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树树;彭林;杨映映;秦甜甜;刘莉嘉;白松绵;王如峰;蒋燕;胡秀华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n=6),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小剂量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20 mg/kg),二苯乙烯苷大剂量组组(高脂饮食+二苯乙烯苷40 mg/kg),人工饲养12周后行小鼠主动脉弓HE染色,确认模型对照组斑块形成.另外选用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分组,给予药物干预4周,给药期间全部换用普通饲料.实验结束前,取血清,并取主动脉.HE检测粥样斑块;生化法检测血脂;elisa法检测血清中ox-LDL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1)、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斑块;模型对对照组斑块明显;二苯乙烯苷组斑块面积显著缩小.(2)模型对照组血脂上升,二苯乙烯苷组血脂有一定降低.(3)模型组血管组织ICAM1、IL-1、TNF-oα、LOX-1表达上调,二苯乙烯苷组ICAM1、IL-1、TNF-α、LOX-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通过降低血脂,抑制抑制ox-LDL与LOX-1,调整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建平;严士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蜜炙紫菀水煎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DAPI染色后蜜炙紫菀水煎剂作用前后对LOVO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蜜炙紫菀水煎剂对LOVO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后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情况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蜜炙紫菀水煎剂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见细胞核凝集、染色体碎裂等细胞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也发现,不同浓度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48 h后,在细胞周期图G0期均未出现二倍峰,且凋亡率未见明显改变;浓度为5 ~30 mg·mL-1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处理LOVO细胞24、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大肠癌LOVO细胞的划痕距离较大,划痕未见明显愈合,均可以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在蜜炙紫菀水煎剂浓度为40 mg· mL-1和80 mg·mL-1时,会导致大肠癌LOVO细胞非凋亡性死亡,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药物实验组穿透Transwell小室上层膜到达下室的LOVO细胞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蜜炙紫菀水煎剂浓度为30 mg·mL-1的实验组迁移率低,为50.7%.结论:不同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没有影响,但在高浓度时可以导致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同时,确定一定浓度的蜜炙紫菀水煎剂可以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为有效预防大肠癌复发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钱树树;彭林;杨映映;秦甜甜;刘莉嘉;白松绵;王如峰;蒋燕;胡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生精细胞凋亡在精子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凋亡则可能是男性不育的病理环节.目前针对生精细胞凋亡并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药在此方面有一定优势.就生精细胞凋亡与不育症的关系及相关中医药干预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邓洋;袁卓珺;丁世霖;刘冰;汤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肝宝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方中黄芪、丹参、黄芩、枸杞子、白花蛇舌草5味药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大黄素在(7.25 ~ 116.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2.4%).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定量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肝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安福;贡磊;崔恩忠;汤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尖叶假龙胆中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40%~45%B,15 ~ 30 min,45%~60%B;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0mL· min-1.结果:雏菊叶龙胆酮和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分别在1.99~79.52 μg· mL-1(R2=0.999 9)、2.28~56.90 μg·mL-1(R2=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01%(RSD=1.50%)、100.65%(RSD=1.1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为尖叶假龙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洋;李春娜;时晓娟;李朋收;魏颖;李博;王东超;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肌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参竹心康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模型组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卡托普利组以卡托普利混悬液7.8 mg/kg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以中药煎液(含生药4.5 g/mL)11、22、44 g/kg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碱水解法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Masson染色后图像分析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TGF-β1、CTG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ngⅡ与HYP水平、CVF与PVCA、TGF-β1与CTGF蛋白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低剂量组;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亦低于模型组.结论:TGF-β1、CTGF参与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病;参竹心康汤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与该方降低心肌TGF-β1及CTGF表达有关.
作者:喻正科;曹丕钢;陈志红;颜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取某部新兵营集训期间发生的75例腰部训练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对照组A行常规治疗,对照组B行单纯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行针刺联合中药热雾疗法.对3组的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治疗至恢复到能继续训练的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A相比,观察组在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B比较,止痛立即见效例数、腰椎活动度达标时间以及恢复训练时间稍优于对照组B,但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对照组比较,对照组B在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A,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后溪穴结合中药热雾疗法治疗腰部训练伤具有很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也优于单纯针刺法治疗疗效,是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案,可以在基层部队中广泛使用.
作者:谢博多;张志强;刘晓华;张利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阐述肺癌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痰毒的病理特点、转移微环境与痰毒的相似性以及治疗肺癌转移的靶点为痰毒,化痰解毒为其治疗原则.
作者:陈滨海;张雅丽;姚成;付焕萍;胡正国;陈冬;张光霁;庞德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GS)对自发性2型糖尿db/db小鼠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LDL、HDL)、血清胰岛素(Fins)及脂联素(ADPN)、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S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对ADPN、TNF-α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SPF级27只db/db小鼠随机分3组(n=9):模型组、GS组、吡格列酮组;并选8只db/+m鼠为正常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FBG、Fins、血脂、FFA,并用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ADPN、TNF-α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的体质量、FBG、Fins、TG、CHOL、LDL、FFA水平和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SI指数和ADPN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匙羹藤组db/db小鼠的FBG、Fins、TC、LDL-C水平降低,提高ISI指数,上调ADPN mRNA的表达.结论:匙羹藤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肪细胞因子TNF-α和ADPN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娟娥;王磊;秦灵灵;孙文;刘铜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减木防己汤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 IHF)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冠脉结扎法制备IHF模型,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西药组(6只)、中药高剂量组(6只)、中药中剂量组(6只)及中药低剂量组(6只)5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100 g·d)纯净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8、4、2g/mL)分别予等体积加减木防己汤灌胃;西药组予5 mg/(100 g·d)卡托普利灌胃,持续4周.心脏超声、血浆TNF-α、Ang Ⅱ、IL-6、ET-1浓度测定及免疫组化测SERCA2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射血分数(EF)、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低、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组室间隔厚度(IVSD)、LVPWD无明显改变(P>0.05),中药高剂量组实际面积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剂量组IOD阳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EF明显升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LVS明显下降(P<0.05),中药3个剂量组实际面积和IOD阳性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西药和中药均能改善大鼠心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收缩功能改善;中高剂量中药在改善收缩功能方面优于西药;中高剂量中药能显著增加心肌SERCA2a含量,但中药未能改善心肌重构.
作者:许琳;龚一萍;唐海林;沈炜毅;许晓丽;南敏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3自乳化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为药物载体,以人参皂苷Rg3自乳化体系为模型药物,用静电滴制的方法制备人参皂苷Rg3海藻酸钠微球;并考察其外观、重分散性、包封率及影响微球的形成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优化载药处方为海藻酸的浓度为1.5%,氯化钡的浓度为30 mmol/L时微球形态呈椭圆形,略有拖尾现象,但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85.3%.而海藻酸钠、氯化钡溶液的浓度是微球形成的关键因素.结论:用静电滴法制制备的人参皂苷Rg3自微乳化微球方法简单、易行,影响因素可控.
作者:张南生;胡卢丰;周子晔;黄碧静;张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旨在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优势与特色.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男性少弱精子症RCT文献,Meta分析比较中西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差异.结果:纳入RCT 34篇(3323例),中药组1761例,西药组1562例.①精子质量: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增加精液量(SMD =0.57,95% CI0.14~0.93),提高精子密度(SMD=1.46,95% CI 1.08~1.84)、a级精子百分比(SMD=1.11,95% CI 0.72~1.5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SMD=1.11,95%CI 0.70~ 1.52)、精子活力(SMD=1.35,95% CI 0.79~1.91),P<0.05.②妊娠率:中药组19.6%,西药组8.0%,P<0.05.③总有效率:中药组81.7%,西药组总有效率54.0%,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可提高妊娠率,升高总有效率,促进精液量、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的增加,增强精子活力,其总体效益优于西药,益于男性生殖健康.
作者:欧卓荣;杨颖辉;徐福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针灸穴位的选择、腧穴配伍、针灸时间因素、刺激量、针灸手法、刺激方法等对腧穴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的影响,总结各种因素对腧穴配伍效应影响的规律,阐明腧穴配伍的机理,更好地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有效的运用腧穴配伍指导针灸临床.
作者:袁建菱;薛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实验方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和脾脏组织IL-2、IL-4的表达情况.方法:将雌性CBA/J与雄性DBA/2以2∶1合笼交配,建立自然流产模型.将CBA孕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环孢素组)、中药组(高、中、低剂量中药组).孕鼠于妊娠第14 d处死,取脾脏和蜕膜、胎盘组织,用ELISA法测母-胎界面及脾脏IL-2、IL-4蛋白含量.结果(1)在母-胎界面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中,高剂量组与环孢素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IL-2、IL-4的表达分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IL-2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低(P<0.05),IL-4的表达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高(P<0.05).(2)在脾脏组织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IL-2的表达均降低(P<0.05),IL-4的表达均升高(P<0.05);各治疗组IL-2的表达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环孢素组、低剂量组IL-4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表达均较中剂量组高(P<0.05).结论:益气补肾实验方可以上调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母-胎界面与脾脏组织IL-4的表达及下调IL-2的表达,有助于妊娠时免疫耐受状态的维持.
作者:叶平;陈王焕;舒昊旭;张丽;叶骞;王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芪汤和茵陈蒿汤抑制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中对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的差异.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黄芪汤组、茵陈蒿汤组和模型组,并予以DMN造模及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检测,进行差异基因,富集功能GOs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显著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和茵陈蒿汤均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降低Hyp含量(P<0.01).黄芪汤、茵陈蒿汤与模型组比较的差异基因分别为373个和432个,共有基因189个.各用药组都作用于Notch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Notch和细胞粘附细胞基质糖复合物通路.黄芪汤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通路、血小板反应素通路等;茵陈蒿汤还作用于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重塑通路、EMT通路等.结论:黄芪汤和茵陈蒿汤都能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黄芪汤益气扶正的功效主要与调节Notch诱导的EMT信号通路相关,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祛邪作用侧重于调节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ECM)信号通路.
作者:张贵彪;宋雅楠;董姝;陆奕宇;孙明瑜;刘平;苏式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0只12周龄的雄性SHR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捻转补法组(A)、捻转泻法组(B)、平补平泻组(C)、针刺留针组(D)、模型组(E),均为高血压组,每组12只;12只12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处理28天后,分别取各组大鼠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各组肾脏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在空白组肾小管的表达无或极微量;在模型组的肾小球有少量表达,但在肾小管的表达显著,且随高血压痛程的进展,TGF-β1的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B组与E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C、D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捻转泻法是积极有效的降压治疗方法,会减少高压血流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机械性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TGF-β1的分泌,从而降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
作者:孙静文;王朝阳;田艳鹏;金娜美;郭妍;刘清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各种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早有报道,便秘是发生率高的不良反应之一.对于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便秘西医的传统治疗疗效有限,推动了学者们开始探索中医药的疗法,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就近年来的中医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黄艺婧;刘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雷火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疗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口服前列通瘀片治疗,观察组用雷火灸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Ⅰ-PSS评分、QOL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Ⅰ-PSS、QOL、残余尿有明显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差异.观察组Ⅰ-P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膀胱残余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临床效验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86.2%,两组总效率经秩和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野;李福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常规中药治疗组(C)、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秋水仙碱组(E),共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采用采用右侧大鼠第1跖趾关节处注射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在相同部位注射尿酸钠溶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所有分组大鼠共灌胃给药7d,1日2次,灌胃3d后予以动物模型制备,后继续给药至第7d处死.期间进行一般观察,关节局部肿胀测定,步态观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相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B)关节局部肿胀明显,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升高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白细胞介素-1α(IL-1β)mRNA出现较高转录水平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升高P<0.05.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相对于其他用药组具有减少关节局部肿胀,减轻跛行步态,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P<0.05,Toll样受体4(TLR4) mRNA、NF-κB p65mRNA转录水平降低P<0.05,HE染色观察组织见炎性细胞增生,浸润减少.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的表达降低P<0.05,但相对于秋水仙碱组(E)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降低无差异性P>0.05,其中秋水仙碱组(E)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降低程度较常规中药治疗联合引经药组(D)幅度大P<0.05.结论:循经论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孙益;童培建;李象钧;贾万贵;赵俊;陈冰;朱勇;唐国根;罗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香甲散治疗二线放化疗失败或者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二线放化疗失败或者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分别采用佳支持治疗和佳支持治疗加香甲散,每组至少治疗2个疗程,直至病情明显进展后停药.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乏力、纳差、KPS评分、癌痛评分,并记录患者的PFS和OS.结果:治疗组的乏力和纳差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癌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PFS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OS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甲散治疗放化疗失败或者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晚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国方;丁家祥;马继恒;夏宁俊;戎云霞;顾根网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