同梗死面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与S-100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越大其含量水平越高.结论:血清NSE与S-100b水平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对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有望成为无创检测脑水肿的一项新指标.

    作者:王文涛;石秋艳;王翠兰;杨斌;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40%~45%B,15 ~ 30 min,45%~60%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mL· min-1.结果: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分别在1.99~79.52 μg· mL-1(R2=0.999 9)、2.28~56.90 μg·mL-1(R2=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01%(RSD=1.50%)、100.65%(RSD=1.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为尖叶假龙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洋;李春娜;时晓娟;李朋收;魏颖;李博;王东超;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肌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参竹心康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7.8 mg/kg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中药煎液(含生药4.5 g/mL)11、22、44 g/kg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碱水解法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Masson染色后图像分析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TGF-β1、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ngⅡ与HYP水平、CVF与PVCA、TGF-β1与CTGF蛋白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低剂量组;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亦低于模型组.结论:TGF-β1、CTGF参与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病;参竹心康汤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与该方降低心肌TGF-β1及CTGF表达有关.

    作者:喻正科;曹丕钢;陈志红;颜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分子机制——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中对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的差异.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黄芪汤组、茵陈蒿汤组和模型组,并予以DMN造模及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富集功能GOs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和茵陈蒿汤均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Hyp含量(P<0.01).黄芪汤、茵陈蒿汤与模型组比较的差异基因分别为373个和432个,共有基因189个.各用药组都作用于Notch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Notch和细胞粘附细胞基质糖复合物通路.黄芪汤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通路、血小板反应素通路等;茵陈蒿汤还作用于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EMT通路等.结论:黄芪汤和茵陈蒿汤都能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黄芪汤益气扶正的功效主要与调节Notch诱导的EMT信号通路相关,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祛邪作用侧重于调节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ECM)信号通路.

    作者:张贵彪;宋雅楠;董姝;陆奕宇;孙明瑜;刘平;苏式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响应面法优化双夏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超声法提取双夏汤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双夏汤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20W.在此条件下,双夏汤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可达1.84 mg/g.结论:得到的双夏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对双夏汤总黄酮的进一步研究作基础.

    作者:李丹丹;张志千;汪文琪;赵晓宇;汤化琪;孙毅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匙羹藤干预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组织ADPN、TNF-α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GS)对自发性2型糖尿db/db小鼠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LDL、HDL)、血清胰岛素(Fins)及脂联素(ADPN)、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S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对ADPN、TNF-α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SPF级27只db/db小鼠随机分3组(n=9):模型组、GS组、吡格列酮组;并选8只db/+m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FBG、Fins、血脂、FFA,并用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ADPN、TNF-α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的体质量、FBG、Fins、TG、CHOL、LDL、FFA水平和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SI指数和ADPN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匙羹藤组db/db小鼠的FBG、Fins、TC、LDL-C水平降低,提高ISI指数,上调ADPN mRNA的表达.结论:匙羹藤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肪细胞因子TNF-α和ADPN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娟娥;王磊;秦灵灵;孙文;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搜风祛痰中药复方对Aop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Beclin-1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搜风祛痰中药复方稳斑汤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Beclin-1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稳斑汤低、中、高剂量组.13周后将小鼠麻醉处死,取经HE染色的主动脉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并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Beclin-1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稳斑汤各剂量组均能提高Beclin-1 mRNA表达水平(P<0.01);与西药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稳斑汤各剂量组均能提高Bcl-2 mRNA表达水平(P<0.01);与西药组相比,稳斑汤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观察西药组和稳斑汤各剂量组炎症反应均明显弱于模型组.结论:搜风祛痰中药复方稳斑汤可能通过上调ApoE基因敲除小鼠AS易损斑块中Beclin-1和Bcl-2的基因表达而干预AS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破裂,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湜;宫丽鸿;倪小鸥;白光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大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捻转补法组(A)、捻转泻法组(B)、平补平泻组(C)、针刺留针组(D)、模型组(E),均为高血压组,每组12只;12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处理28天后,分别取各组大鼠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各组肾脏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空白组肾小管的表达无或极微量;在模型组的肾小球有少量表达,但在肾小管的表达显著,且随高血压痛程的进展,TGF-β1的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B组与E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C、D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捻转泻法是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法,会减少高压血流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机械性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TGF-β1的分泌,从而降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

    作者:孙静文;王朝阳;田艳鹏;金娜美;郭妍;刘清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探讨肺癌转移与痰毒的关系

    阐述肺癌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痰毒的病理特点、转移微环境与痰毒的相似性以及治疗肺癌转移的靶点为痰毒,化痰解毒为其治疗原则.

    作者:陈滨海;张雅丽;姚成;付焕萍;胡正国;陈冬;张光霁;庞德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筛选抑菌活性部位.方法:乙醇回流提取番石榴叶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番石榴叶醇提物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的部位进行抑菌实验.结果:佳工艺:80%乙醇,料液比=1∶25(g:mL),提取3次,每次1h,总黄酮提取率为46.71 mg·g-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萃余相>60%乙醇总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大小为: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萃余相>60%乙醇总提物.结论:番石榴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可产生抑菌效果.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抑菌效果较好.

    作者:秦苗苗;何瑞娟;郭莹;杨惠鑫;熊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和脾脏组织IL-2、IL-4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和脾脏组织IL-2、IL-4的表达情况.方法:将雌性CBA/J与雄性DBA/2以2∶1合笼交配,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将CBA孕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环孢素组)、中药组(高、中、低剂量中药组).孕鼠于妊娠第14 d处死,取脾脏和蜕膜、胎盘组织,用ELISA法测母-胎界面及脾脏IL-2、IL-4蛋白含量.结果(1)在母-胎界面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中,高剂量组与环孢素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IL-2、IL-4的表达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IL-2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P<0.05),IL-4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P<0.05).(2)在脾脏组织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IL-2的表达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低剂量组IL-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表达均较中剂量组高(P<0.05).结论:益气补肾实验方可以上调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与脾脏组织IL-4的表达及下调IL-2的表达,有助于妊娠时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

    作者:叶平;陈王焕;舒昊旭;张丽;叶骞;王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肺癌A54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元(0、5、10、20、40、80 μmol/L)处理A549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活性;Real 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NF-0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远志皂苷元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诱导A549细胞凋亡(P<0.05).同时增强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显著改变TNF-α、Bcl-2、Caspase-3和Survivin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远志皂苷元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Caspase家族因子活性有关.

    作者:张炜;崔恩海;王斌;冯学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取某部新兵营集训期间发生的75例腰部训练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对照组A行常规治疗,对照组B行单纯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行针刺联合中药热雾疗法.对3组的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治疗至恢复到能继续训练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A相比,观察组在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B比较,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稍优于对照组B,但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对照组比较,对照组B在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具有很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也优于单纯针刺法治疗疗效,是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案,可以在基层部队中广泛使用.

    作者:谢博多;张志强;刘晓华;张利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蜜炙紫菀水煎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蜜炙紫菀水煎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染色后蜜炙紫菀水煎剂作用前后对LOVO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蜜炙紫菀水煎剂对LOVO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后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情况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蜜炙紫菀水煎剂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见细胞核凝集、染色体碎裂等细胞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也发现,不同浓度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48 h后,在细胞周期图G0期均未出现二倍峰,且凋亡率未见明显改变;浓度为5 ~30 mg·mL-1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24、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大肠癌LOVO细胞的划痕距离较大,划痕未见明显愈合,均可以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在蜜炙紫菀水煎剂浓度为40 mg· mL-1和80 mg·mL-1时,会导致大肠癌LOVO细胞非凋亡性死亡,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药物实验组穿透Transwell小室上层膜到达下室的LOVO细胞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蜜炙紫菀水煎剂浓度为30 mg·mL-1的实验组迁移率低,为50.7%.结论:不同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没有影响,但在高浓度时可以导致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同时,确定一定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可以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为有效预防大肠癌复发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钱树树;彭林;杨映映;秦甜甜;刘莉嘉;白松绵;王如峰;蒋燕;胡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模型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巴豆油肛周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对实验性痔疮的消肿作用;采用建立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观察痔瘘熏洗剂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痔瘘熏洗剂的镇痛作用.结果:痔瘘熏洗剂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大鼠肛缘水肿,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结论:痔瘘熏洗剂对肿痛型痔疮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功效.

    作者:徐超;周青;朱萱萱;陈玉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的三因制宜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人与天地的辩证统一.三因制宜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天地人三因的特殊性对人的疾病特点与治疗方面的影响.从三才的角度,简论了三才思想在三因制宜思想中的应用和渗透.

    作者:姜青松;王庆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药诊治男性少弱精子症的Meta分析

    目的: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旨在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优势与特色.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男性少弱精子症RCT文献,Meta分析比较中西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差异.结果:纳入RCT 34篇(3323例),中药组1761例,西药组1562例.①精子质量: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增加精液量(SMD =0.57,95% CI0.14~0.93),提高精子密度(SMD=1.46,95% CI 1.08~1.84)、a级精子百分比(SMD=1.11,95% CI 0.72~1.5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SMD=1.11,95%CI 0.70~ 1.52)、精子活力(SMD=1.35,95% CI 0.79~1.91),P<0.05.②妊娠率:中药组19.6%,西药组8.0%,P<0.05.③总有效率:中药组81.7%,西药组总有效率54.0%,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可提高妊娠率,升高总有效率,促进精液量、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的增加,增强精子活力,其总体效益优于西药,益于男性生殖健康.

    作者:欧卓荣;杨颖辉;徐福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生精细胞凋亡及相关中医药治疗概述

    生精细胞凋亡在精子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凋亡则可能是男性不育的病理环节.目前针对生精细胞凋亡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此方面有一定优势.就生精细胞凋亡与不育症的关系及相关中医药干预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邓洋;袁卓珺;丁世霖;刘冰;汤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