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宁颗粒抗结肠炎作用实验研究

李国庆;王云;刘晶;范英兰;刘禾

关键词:结肠宁颗粒, 结肠炎模型
摘要:目的:研究结肠宁颗粒抗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选用苦寒泻下的番泻叶和化学刺激物冰乙酸复制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结肠宁颗粒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选用大黄致脾虚型小鼠模型,观察结肠宁颗粒的益肠补脾,涩肠止泻的作用.结果:结肠宁颗粒能显著减轻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损伤及体重减轻程度;延长大黄致脾虚型小鼠的排便时间、减少2h内排黑便点数,减少脾虚模型小鼠体重减轻的程度.结论:结肠宁颗粒具有抗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同时能改善脾虚型小鼠的症状,对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桑菊感冒片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提高原质量标准.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5 μm,4.6mm×250mm)分离;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 min-1;检测波长为348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2.8128~140.6400μg·mL-1、0.9580~47.9023 μg·mL-1、0.9879~ 49.3944 μg·mL-1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1%、100,9%、100.1%;RSD分别为1.5%、1.8%、1.8%(n=9).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桑菊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茅纯;郑娟;邹耀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五个产地北柴胡中皂苷含量的比较

    目的:建立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北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检测波长546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柴胡总皂苷在0.0462~0.462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2%,RSD为2.29%;柴胡皂苷a,d分别在0.0690 ~0.690、0.0736 ~ 0.736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5%、101.07%,RSD分别为1.68%、1.88%.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陕西,河北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含量相对高于其它产地.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测定,柴胡皂苷在各产地北柴胡间差异较大.

    作者:龚建华;石森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变化及大黄的对其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32只)以及大黄干预组(32只).观察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回肠形态学及大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创伤性休克和大黄干预组DAO活性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48h达高峰,伤后72h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内毒素水平则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24h达高峰,伤后48h和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之间比较发现,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在伤后2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4h、48h和72h休克组则显著高于大黄干预组(P<0.01).休克各组中,可见肠黏膜绒毛水肿,稀疏、片状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大黄干预组肠黏膜在伤后各时间点也可见上述变化,但较上述各组明显改善.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动态监测DAO和内毒素对了解创伤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改变有重要意义,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从而有降低DAO和内毒素的作用.

    作者:王莹莹;朱烈烈;李永领;陈大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7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分别为痰湿型23例、气阴两虚型29例、肾虚型22例,另设正常男性对照组23例.测定骨密度、骨钙素、尿脱氧吡啶啉.结果:肾虚型组骨密度、骨钙素水平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型组、痰湿型组和健康人组;而尿脱氧吡啶啉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各中医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代谢异常,存在阶段性的特点,到后期的肾虚型,骨代谢异常较为严重.

    作者:冯晓红;魏佳平;范惠惠;袁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葶苈子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葶苈子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品种葶苈子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肝体比、肺体比、胸腺指数、脾指数以及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南北葶苈子的抑瘤作用与荷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南北葶苈子与环磷酰胺合用组与单用环磷酰胺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葶苈子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与环磷酰胺合用,可以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对肺的损伤和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一定程度的降低环磷酰胺对肝脏的损伤,具有显著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马梅芳;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难治性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彻底地清除病毒导致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目前被认为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一个主要机制.免疫耐受包括了宿主和病毒两方面的因素,而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是其主要原因.因而调整紊乱的免疫系统,打破HBV感染后的免疫耐受状态,将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所在.对近年来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耐受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谢晶日;李婷婷;李明;石光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有效成(组)分提取试验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的探讨

    以介绍中药有效成(组)分提取试验研究方法为目的,查阅了国内相关文献.介绍常用试验设计方法: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星点-效应面法、田口设计法等在中药有效成分或组分提取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朱志军;陈耀升;张楠楠;蒋亚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变化的吻合性研究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变化是否吻合.方法:对北京地区180年降水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一,按“十天干”、“五运”和“太过不及”模式将180年各自归类,计算出三种模式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值;第二,定性比较: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高于180年年降水量均值为湿,低于则为燥;第三,定量比较:由于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量变化相比较,定性吻合,定量不吻合,其降水量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支运气所推算出气候变化模式在定性(燥湿之性)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无定量(燥湿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作者:郝宇;祖丽胡玛尔·艾尼瓦尔;费占洋;汤巧玲;贺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山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活性,对近20年发表的山胡椒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魏国清;蒋合众;耿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今本《黄帝内经》成编于东汉的一条佐证

    十八卷本《黄帝内经》的成编下限是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此书当毁于西汉末年的战火.公元121年成书的《说文解字》中不见《黄帝内经》之名,或《素问》、《九卷》之名,也不见“黄帝说”或“岐伯说”或其他医家之说.《黄帝内经》中的一些医学用语,《说文解字》没有收录,有些医学用语的释义两书也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约成书于建安八九年前后(204-205)的《伤寒杂病论》中首次出现了《素问》、《九卷》之名,当是《素问》、《九卷》成编年代的下限.初步认定今本《黄帝内经》成编于《说文解字》之后《伤寒杂病论》之前的东汉末年.

    作者:傅海燕;李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控帕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控帕汤联合美多巴治疗气血亏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美多巴治疗基础上加用控帕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各项症状尤其在强直、震颤两症状的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控帕汤联合美多巴能明显改善PD患者各项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韩世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用BDI-GS新体系评价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目的:以玉米低营养饲料喂养小鼠为模型,通过已建立的BDI-GS新体系评价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的补益及主治功效,揭示该系统在中药品种功效评价及古方、验方挖掘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本体系以线性生长期的健康ICR小鼠为研究对象,以单纯喂食玉米饲料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受试物组小鼠喂食玉米药物掺和饲料,分别给予含有0.5%、0.75%和1.5%的六味地黄丸玉米粉饲料,共喂养12 d.称重后取血样、处死解剖,统计9项脏器组织重量、系数等指标,计算其BDI和GS值,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结果:从六味地黄丸掺和饲料喂养小鼠的体重变化及累计GS值可以看出其营养滋补效应较低;低剂量对胰腺重量及肾脏系数指标与空白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对肝、肾、性腺、胸腺、胰腺及肺脏的系数BDI均大于1.0,并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肝肾,调节免疫和对Ⅱ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功效;中高剂量对机体健康有一定补益功效,且总体上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反应,适合日常滋补保健应用.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六味地黄丸的补益及主治功效,以及药性缓和的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BDI-GS体系适合用于中药品种的功效评价及传统中药古方、验方的挖掘研究.

    作者:李卫红;王浩;沈秀;周晓靓;赵津津;龙伟;周则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底肥用量、密度、栽期对吉祥草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吉祥草产量性状的影响因素,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田间试验及大棚试验,考察不同底肥施量、密度、栽期等处理对吉祥草产量性状影响.结果:底肥用量试验中应首选处理2,避免处理6,需培育种苗,可选择处理3.密度对吉祥草产量性状中的可分株数及地上干重的影响为显著,对叶长、叶数、根数、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下干重的影响具显著差异,仅对的根长及芽数无影响;处理2对多个产量构成因素的正效应大,密度15 cm×20 cm系佳的处理方案.栽期对吉祥草叶长无影响,对可分株数影响大,对大部分产量性状均有影响.2、3月份系适栽期,需培育移栽苗则选9月份好,总的来说,吉祥草的移栽可选择春秋两季,其中3月、9月分别为春秋佳栽期.结论:底肥施量、密度、栽期等处理对吉祥草产量性状都产生了效应,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底肥用量为1500 kg/亩左右,密度为15 cm×20 cm,2、3月份系适栽期.

    作者:陈道军;袁双;成龙;夏文;宁培洋;龙治凤;孙珉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气虚质和平和质被试的心算任务ERP研究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研究气虚质个体行为与认知能力特性,通过心算事件相应电位技术获得相应动态神经特性.方法:筛选16名中医气虚质和17名平和质组大学生被试分别完成30 min持续心算认知任务过程,获得行为与ERP数据.结果:气虚质组计算任务平均反应时高于平和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虚质组计算任务平均正确率低于平和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虚质组心算任务中诱发始于300ms较小波幅晚期正慢波成分,与平和质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虚质组与平和质组个体完成连续心算任务的行为学特征与认知加工能力有差异,提示气虚质体算式视觉刺激呈现感知度、辨别提示敏感度较低,相关机制与机体调动能量资源能力低水平有关,结果为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提供新的认知数据支持.

    作者:余超;赵燕平;陶良计;龚成;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大鼠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3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卡介苗诱导其建立对结核的免疫力后,使用标准人型H37Rv结核杆菌菌株0.03 mg注入大鼠右侧胸腔,注菌后即造模成功后,予以相应治疗.造膜后1、3、5、7、9、20、30 d分批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大鼠胸腔,收集并记录胸液量,测量胸膜厚度和粘连程度,监测胸液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注入结核分枝杆菌后大鼠均出现胸腔积液,西药组胸液量高峰出现时间早,两实验组较对照组胸腔积液吸收提前;两实验组sICAM-1各观察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FBG均呈下降趋势,两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以24h明显(P<0.05);两实验组胸膜厚度均明显比对照组薄(P<0.05);两实验组胸膜粘连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以中药组优.结论:自拟方可增加胸液吸收量,减少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粘连,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作者:薛卫林;胡海波;赵国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作用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口腔溃疡模型组、口炎清组、黄连阿胶汤传统煎煮、机械常压、机械高压组,选用甲状腺和苯酚综合造模阴虚型口腔溃疡,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清,采用酶免法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黄连阿胶汤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T3、T4具有显著升高(P<0.01);TNF-α、VEG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传统煎煮组、机械常压组、机械高压组之间T3、T4、TNF-α、VEGF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对阴虚口腔溃疡大鼠有治疗作用,但不同煎煮方法样品治疗作用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凯;贾利利;李赫宇;张振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性免疫性不育现代中医研究近况

    男性不育患者中,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的约占20%~30%.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无相关记载,但近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都有发挥.就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运用、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疗法近年的发展作一概述.

    作者:崔云;郜都;张端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黄三仙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黄三仙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设三黄三仙汤低、中、高3个剂量(1.28、2.56、5.12 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4、8、16倍),另设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分别观察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值(P<0.05);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P<0.05);三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黄三仙汤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作者:胡轶娟;童晔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标准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后;随机再分3个实验组,即川芎嗪5mg、10mg和15mg浸泡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30 min 6个时间点.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各浸泡时间点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适强度和不应期等电生理指标.结果:经不同浓度盐酸川芎嗪液处理后,引起神经干动作电位的阈强度和适强度增大,不应期延长,与浸泡前(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3组浓度间比较:随川芎嗪液浓度增高对神经干电生理指标影响越明显(P <0.05,P<0.01).经任氏液重新浸泡,消失的动作电位仍可恢复.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兴奋性,可逆性阻滞动作电位的产生.

    作者:王东吉;尚改萍;曹文君;王黎敏;李淑芬;冯改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和血通脉颗粒与功能主治有关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进行和血通脉颗粒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①大鼠舌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以J点升高1.5 mV,T波低平,双向,倒置,ST段下移0.5 mV,心律不齐为心肌缺血指标,计算各组动物心肌缺血百分率,观察药物对抗pit引起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②两次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以各时间点ST段偏移的总毫伏数为指标,观察药物对抗ISO引起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③大鼠两次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8 mL/kg,期间冰水刺激,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④通过检测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浆抗凝血作用;⑤通过检测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药物对大鼠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结果:①和血通脉颗粒明显降低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百分率;②明显减少异丙肾上腺素引起ST段偏移的总毫伏数(∑ST);③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黏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④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⑤明显降低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论:和血通脉颗粒大鼠低剂量组2.7 g(生药)/kg、中剂量组5.4 g(生药)/kg、高剂量组10.8 g(生药)/kg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活血作用;具有抗凝血作用.

    作者:关乐;杨关林;张哲;鲍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