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军;方剑乔
目的:观察丹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6月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结果:①两组患者IMT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血压、血脂均已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普遍存在动脉硬化,丹参可延缓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
作者:王永业;李若福;王成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综述目前中药及天然植物防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中药和天然植物防晒剂的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和天然植物防晒的研究文献,按照防晒波段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类、总结.结论:针对不同的紫外线波段有选择性的选择中药和天然植物防晒剂,对防晒剂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婷婷;张琰;刘梅;杨蒙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多点注射联合特有中药膏剂外敷治疗兔糖尿病慢性溃疡创面治疗效果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局部表达.方法:静脉注射四氧嘧啶(ALX)制备糖尿病兔模型,取建模成功的40只糖尿病兔,喂养3周后将各组动物后肢2 cm×3 cm全厚皮切除形成创面,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A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点联合特有中药膏剂治疗组(中药+干细胞组),B组:特有中药膏剂治疗组(中药组),C组:单独应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组),D组:糖尿病对照组(对照组).各组治疗后于第7、14、21天分别观察创面面积;第21天取创面组织制备组织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应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TGF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各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和B组目的基因mRNA表达都上调,说明A组和B组治疗效果好,明显优于C,D组.
作者:佟长贵;赵文志;楚同彬;孙传秀;何盛为;米立东;孙学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 Caspase-3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分光光度检测其对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且呈剂量关系,与姜黄素有显著差异(P<0.001);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增强Caspase-3酶活性,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激活Caspase-3蛋白活性,这可能也是它体外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机理之一.
作者:姚滢;黄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散结方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复发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第1d;希罗达100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 d;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内服益气化痰散结方,均21 d为1个周期.3周期后对临床近期疗效、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6.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PFS为(254.00±6.25)d,对照组的中位PFS为(217.00±7.38)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3.3%和70.0%;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40.0%,56.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较,益气化痰散结方与化疗联合能进一步延长晚期结肠癌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黄伶;郭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复方斑螫胶囊的临床疗效和远期影响.方法:100例患者双盲法1∶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斑螫胶囊维持治疗,对照组不采用复方斑螫胶囊维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QLQ-C30生活质量,并进行随访,比较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56.000%,对照组有效率3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4.641,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治疗后,观察组在躯体、社会、心理和认知维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色维度、疼痛、疲倦、恶心呕吐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43%、24.24%、13.45%,对照组53.44%、19.65%、9.53%,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141,P=0.695),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8、15.336,P =0.000、0.000).结论:复方斑螫胶囊可以改善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并能够提高患者2年、3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海燕;陈君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发现,多种细胞信号分子及其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注重“整体调节、扶正固本、平衡阴阳”的总原则,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将近年来关于细胞因子,如TGF-β1、MMP-9、TIMP-1、NGF、NF-κB、IL、IFN-γ、TNF-α等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及中医药对其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探索哮喘的有效中医治法提供一定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陈理君;许朝霞;李学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口服液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凉血解毒口服液体外小抑菌浓度.以小鼠流感病毒肺炎为动物模型,计算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并研究其对感染小鼠的死亡保护作用.结果:凉血解毒口服液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口服给予140 ~ 280 mg/kg剂量,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凉血解毒口服液具有抗菌及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王薇;王维;陈立青;余陈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党参根组织高质量总RNA的提取方法.方法:针对党参根组织多糖含量高的特点,比较了CTAB-LiCl,CTAB-PVP,改良Trizol法3种总RNA的提取方法.结果:CTAB-LiCl法无法提取得到总RNA,CTAB-PVP法提取的总RNA有多糖等杂质污染,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无DNA及其它杂质污染,党参根组织的产量为120.8 μg·g-1,A260/A280在1.8 ~2.0间,A260/A230大于2.0.结论:改良Trizol法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的RNA可以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
作者:曹玲亚;王东;曹秋芬;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桔梗皂苷-D (PD)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次日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D 10、25、50mg·kg-1 ·d-1灌胃持续给药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代替.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采集样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血清肝纤维指标(HA、LN、PⅢP、C-Ⅳ)水平;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骨形成蛋白-7(BMP-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的表达量;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D各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TNF-α、HA及肝组织TGF-β1mRNA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BMP-7mRNA水平(P<0.05);PD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LN及肝组织α-SMA mRNA水平(P<0.05);P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PⅢP、C-Ⅳ水平(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PD具有抗肝纤维作用,并可能是通过降低TGF-β1和调高BMP-7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活化,以达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魏建波;刘琴;赵秋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运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ax、Bcl-2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Bax/Bcl-2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部分心肌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聚集、肿胀,部分膜破裂,嵴降解.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过程,Bax/Bcl-2表达失衡激活线粒体途径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王朋;杨明会;李绍旦;霍旺;刘毅;张俊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的患者结合丹参注射液的应用对OFR系统的影响.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患者37例,肝功能均为A级;正常对照组10例,门奇静脉断流术组18例,门奇静脉断流术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组19例.术前、术后第3d、10 d晨空腹抽静脉血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结果:肝硬化PHT患者术前血清SOD活性二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MDA则显著升高(P<0.01).术后3d、10 d手术组和丹参治疗组SOD活性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与术前组比术后10 dSOD活性升高有意义(P<0.05).术后3d、10d手术组和丹参治疗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0天的MDA含量与术前组比降低显著(P<0.05).术后10天SOD活性、MDA含量变化率比术后3d的大,丹参治疗组SOD活性、MDA含量变化率也较手术组明显.结论:SOD、MDA的变化在肝硬化PHT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各参数的变化趋于明显且门奇静脉断流术能逆转上述各参数的变化,而丹参注射液的联合应用又进一步降低MDA、升高SOD,随着丹参治疗时间的延长各参数的变化率也明显加大.
作者:姚常柏;张丽红;秦晔;吴硕东;夏振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以蛋白印记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转录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于治疗后2周、4周、8周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备蛋白印记观察用.结果:造模组NF-κ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通络中药组均能降低NF-κB的表达(P<0.01),同期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通络中药随着疗程延长均具有延缓神经病变进程的作用,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系统有关.
作者:冷锦红;于世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治疗妊娠恶阻60例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联合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胃窦部的胃电频率及波幅接近正常人(P<0.05).结论:丁姜和胃膏神阙穴贴敷具有明显的降逆止呕作用,疗效确切,易于接受.
作者:李红彩;于源源;苏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综述近年来MicroRNA及相关靶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研究现状.MicroRNA在UC结肠黏膜和外周血中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icroRNA及其靶基因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揭示UC发病机制,并提出构建针灸调节UC作用机制的MicroRNA-靶基因调控网络,从基因表达与功能调控层面为针灸治疗UC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窦传字;张淑静;王毅;吴璐一;包春辉;赵继梦;丰晓溟;胡智海;周次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的mRNA和蛋白表达,揭示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阐述纳米钙补肾中药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糖皮质激素注射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用纳米钙及具有益肾填精、补钙壮骨作用的补肾中药高、低剂量对实验大鼠治疗8周,以骨疏康颗粒、盖天力钙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大鼠和模型空白组为空白对照组.用PCR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BMP6/ BMP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大鼠骨组织可以在基因、蛋白水平表达BMP6及BMP7,模空组大鼠骨组织中的BMP6/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纳米钙补肾中药高、低剂量组、盖天力组、骨疏康组,用药8周后,与模空组相比较,均可上调骨组织中BMP6/B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纳米钙补肾中药通过调控大鼠骨组织中BMP6/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徐晓东;邓洋洋;郑洪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综述,了解目前中医药在该病治疗领域的进展,以期深化中医对本病的理论认识,提高临床和实验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姚奏英;陈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作者:汪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复制缺铁性贫血和饮食失调致贫血的动物模型,观察导黄补血丸治疗贫血的作用,为临床验方的推广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断乳大鼠,给予低铁饲料结合定期少量放血的方法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检测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取血清测定血清铁以及血清总铁结合力;采取隔日禁食(不禁水)的方法,复制饮食失调致小鼠贫血的模型,检测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果:导黄补血丸能够升高缺铁性贫血小鼠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的含量,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加血清铁饱和度;导黄补血丸能够升高饮食失调致贫血小鼠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结论:导黄补血丸对缺铁性贫血和饮食失调导致的贫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国平;朱萱萱;倪文澎;邱召娟;周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比较枳实、枳壳中辛弗林和挥发油含量,探讨两者功效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辛弗林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200mm×4.6m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0.6g,十二烷基磺酸钠1.0g,冰醋酸l 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 (50∶50),流速:1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5 nm.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枳实中辛弗林含量明显高于枳壳,而挥发油含量则是枳壳高于枳实.结论:枳实和枳壳药材有效成分(辛弗林和挥发油)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是导致其功效差异的原因之一,临床处方应区别应用.
作者:吴学瑾;陈建真;袁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