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颜刚;赵婷;赵世华;栾鸾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石菖蒲挥发油配伍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远志皂苷和石菖蒲挥发油配伍组,脑复康组(即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D-半乳糖诱导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观察远志、石菖蒲有效部位配伍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中SOD、AchE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AchE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远志石菖蒲有效部位配伍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脑组织中SOD活性得到明显提高,AchE活性和MDA含量均得到明显降低.结论:远志、石菖蒲有效部位配伍能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状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自由基,恢复胆碱能系统,抑制其对脑组织的损伤.
作者:周亚琼;张宇燕;周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中医证型与微量元素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不同中医证型厌食症患儿及100例正常儿童进行微量元素铁、锌、钙、镁、铜及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结果:不同中医证型铁、锌、钙、镁、铜变化不同,铁除脾胃不和组无明显下降外,其余各型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锌各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铜在肝旺脾虚组较各组明显升高、脾胃气虚组较各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肝旺脾虚组>脾胃阴虚>脾胃气虚>脾胃不和.结论:厌食症不同中医证型与铁、锌、钙、镁、铜5种不同微量元素的变化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临床工作对厌食症的中医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周健铖;陈敬欢;钟裕钦;邓美英;胡忠栋;周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呜的疗效并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全面检索中文数据库近15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呜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设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漏斗图的分析等.结果: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的文献中只有一篇3分的高质量论文,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以总有效率为其观察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OR=3.08(95% CI,2.40,3.95)P <0.00001],[OR =4.20(95% CI,2.70,6.53),P<0.00001].结论: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的有效性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但存在文献质量偏低,结论欠可靠.
作者:吴华为;洪钱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9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进行中医分型,分为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气郁痰阻3型.检测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不同内镜分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轻度的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的Hp感染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气郁痰阻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关系.
作者:叶蔚;姚嘉明;刘彬彬;刘庆生;王小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与颜色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尝试从传统中医药传统经验角度出发,引入色度计对金银花粉末颜色进行测量,同时结合药材内部物质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对二者间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绿原酸含量与明度值L*的相关系数为-0.564,P=0.015;木犀草苷与明度值L*的相关系数为0.396,P=0.103;总黄酮与明度值L*的相关系数为-0.616,P=0.006.结论: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与L*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木犀草苷含量与L*值不显著相关,金银花的颜色值主要与金银花中所含有的总黄酮含量有关.
作者:熊吟;肖潇;闫永红;邹慧琴;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野靛青[Peristrophe baphica(Spreng) Bremek.]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野靛青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分离鉴定为6,7-亚甲二氧基-5,8-二甲氧基香豆素(1),4,6,7-三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2),6,7-二羟基香豆素(3),3,4-二羟基苯甲酸(4),异香草酸(5),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结论:除了化合物6和7外,其余均为首次从野靛青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毅;王真;顾艳玲;孔云;徐其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蜂胶西洋参软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蜂胶西洋参软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0.17、0.33、1.00 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5、10、30倍),另设高脂水对照组和高脂油对照组(大豆油),分别观察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结果:与高脂水对照组、高脂油组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结论:蜂胶西洋参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作者:童晔玲;杨锋;戴关海;任泽明;竹剑平;王波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在选穴上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的基础上,建立Access数据库,分析和探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特点与规律.结果: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中,在部位上以头面部选穴居多,重视远端取穴;在经络上以阳明经为主,少阳经为辅;在选穴上以下关、四白、颊车、合谷等穴为主,奇穴使用较多;在特定穴上注重交会穴和五输穴的使用.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文献发现,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则,以近端取穴为主,远端取穴为辅,同时,注重奇穴与特定穴的使用.
作者:罗培;方剑乔;陈勤;董巍;张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休克的发生率为10% ~ 15%,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死亡率高达80%以上,约50%在休克开始10 h内死亡,80%在1周内死亡,是AMI病人的重要致死原因….现代医学对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治疗在近几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造成其死亡率居高不下(50%~80%).选用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休克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比较,探索中医中药在治疗急性心梗合并休克气阴两脱证的效果及其机理.结论: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气阴两脱证,既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又能稳定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尿量,改善肢冷、发绀、出汗等临床症状.
作者:王瑞明;冯为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选用国际通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方案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体4(GLUT4) mRNA含量.③选用人源肝癌HepG2细胞株,同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体2(GLUT2)mRNA含量.结果:①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各剂量生芪复方中药与相应浓度的溶媒对照组比较促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格列齐特各剂量均较相应浓度的其他两组有显著促分泌作用(P均<0.05).②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3T3-L1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4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③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HepG2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2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生芪降糖颗粒并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激活PPAR-γ,增加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消耗和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作者:王颜刚;赵婷;赵世华;栾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Ames试验检测系统检测苍术苷的致突变活性.方法:采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杆菌TA97,TA98,Tal00,Tal02标准测试菌株,在有和无代谢活化剂下对受试药品0.8 ~250 μg·皿-1共5个浓度组进行测试.结果: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各菌株回复突变菌落数未见明显增多.有S9活化系统条件下,4~250 μg·皿-1测试浓度范围内,苍术苷对TA98测试菌株诱发产生的回变菌落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达到两倍以上.结论:苍术苷4 ~ 250 μg·皿-1测试浓度范围内,对TA98有间接致突变活性.
作者:杨桂蓉;喻凯;陆彩鹏;周蓉;邓喜;王明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NSCLC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情况等,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近期疗效评估,有效率(CR+ PR)为28.9%,总稳定率(CR+ PR+ SD)为60.5%.治疗后各免疫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治疗后体重也有所提高.结论:中药能够改善肺癌病人免疫功能,在稳定体重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晓阳;郝皖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对“浙八味”药材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铅(Pb)、镉(Cd)、铜(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和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农残分析以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浓硫酸磺化净化样品,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重金属分析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延胡索、麦冬和杭白菊检出滴滴涕,含量分别为0.439、45.017及5.434 ng·g-1,杭白菊检出五氯硝基苯,含量为1.030 ng·g-1.其余药材均未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8种药材中铅的含量范围为.0.8281 ~ 1.7473 mg·kg-1,镉的含量范围为0.1169 ~0.2950 mg·kg-1,铜的含量范围为2.5195~8.2864mg·kg-1.结论:“浙八味”药材大部分未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或含量较低,均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范围内.8种药材均检出一定量的有害重金属,但含量较低,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作者:黄卫平;唐红芳;金锋;阮征;谭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STAT3、p-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制备PLG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欣胃颗粒高、中、低剂量(高、中、低剂量)组,维酶素对照(维酶素)组,另设空白对照(空白)组未予造模.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12周实验结束,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观察其对STAT3、p-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欣胃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活动度、进食水量、体重等一般状态好转;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STAT3、p-STAT3表达水平增高,欣胃颗粒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STAT3、p-STAT3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对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下调STAT3、p-STAT3的表达以达到对抗PLGC的作用.
作者:谢晶日;孙芳;梁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蝉颗粒的解热、抗菌、镇咳祛痰、抗炎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敏感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氨水引咳小鼠法、二氧化硫刺激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采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及甲醛所致小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金蝉颗粒能明显抑制2,4-二硝基苯酚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强,对溶血性链球菌次之,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较弱;能明显减少氨水以及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出量;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甲醛所致小鼠足肿胀;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镇痛作用.结论:金蝉颗粒有较好的解热、抗菌、镇咳、祛痰、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周丽娟;罗雅琪;杨炀;龚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从中医药角度出发,通过查阅文献,浏览近10年的关于放射性肺炎的论文著作,旨在希望能为中医药在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中寻找突破口.
作者:芦柏震;毛伟敏;王春雷;王琼;许亚萍;林能明;周佳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鸡肉、鸭肉提取液分别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DNA合成的干预作用,探讨鸡肉、鸭肉提取液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肿瘤患者合理饮食提供指导.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随机分为9组进行培养.采用VEGF-ELISA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上清液中的VEGF浓度,BrdU-ELISA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DNA的合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鸡肉提取液、鸭肉提取液均能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鸡肉提取液、鸭肉提取液均能够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DNA的合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剂量的增加DNA的合成越多.结论:鸡肉、鸭肉提取液并没有通过促进肺腺癌A54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长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鸡肉、鸭肉提取液均能够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DNA的合成,使细胞的DNA合成期(S Phase;S期)增多,S期增多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陆金华;林胜友;李竹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普遍重视食材养生,但社会上有关食材养生的观念良莠不齐,常给人以误导.通过对历史上众多食疗文献的整理研究,以期构建完善的“中国食材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体系”,从而能够正确指导人们进行食材养生.
作者:柴可夫;代民涛;马纲;李秀月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在薄层色谱定性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瓜儿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扩大泽兰药源提供参考.方法:硅胶薄层色谱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水溶液(7.8g磷酸二氢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88∶12;流速0.8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地瓜儿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含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但地下部分的含量较低,约为地上部分的1/6.结论:地瓜儿苗可作为泽兰的原植物入药,但地下部分是否适合作为入药部位还需结合其它成分的研究,尚有待探讨.
作者:王泓;何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及治病机制十分复杂.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褐斑作为一种皮肤病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努力寻找一条可行的途径以解决当前难题.
作者:杨婷婷;杨国红;王曙光;陈解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